首页 > 快讯

中国战机(中国战机数量的种类)

小猫咪 快讯 2022-05-09 战机   中国   种类   数量

作为人民空军现役战斗机中,型号最老的一款,国产歼-7战斗机在近年来迎来了退役潮,网络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致敬七爷”和“七爷再见”的声音。对于这款在中国航空工业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战机,我们有必要进行一番深度回忆。

歼-7是上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在中苏关系转冷初期研发的喷气式战斗机。由于当时两国关系已不再稳定,故中方未能获得完整的苏制米格-21F-13的技术图纸,不得不自行钻研国产化工作。至于苏联方面开发的更加先进的米格-21比斯型,更是从未向中方提供过技术资料,这就使得当时水平有限的中国航空工业,在研制和完善歼-7时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

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人民空军获得的歼-7总数也仅有70多架,且技术性能并不稳定。这其中,除了特殊的政治环境影响,米格-21的技术跨度确实超出了当时中国航空工业的研制水准,也是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而中国航空人真正吃透这型飞机的技术,并实现自行改进和量产,基本已经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情了。

与很多人较为浅层的理解不同,中国航空工业的起步与发展其实有着很强的特殊性。当年,我们从苏联直接获得了米格-17和米格-19战斗机的生产技术,并实现了国内仿制和量产,表面上看是很快形成了喷气式战斗机的生产能力,但从最为核心的“航空器设计工程”方面来看,我们的基础几乎为零。身为第二代战斗机的米格-21到来后,如何从头开始生产一架合格的米格-21,成为了国内航空工业的重大难题,这也是为何我们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才彻底摸透米格-21的设计思路。

在对歼-7的改进和完善方面,当年的沈阳飞机工业集团选择了对该机进行放大,在上世纪60年代末上马了歼-8战斗机项目,不过此举多少有些低估了技术困难。直到2000年左右,歼-8系列战斗机的性能才逐步实现设计标准。至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则在摸索歼-7的国产化过程中选择了另一条路,即在歼-7的整体构架内进行各种局部完善,发展出了一系列衍生型号,进而探索各类技术,锻炼出了较强的自主航空工程设计能力,这也是后来的歼-10、“枭龙”和歼-20相继成功的一大基础。

到了20世纪90年代,人民空军主战装备一度面临青黄不接的麻烦。一方面,引进自俄罗斯的苏-27战斗机性能虽强,但数量不足以全面换装;另一方面,国产歼-10和歼轰-7等新型战机尚未完成研发工作。况且,大量歼-6和早期型歼-7寿命将尽,亟待退役。此时,国内及时推出了多款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深度改进型歼-7,在缓解空军换装压力的同时,也在国际市场上斩获了不少订单。曾有西方国家专家论断,“中国的改进型歼-7是世界上改进得最好的米格-21”,算是在相当程度上肯定了中国战斗机工业的实力。

如今的中国空军已经有了大批的歼-10、歼-11、歼-16等三代半战机,以及更强的隐身战斗机歼-20,空军的发展战略也出现了根本变化。歼-7在这个时候逐步退役,算是站完了最后一班岗。相信年轻的后辈们,将会更好完成前辈们的使命。

相关阅读:

  • 黑鹰战机怎么修 怎样修黑鹰战机
  • 黑鹰战机怎么回血 黑鹰战机如何回血
  • 以色列战机空袭加沙目标
  • 《五个扑水的少年》中国版讲的是什么故事?结局如何?
  • 全球新锐设计师力量及中国知名设计院校集结深圳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