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词的上阕和下阕(词的上阕和下阕是什么意思)

小猫咪 快讯 2022-05-10

对于《词四首》的教学,本想着用三节课讲完,可最终还是用了四个课时才完成。对于学生而言,词的理解和背诵显然要比诗歌更难一些,因此教学中我做了及时调整,更注重他们对词作本身的解读和理解,慢一些,让学生体悟作品的内涵,可以帮助他们较高效率的完成背诵。

一、激趣导入

1、学生思考并分享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和“边塞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反映边塞主题的词作《渔家傲》。

(此环节完全可以当做是一个边塞诗的复习,所以我并没有做时间上的限制,虽然导入部分时间比平常多,但学生反应不错,积极踊跃,可见背记过了不少边塞诗)

2、文体知识讲解

一般而言“诗庄词媚”,也就是说诗歌一般比较庄肃严整,词相对比较婉约媚气。

二、文学常识

1、背景简介:

北宋仁宗继位后,国家日渐衰弱。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积极抵御。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2、作者介绍

结合注释①可以看出范仲淹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还有卓越的军事能力,这就与他被称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相符合。

3、《渔家傲》

词牌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建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阕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韵谐婉。

三、整体感知

1、听读正音,示范读,要求大家读出气势。

朗读时,上阕语调要平稳悠长,略带凄凉,下阕要把握好词人悲壮苍凉的心境,语调要低沉。

2、通译全文,强调重点字词,注重积累。

3、概括词作的主要内容,说说词的上阕和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写景:以“异”字统领全局,借助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荒凉萧瑟的边塞秋景图,同时揭示了边地环境恶劣,战事紧张的氛围,表现了戍守边疆的艰辛和将士思乡却又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由景入情,为下阕抒情做铺垫。

下阕抒情:抒发了词人思家忧国、壮志难酬的情感。

四、解读词作

1、“塞下秋来风景异”,请大家说说“异”在什么地方?

“异”字概括了边塞景色特点,表现在:

①​异声(边声连角起,羌管悠悠):

“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

②异寒(霜满地)

“羌笛悠悠霜满地”和上阕的意境照应,奠定“凄凉”的情感基调。夜寒霜浓,又传来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所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后句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止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而哀伤流泪。

③异景(无留意,千嶂,孤城闭)

“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雁南飞是一种自然现象,可在这里却“无留意”,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大雁以人的情感,大雁向衡阳飞去,没有丝毫的留恋之意。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戍边条件的艰苦。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由此也可见边塞战事紧张。和内地华灯初上的迥然不同,充分说明了入秋以来,塞北的荒凉,环境的恶劣,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诗人的情感集中体现在哪个字上面?这一“泪”字包含了哪些情感?

“泪”。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未成、壮志未酬的英雄泪。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赏析句子并体会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浊酒一杯”“家万里”多年戍守边疆,离家千万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燕然未勒”运用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写出了长期戍边而破敌无功的现状,所以产生“归无计”的慨叹。

这两句抒发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心理和复杂心情。

五、小结并背诵

1、总结写法:借景抒情,拟人的修辞,用典。

2、范仲淹立志要打退进犯的外敌,确保西北边境的安定,这种爱国卫国的精神正是他虽然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本原因。所以他只能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来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