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立知

澄海是哪里的(澄海地名大全)

小猫咪 立知 2022-01-28澄海   地名   大全

清末民国时期澄海的工商业

织布

澄海昔年只有土法织布,家家用麻纺线织夏布。至清代末期,开始出现机器织布。澄城人侨商高绳芝从日本神户带来四柱织布机十台及日本女工多名,创办振发布局,建址于后来县人民会堂旁(高氏宅地)。宣统元年(1909年),又从日本购来电动铁布机和花台织布机七十台,并聘日本技师一名,仿造日本柳条纹布,迁址城东大马房,该地后称 “布局巷”,即原澄海县织布厂厂址。此处也称“学头巷”,因地近学宫。

振发布局生产的布匹,澄海人称之为“布局布”和“柳条布”。它质地柔韧,美观耐用,十分受欢迎,产品远销本地及南洋群岛。近城的东湖、信宁、港口等地也相继办起布局。其中,信宁村最多,共十多家,三千五百台织布机。最多的詹姓有织布机九百台。其悦来号后来承接高氏振发布局,成为马房布厂新东家。詹家也置宅于城东,其地在后来的大众戏院对面,与陈崇的“荣禄第”相邻。东湖有两家布厂,不单生意上竞争,其他方面也较劲。其中一人一连生了九个男孩,一人却生了九个女儿,一时传为笑谈。

马房布厂后来搬至中山北路工业区,其地成为邮政局,今已改建成万盛园住宅区。

酿酒

澄城的酒厂,地点在凤岗里,该村王姓人家所办。该厂用大米酿制白酒,为手工操作,规模属中等。新中国成立之后,公私合营,并入澄海酒厂。凤岗里至今有一条路叫“酒厂后”,乃酒厂遗迹。

制糖

澄城有一处地方叫“糖房”,在城北燕祖祠巷附近,近后来的假山后。清代,莲阳建阳乡陈姓人家到此建糖房,采用土法榨糖,并在邻近置房产。其中书斋一座,后来转手卖给刘成利饼店。这座书斋临三川溪,清静典雅,和城南的陈焯刚书屋同样构造。刘成利这座书斋曾由政府安排给杜国庠的家属居住。“文革”后,该书斋产权退回刘成利。

火柴

和后来抽纱成为澄城妇女的主要谋生手段一样,1955年以前,澄城女人的主要工作是进火柴厂做工。包括大量在家贴火柴盒的老人儿童,吃做火柴这碗饭的澄城人,至少有上万人。

清末民国时期澄海的工商业

永顺厂火柴标

澄海是民国二十年(1933年)开始有火柴厂的。最早创办的是龙田村的永顺火柴厂!在此之前,澄海百姓一直用“火石”来击石取火。清末明初,已有火柴出现,但那是进口的,是番客带回唐山的舶来品,百姓称为“洋火”、“自来火”。那时的火柴,每支长度比较长,也不算安全火柴,因为每支火柴的磷头碰擦硬物,便能起火,这便存在不安全因素。后来,技术作了改进,火柴枝的磷头只有磨擦火柴盒两侧的磷片才能起火,于是成了“安全火柴”。

当时,澄城的火柴厂有五六家,凤岗里王厝祠的启昌火柴厂(耕牛牌)规模较大。城西、城南都有火柴厂。王厝田、五房祠、陈舍埠祠堂,还有郑厝巷的奕秀都做火柴。著名潮剧演员姚璇秋、陈馥闺进潮剧队伍之前,都当过火柴厂女工。

其时,民间用柴草做饭,三餐都要用火柴来起火,故火柴成为日常用品,销量很大。抗战胜利后,火柴业成了发展很快的工业,澄海火柴厂由抗战前的两家发展至l949年的十三家,其中近半在澄城。1951年全县火柴厂十二家。1956年2月,工人机壳厂、启昌火柴厂(厂址均在澄城)、华侨火柴厂(厂址在涂城乡)三家实行公私合营,成立澄海火柴厂,择址于龙田村,后迁址于澄城河东。

自打火机出现后,大柴逐渐消失。澄海现已很难找到。

制烟

清光绪年间,澄城已有一家制烟作坊,规模不大。民国时期,普宁人相继来澄海经营烟丝,澄城城两大石板有一家烟丝厂,出产烟丝出口兼内销。抗战胜利后又生产卷烟。

1951年,澄城五户制烟厂家组成第一烟丝联社,地点仍在大石板。1956年2月,第一烟丝联与东里的第二烟丝联组成公私合营的澄海烟丝厂,址在大石板,工人九十人,仍以手刨生产,年产烟丝一百四十吨。1959年以后,购进上海4.5英尺卷烟机一台,生产卷烟。后因烟叶短缺而停产。1962年8月又复产,是年生产烟丝5. 83吨,白鹅牌、芙蓉牌卷烟11571条。后来,烟厂随着形势而时停时产。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群众普遍抽过滤嘴香烟,烟丝日渐滞销,澄海烟丝业终于全面停产。

