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明朝时期,安徽亳州牡丹盛极一时,不仅品种繁多,种植方式也是千变万化……”4月20日,在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中,北京城市学院教授荣宏君开讲《翰墨天香》系列节目,在《折枝芳华》一集中,他对明朝时期亳州牡丹的种植盛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节目中讲到,明朝时期,亳州牡丹极盛,在许多热爱牡丹的文人雅士带领下,城中好花习俗蔚然成风。他们在大大小小的牡丹园中,种下从祖国大江南北搜罗而来的各类牡丹,培育新品牡丹更是成为了一种风气。他们的悉心照料让牡丹得以绚烂绽放,也为时人的生活锦上添花,把富贵、吉祥的美好祝愿带至千万家。牡丹如此娇艳,引得无数文人、画家“竞折腰”,他们争相吟咏、描摹牡丹。从宫廷到民间,牡丹绘画风靡一时。

山东《曹县志》在记载牡丹盛衰史时曾云:牡丹“初盛于洛,再盛于亳州”,甚至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亳州牡丹甲洛阳”之说。

在当时的亳州,最痴迷牡丹的,当数名士薛凤翔。据史料记载,薛凤翔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薛蕙归隐家乡时,曾在亳州城南精心营造一常乐园;至其父薛两泉,又推而广之,于常乐园旁置一南园。园内假山嶙峋,流泉叮咚,瘦竹疏影,花繁枝茂,甚有情趣。园中广植牡丹,皆为神品。适逢暮春,牡丹争奇斗艳,纷纷绽放,红如火、黄似霞、紫若气、白像雪、黑仿墨,畅玩其间,不觉令人物我两忘。

薛凤翔同时还潜心为牡丹立传,其所著《亳州牡丹史》共四卷,以《史记》体例,分本纪、表、传和艺文志等几个部分。该史对牡丹进行繁而有序地分类,绘形绘色描绘了牡丹的花容月貌,详尽总结了牡丹栽培管理技术,同时还记述了有关牡丹的轶闻传说;其内容翔实,洋洋大观,融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于一炉,其描摹状色,惟妙惟肖,“若汉宫粉黛三千,按图可骥”。

自明代之后,牡丹的种植逐渐走向了民众,融入亳州普通百姓的生活,种植目的也由观赏转向药用,栽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记者 路振杰)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