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为什么感觉今年的双十一不温不火,年轻人没钱了吗?

小猫咪 快讯 2022-07-03 钱了   年轻人   感觉   双十   一不温不火

为什么感觉今年的双十一不温不火,年轻人没钱了吗?

现在网购很发达,想买东西平时也可以买。因为疫情,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也冷静了许多,大部分不会冲动购物。我从来不会不喜欢双十一啥的疯狂网购,平时想买的东西就买了。虽然不是年轻人,但是也会在网上买一些日用品等等。吃的穿的,花卉零食都在网上买,实体店也买。但是不会很冲动,会觉得有必要买的就会适当买一些。不是年轻人没钱了,是年轻人更理智了,毕竟疫情的反复,工作的不确定性,大家过日子也要细水长流才是!我相信现在的双十一会冷静很多。

如果让我来猜,我相信今年的双十一一定是比较难看的一年,原因无他,2021年太多人被疫情影响到了“钱包”厚度,所以必然会抑制消费。但我押宝是不是对了,还是要看最后的数据才知道。

现在除了极少数的老年人外,中年人和年轻人,以及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都已经习惯在电商平台购物了。所以,双十一购物数据低迷,应该是全社会的购买力不旺才是正解,可不仅仅是年轻人没钱了那么简单。

这场疫情,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有太多人的饭碗被端走了,这些人即便还是继续网上购物,大概也没那么旺的购买力来给双十一添油了。

双十一虽然是全部电商的全线产品都参与的“大事”,但真正左右双十一数据的,还是普通商品。而普通商品的主要购买力就是这些普通人。在目前普通人的经济实力受到影响的时候,我想不出来双十一的数据怎么会很旺!

如果让我来猜测,我会认为绝大多数的生活必需品的销量不会下降太多,因为人只要还喘气,就不得不消费这些“衣食住行”的东西。但与“衣食住行”无关的那些东西,尤其是那些定位在上不上下不下的那些非必需品,我想销售数据都好不到哪去!原因也很简单,这些非生活必需品都是与活下去无关,仅仅与“高品质”活下去相关。所以,钱包受影响的人,都会选择放弃购买这些东西。而真正的高收入者,又从来只盯着真正高品质的商品。

最后就变成了,生活必需品的销售略有影响,真正高品质的非必需品销售不受影响。收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小品牌”的非必需品了。当然这些全是我拍脑门拍出来的,做不得真,还是看日后的统计数据吧。且看我有没有“半仙”的潜质了。

不卖。

这段时间双11购物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跟往年相比,今年的双11貌似有点静悄悄的,各大商家促销的活动也没有像往年那么火热。

那为什么感觉今年双11不温不火,难道是年轻人没钱购物了吗?

这其实只是一方面,今年双11不温不火事实上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大家手头的钱不多,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经历2020年这场疫情之后,很多实体经济都表现不太好,对应的大家收入也没有往年增速那么快,而且现在全球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未来会出现一些什么特殊情况,谁也不清楚。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大家肯定要存些钱在手里,不敢像往年那样大手大脚的花,手有余粮,心里才不会慌。

所以在今年双11,很多人其实都没有太大的购物冲动,大家在购买东西的时候都得掂量一下自己的钱包是否足够多。

2、大家在双11购物越来越理性。

双11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几年时间,过去十几年双11销售额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状态,到了2020年,一些主流电商平台光是双11期间销售额就达到几千亿,这是非常惊人的数据。

而大家之所以愿意在双11购物,其实大家看中的就是双11的优惠力度,比如原来100块钱的东西,双11可能80块钱就可以买到了。

这种优惠力度在双11刚推出的前几年还是非常纯正的,当时商家确实给到消费者很大的折扣力度。

但随着双11不断演变,现在双11已经变味了,双11已经不再是打折促销的节日,而是成为一些商家变相坑消费者的狂欢。

因为双11购买东西的人非常多,这给一些商家看到了商机,所以有很多商家悄悄在双11到来之前的前几个月把商品价格一步一步地提高上去,要到了双11期间再通过打折或者赠送优惠券的方式向消费者售卖东西。

这种先升后降的做法,非但没有让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还有可能花更大的钱去购买。

这种做法现在已经渐渐被大家揭露。

比如2021年11月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发布了一则提示:“双十一”购物这6点注意事项请收好。

在这6点注意事项当中,第1点就提到,“双十一”“低价”不可迷信的实惠要多对比,“双十一”是商家历时多年打造的“促销节”,线上线下市场笼罩在“巨惠特卖”“全年最低”“限时抢购”“爆款秒杀”的宣传迷雾当中,给消费者形成“买到就是赚到”的心理预期。但实际上,消协组织多年的价格监测和消费者投诉显示,一些商家“双十一”促销价格未必真实惠,有的商家使用的是“先涨后降”的套路,有的商家设置各种花式“买赠”,实际到手价格与平时并无差别,甚至还可能会是全年最贵。

由此可见,目前双11不知不觉已经变味了,当大家已经熟知商家的套路,当大家在双11购物非但没有得到优惠,反而要花更多的钱,大家购物的冲动自然就不会那么大了,所以今年的双11不温不火,其实早在市场意料当中。

说句扎心的话,不是年轻人没钱了,是你没钱了。

之前我也觉得今年的双十一不温不火,昨天一看朋友圈,全都是秀订单的,待发货53,待收货29……

还都是兰蔻、圣罗兰、海蓝之谜这样的成百上千一单的,当然啦,秀订单的大都是女同学。

今天听到不少人吐槽双十一坑。

之前付了预售100元,还剩尾款1899没付,

结果今天打开一看,全款才1799。

我本来想打开淘宝炫耀自己多么明智,没买东西的时候。

发现购物车里的东西确实降价了……

但是买东西依然很迷,我买一件商品39.9,买两件同样的商品却要49.9一件??????

有些商品满199减25,有些商品满200减30,还不能混合买,我为了能够最划算的买几瓶洗衣液,凑单凑了一个小时……

本来只是想买洗衣液,最后把购物车加满了……

这就是凑单的魅力,双十一的魔力啊

相关阅读:

  • 维意定制怎么样(维意定制太坑钱了怎样投诉)
  • 怎么安装wifi(装wifi后就不需要钱了吗)
  • 2022年农业补贴定了 一增一早一高种地要多赚很多钱了
  • 为什么翡翠不值钱了 为什么翡翠会掉价
  • 今日废铁价格是多少钱了「废铁价格多少」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