今天,偶尔有人在卖熟烟丝,那是从江西贩来的,销路极其有限,闻为吸熟烟的老年人已越来越少了。

纱丁

澄海纱丁以工艺精巧著称,誉满海内外。清初,澄海民间就有制作纱丁,由艺人开设作坊,零星经营。民国时期,澄海纱丁曾参加巴黎国际展览。1950年以后,每年出口量在二三万身左右,畅销东南亚、西欧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曾先后到法国、加拿大、美国、科威特等十多个国家参加美术展览。

澄海纱丁店原址在澄城寺后街。新中国成立之后,手工行合作化,澄城朱华祥、再发两家纱丁店组织起来,成立纱丁社,定址于鞋街头。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将原准备出口的纱丁拿出来焚毁。纱丁业从此一蹶不振。1972年开始,随着对外贸易的需求,澄城工艺美术业又略有恢复,但好景不长。改革开放之后,纱丁业逐渐萎缩,已后继无人了。

照相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澄城开设了维肖照相馆,是澄海首家相馆。

抗战胜利后至1950年代,澄城相馆中,较有名的是阜安街的林姓相馆,店主似乎是从外地来澄城,人称“肖影林”,在乌栅门内蔡氏祠堂。那地方后来成为城西办事处。另一家在凤岗里林氏宗祠,叫“基珊照相馆”,馆主姓杨。据老人介绍,杨基珊的照相枝术,比汕头的“介仁”、“梅花”一点不差。中山路则有天然照相馆。后来公私合营,只有一家澄城照相馆,地址近南门头。

理发

明清时期,澄海已有理发业,从事者皆为出身寒微的劳动者。他们自带工具,穿街过巷,标竿为号,流动摆摊。到清朝末年,澄城有固定理发店二十家左右,为人修容梳辫,时称“招待所”。民国以后,男人剪辫,理发行业有所发展。抗日战争胜利后,从丰顺、梅县、兴宁等地来的理发工人相继在县内开设理发店。1951年全县有理发业一百五十户,从业二o七人,其中澄城三十五户六十二人。1956年合作化,澄城只存三家集体理发店,一家在南门城楼顶,一家在郭厝市,一家在寺后街。后来一度转为国营服务业,1963又恢复为集体所有制。1980年代以后,澄城仅有一家理发店,址在中山路。二十世纪末,随着原有理发工人一年年老去,又没有接班人,最后只好关门大吉。

现在,发廊遍地,既为女界服务,也为中青年男士服务。不过,老年人不上发廊。于是,澄海农村一些比较年青的理发匠相继入城租店开业,专门为老人和小孩服务,生意倒也过得去。解放初期,理一次发约一角钱,现在一般是十块钱以上。至于大量农民工,则有外省人开的理发店,剃一次发大约3~5元。

制木屐

解放前,男女多着木屐,彼此极少有鞋穿,也没有拖鞋、凉鞋,都赤足上班和上学。一双木屐,是做客、新年或晚上洗脚上床之用。上城做客,也是赤足走路,到了城内,到了亲戚门口,才舍得放下木屐来穿。

清末民国时期澄海的工商业

木屐多用橡皮或布面,高五至六厘米。男的一般依木本色,女的漆上色彩,若遇喜事则都漆上红色。民间出花园,要为孩子沐花水浴,并让少年人站在竹葫里穿衣服和穿红皮屐。

澄城有几户制屐世家。家住城南环城边的“削屐深”,一家都精于制木屐。二十世纪中期,他家数兄弟均投身这一行业,在沟下池开木屐店,生意十分红火。后加入木屐社,一直干至木屐退出历史舞台。

“削屐深”现在转行做医师,专医疑难杂症,在澄城也小有名气。

结布

结(读给)布结衣服,是一种手工绝活,一般人是干不来的。结衣服和衣料,说简单一点,便是给有破洞的衣物修补复原。那可不是打补丁,那工艺,就像怡红院里的晴雯给宝二爷补孔雀裘那样。

结衣服的方法是,用一个手布规,把有破涧的地方挺紧,露出布目,然后抽出布边的纱线,按破洞的经纬,用手和针植入同色的线,一根根,一目目,浮沉起伏,一点都不容疏虞,最后才能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

