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哀兵必败”与“哀兵必胜”,哪个更有道理?

小猫咪 快讯 2022-07-01 哀兵必胜   更有   道理

“哀兵必败”与“哀兵必胜”,哪个更有道理?

"哀兵必败","哀兵必胜"同是哀兵怎么又败又胜呢?

一胜一败可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了,不过两个"哀兵"可不是一个意思的"哀",此乃字同意不同,胜败也就有了根本性理由,无可非议。

"哀兵必败"战前哭爹叫娘,闻战垂头丧气,必败是无话可言的,这样哀兵是混饭吃的,不晓得当兵为谁而战,政治目标不清或对政治目标有怀疑,总而言之,不具备牺牲精神,就不是真正的兵。

"哀兵必胜",两眼泪水的抗日军民,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日军残忍杀害,悲哀心情激起的怒火似乎要烧掉整个日本,这样的哀兵是战无不胜的,为战死沙场做好了大无畏的思想准备。以哀促战,这才是真正的兵,必胜无疑。

这便是中国字的神奇,可贵,一字多音,一字多意,不但如此,立场性比叫强,一个“哀"字可代表两种意义,两种政治立场,两个阶级的两种兵。外国人看中国字,真叫难的糊涂。

成语与俗语是道理与通,而义不相顾也。"哀兵必胜"是成语。哀兵:指由于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由于被压迫、受欺侮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语本《老子》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这里,宝指身体。)这是成语典处。而哀兵必败,本人不知何典故;单从字义来看非常明了:那就是受极度伤害的悲痛,而无力击退勇敢取胜之强;过度的哀伤之兵,不败才怪呢。这与哀兵必胜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同为一个哀兵,一个是哀兵必胜,取决一个"胜"字;一个是哀兵必败取决一个必"败"的败字。当然是"哀兵必胜"更有依据和理由;而"哀兵必败"是自伤不战而败。故,"哀兵必胜"更有说服道理。而"哀兵必败”不可取也。

原意为两军实力相当时,悲愤而激昂的一方,用于战斗,必然胜利。

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必定能取胜。 形容受压迫受欺凌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定能胜利。也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一方必然胜利。原指兵力相当的两军对垒,心情悲愤的一方必胜。一说,“哀”有慈爱、怜惜的意思,“哀兵必胜”又可以解释为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必胜。所以《老子》六十七章中说:“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孙子兵法》中提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意思是说军队没有固定的阵势,其状态也在不断的波动之中。所以不同状态的军队,面对的是不同的敌人,其结果也就千变万化。

前边这些是想说明,所有的战争不是仅凭一个要素就能决定结果的。所谓必败,必胜都只夸大了一个因素的影响力。

下面来具体看这两种情况:

哀兵必败 这里的哀兵指的是气势弱下去的军队。一个军队失去了士气是注定要失败的,兵无战心,又凭什么去打败对手呢?

哀兵必胜 这里的哀兵不同于上边的。他出自《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现在的话来说,哀是指悲愤。或者是主将被杀,或者是亡国之辱,总之是整个军队都处于受到侮辱而不胜悲愤的状态。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化悲愤为力量。”所以这种军队的士气并没有降低,反而会达到顶峰,发挥出平常没有的战斗力。聪明的将领也会根据情况来利用这种力量来取得胜利。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许多不同的意思。所以哀兵必败和哀兵必胜都有他的道理。具体的情况不一样,结果也就会不一样罢了。

哀兵必胜出自《道德经》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我认为这里的“哀”并不是悲哀、哀怨的意思,因为士气低落,毫无胜念的兵是必败的,所以结合道德经所言,哀兵必胜的“哀”应是谦虚、谨慎的意思。

哀兵必胜的解释应为:谨慎谦虚的兵一定会取得胜利。

相关阅读:

  • 草龟怎么养更有灵性(中华草龟在水里睡觉吗)
  • 坪山怎么样(龙岗和坪山谁更有潜力)
  • 中铁哪个最好(中航和中铁哪个更有实力)
  • 文理哪个好(如何选文理科更有优势)
  • 荷兰猪吃什么(荷兰猪吃什么会更有营养容易长胖)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