澄城懂结衣服的,只有万盛埠一位还俗的尼姑。这工夫,早已失传了。

火砻

清代以前没有火砻,收成的稻谷,要用泥砻挨,称为 “挨砻”。人力磨去谷壳之后,再用风柜把谷壳吹去,然后用竹筛筛一遍,便成为糙米。糙米再放进石臼舂,舂后筛去细糠,便成白米,可以煮饭了。有些人很讲究,糙米要舂两遍甚至三遍,其实舂出来的米太白,反而缺营养。

从前,某些大户人家普遍都有“砻间”和“碓间”,随时可挨砻和舂米。当然是派佣人去千活,或像赵太爷雇阿Q去做短工一样。一般人家便不可能具备这种条件,必要时去请人加工,城乡到处都有专门替人磨谷舂米的场所,用苦力赚点血汗钱。至于石臼,从前几乎家家都有,普遍在后包有一个“碓(读对音)间”,那多是用来舂米做粿的。

清末民初,澄海已出现火砻,用机器碾米了。澄城—家最大的火砻在城隍头,老板被称为“火砻大舍”,生意做得很大,雇了好多工人。解放后,火砻称为粮食加工厂,粮食局的一家在水溜口。埔美的一家在北门外火神庙,叫碾米厂。它还可以碾米粉,百姓做裸、印糕的米粉它都可以加工。当然,要做糕的米,自己要先炒熟。

那些年,河东的“水电”,还替农民碾面粉。澄海本来不适宜种麦,偏要提倡。收成低不说,还不易吃,要找工厂研磨成粉。后来便没有人种麦了。

传统食品

鱼露

鱼露历来是潮汕人居家饮食的调味品,它是以海产杂鱼为原料,经加盐腌渍自溶,酶解为人体易吸收具有特殊鱼味的液体经过一至五年日晒夜露的发酵过程,再经提炼,精制而成。鱼露颜色呈赭红,味道鲜美香醇,富含钙、碘、蛋白、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澄海鱼露、揭阳豉油、普宁豆酱,是潮汕三大著名调味品。

澄海的鱼露开头产于苏南建阳,后盛产于澄城外的外埔乡。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外埔乡人开设高联合鱼露店。早期属工场手工业,生产工具较简陋,以竹箩过滤,木桶腌鱼,过滤后鱼汁混浊,且未经煮沸,质量不高。以后经工具改革,清汁煮沸,质量提高,群众广为食用,销路遍及潮汕及兴梅一带,甚至远销东南亚地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外埔乡已有鱼露厂十一家,年产鱼露133.5吨。1956年,城关镇的外埔、下蓬等十一家私营酱油鱼露厂开始公私合营,1966年转为地方国营,名澄海鱼露厂,址在外埔。此后,鱼露厂生产发展较快,先后建了水泥贮鱼池和安装蒸汽锅炉,实现半机械化生产,年产四五千吨。

鱼露是澄城仅有的特产。自鱼露厂搬离外埔之后,今天已没落了。目前仅有零星私营鱼露厂在小规模生产。

本来,鱼露是潮汕地区特有调味品,与菜脯、咸菜称为 “潮汕三宝”。鱼露除咸味外,还带有鱼类的鲜味,故潮菜烹制菜肴,厨师多喜欢用鱼露,而不用食盐。

澄城鱼露虽呈停顿状态,汕头鱼露厂却产量居高不下。除潮菜厨师喜用鱼露外,有一种潮汕美食叫“蚝仔烙”。 “蚝仔烙”上桌,有几样东西是不可少的,这就是面上撒上胡椒粉,配点芫荽叶,外加一碟鱼露。有此需求,鱼露怕是不会消亡的。

猪头粽

猪头粽是澄海的名产。它色香味俱佳,深受潮汕人喜爱。猪头粽以猪头肉、腿肉为主料,制法十分讲究。先选上等猪头肉、瘦肉,配以丁香、八角等香料及豉油和白糖,卤制一定时间,去掉脂肪,用腐皮包好,外边再用细苎布包裹,放入长方形模具,压制之后,撤去木模,便为成品。

猪头粽以澄城的“老山合”、樟林“老喜利”。莲阳“老雷”最有名。它们都是自清代便一直营业的老店。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与欧美等国。其中老山合最为突出 。

山合猪头粽是澄城垂裕堂第十世黄钦山所创制,肇店于城北树仔脚火烧桥头,铺号“老山合”,饮誉八代共二百余载,以其制作精巧,配方独特,耐人寻味而著称于世。该店按照“先旺后文、若旺若文、文旺结合”之火候,先后下锅烤制定规,故而具有余味无穷的特点,成为早点、夜宵佐餐或潮菜拼盘之佳品。即使其副产品卤油,也因奇香四溢,成为澄城多家蚝烙摊的鼎上用油。

澄城的小食、美食,于今已多没落,难有一款可拿得出去的。唯有猪头粽和肉脯这两种,足以成为送礼佳品。

书店

1928年,城北市巷人陈荀三于澄城中山路尾关爷宫斜对面创办“美裁书局”。它是澄海首家书店,以经营文具纸张为主,兼营一些章回小说、小学课本和雕版印刷的潮州歌册。新中同成立前夕停业。

同年,鞋街另一家商店拆除平房铺面,新建两层楼房,名曰启明斋。具体地点在后来的五交化门市与针织品门市连接处。1930年开张。店主黄天科,城北大巷人。该商号同样经营文具纸张(包括重贡纸、丝纸、色纸、老式账簿)及儿童玩具为主,兼营批馆业务。这是鞋街首座新建成的楼房。

另外,王昂青在鞋街有几处行铺间馆,其中一处叫“天合楼”。抗日胜利之后,这些行铺间馆一一被当局没收,其中有两处解放后成了新华书店。“天合楼”成了新华书店仓库。20世纪末已随中山路一并改建。

打金铺

民国时期,澄城有打金(银)铺三家。其中,陈宏合打银铺在关部街,其余两家在鞋街。蔡英合金铺在楼下头,坤记酒楼隔壁(今友谊商店金行):侯茂合则近龙潭池角。金银三“合”,在澄城呈鼎立之势。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澄城有金铺七家。

饭店·服务

饭店

清道光年间,澄城南门外开设有两兴饭店,城内有贵合、天和、金菊园三个承办筵席的桌铺。所谓承办筵席,原因在于澄城历史上,那些大户人家,不习惯于上酒楼宴客。他们家中厅堂宽敞,宴客大有场地,也可增加热烈气氛。因而,不管婚丧喜庆,老人寿诞,番客回乡,各种名堂,都喜欢请酒楼来家中承办筵席。许多酒楼也个有固定关系户挂钩。祭神、祭祖的五牲、棵品,也都由桌铺办好送来。

清末民国时期澄海的工商业

原楼下头坤记饭店

清末民初,澄城经营酒席、饭菜、面食的饮食店相继开设。抗日战争前,澄城有十二家桌铺。南门头关爷宫前、寺后街、四水归一带成为各种饮食摊集中摆卖的闹市,小食摊、肩挑贩遍布街头巷尾。

日本占领澄城期间,饮食生意衰落。抗战胜利后,桌铺多数转业,有名的仅坤记、醉桃两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坤记、醉桃从业人员十五人。

旅店

民国时期,澄海已有私人经营的旅店。而南门外的客栈,早在清代,辟望港兴旺时期便存在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澄海有旅店、客栈八家,床位六十一张。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澄城顺兴旅店,地点在郭厝街。1956年公私合营,澄城二家旅店合营,1958年转为国营旅社。

名小食·特产

澄城著名小食多不胜数,远近闻名的有:

蔡永坤翅脯肉饺,吴潮文牛肉丸、炖牛肉。城西照壁后蚝烙,生利鱼生店,老醉桃鱼生。郭厝宵米。“老三”猪肠菜。加祥乌豆猪脚。还有金瓜芋泥、炒裸,南门头菊花白熟番薯。宝珍朥饼也十分有名。 三阳巷陈阿平的宵米、水晶球也很有名。

特产有:

埔美新乡银鱼,埔美早鸡心种大菜(芥菜),东湖芥蓝,豆芽,西门水蕹、三棱婆大菜。

小吃

澄城的小吃可分几类,一类是甘草凉果,利用时新上市的生果,用盐腌制一下,去掉涩水然后制作成甘草橄榄、甘草杨桃、甘草油甘、甘草桃、甘草鸟梨、甘草芒果……这类凉果,清甜可口,最受欢迎。

一类是甜汤类,如清心丸、绿豆爽、薏米爽、杏仁茶等,夏日最为宜人。

一类是点心类:粿条汤、饺面、水晶球、宵米、蚝仔烙,这些都上街叫卖,或敲竹板为号。此外,草粿、豆腐、猪朥裸、菜头粿、炒粿、猪肠胀糯米,也下巷叫卖。还有炸油的芋裸,好食又便宜。

一类是小孩的零食,如猪耳、糖豆、钱龙蛋、狗扣糖、糖仇等。

另一类是当街炊地豆、炊番薯、炊芋头、炊玉米。鼎盖揭开香喷喷,引人食欲。

最后,谈一谈澄城的饼食。过去澄海做朥饼,那乌豆沙要用大缸贮藏至隔年。明年开缸,只去掉表层,即可用来做饼。那乌豆沙足油足糖,经年不变质,其性也更寒凉,做朥饼更受欢迎。近年强调饼馅新鲜,不敢言及陈年饼馅了。少放糖少放油的饼半点不可口,更易变质。不过应当说明,过去陈年饼馅,并非存货回笼,而是新鲜饼馅窖藏处理。这是昔人的一门工艺。

澄城的饼食,还有一种番薯酥:用半干的薯片下鼎炸熟,然后放入糖鼎中翻炒。这种东西十分可口,过去汕头饼食店有卖,澄海莲阳也有生产,解放后已不见了。

澄城的小吃,丰富多彩,各种各样,有的可算为美食。目前,上街叫卖的已很少了,有的已上了筵席,有的应到饮食店去买,有的则须到巷头小摊去寻找,有的早已消亡了。

早期的商业文化

澄城的商业,繁盛于明代。开初,得益于衙前港的崛起。继而县城建立,商贸渐成规模。二十世纪初,澄城商业的兴旺,则无疑由汕头埠的繁荣而获益良多。

澄城的商业,颇具文化色彩,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店名店招的特色。中药铺一律称“堂”:双忠公的泰来堂,寺后街的树德堂,城隍头的敬和堂,南门外的大生堂,还有培元堂、济公堂等共十多家。这种情况,全县基本一致。牙科则称“阁”:如观阁、喜观阁……与书籍文化用品有关的称为“斋”,如启明斋。其它商号多称“记”:坤记酒楼、黄炎记、陈艳记百货店、卓记、福记绸缎庄、礼记糕饼店……其余如英合金铺、茂盛棉被店、天然照像馆、其美百货店,都是既吉祥又切合实际的商号。那些较大的商店,都请书法家书刻一块金字招牌,显得极具号召力。

二、诚信交易。多数商店,都大书“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于显眼处。这是卖方对买方的承诺和保证。顾客若发现商家有欺骗行为,可以到同业公会投诉。当时县城大小商业户千余家,大半加入商会,又按不同行业成立二十二个同业公会。对于顾客的投诉,同业公会一般会出面调解,维护本行业的声誉,做到取信于人。当然,商家受恶势力欺凌敲诈,同业公会及商会也同样会出面保护,维护商界权益。可以说,建立同业公会,是商界自我约束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

三、信用贸易的出现。表现在可以赊账,俗称“记数”。赊账的对象主要是熟人和老主顾。总之,认清对方有偿付能力才肯给予赊账。日常的小件交易,很难要求什么信用担保。原则是还旧欠新,避免重债。每户商家都备有一本账簿,至少要有咸亨酒店那样一块黑板,可以记事。有部分商家则声明“小本生意,恕不欠账”。 一般来说,现钱交易比赊帐好,可以减少资金积压及其它麻烦。然而,百姓手头毕竟有宽有紧,购买力大体又不高,在物资并不紧缺的时候,商业市场往往成了买方市场。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信用贸易也不失为一种促销办法。

大户人家的赊账则是另一种情形:用“寸楮”记账。这种“寸楮”,是红色硬皮的长方形折子,巴掌大,可开可合。那些人家买鱼、肉、粮,油、糖、豆之类,都有固定店摊。他们由家人拿着“寸楮”买东西,商家逐次记上某月某日何种商品多少钱。店家本身则备有一本登记逐日欠数的流水账。每逢节日,店主便上门结算收账。当然,这本“寸楮”是专用的,上面写明商号及买主名称,是买卖双方的信用凭证。你与多少商家挂钩,便有多少本“寸楮”。数目一结清,便注明“收讫”。

一些大户人家,也由固定的剃头师傅每月上门理发,专人上门挽面。婚丧喜庆的筵席,祭祀用的猪头、卤鹅,也由菜馆上门承办。澄城众多“桌铺”,各有固定的客户,彼此关系良好,颇守信用。

澄城的肉菜市场,当年大体集中在四个城门附近。北社市在大北门、公婆树、树仔脚;东社市在东门头、万盛埠、郭厝市;南社市在南门头;西社市在西门古。其余日用百货集中在鞋街。这样的布局,也许是自然形成的。

相关阅读:

  • 限电限产,玩具企业怎么熬过去?
  • 这个澄海魔方品牌,打破了几十项世界纪录
  • 安徽省有哪些城市(安徽地名大全详细)
  • 带龙字的地名有哪些(贵州带龙地名)
  • 宝应哪里的(宝应地名由来)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