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立知

丰大是哪里(一丰一个刀一个大)

小猫咪 立知 2022-01-30丰大是

《丰大行草》

记肇庆怀集县桥头镇丰大村一行

丰大村景

近年来,我接触桥头镇丰大村诗朋联友的作品多了,便一次又一次 地引发了我对那里山川风物的回忆。20世纪60年代,我因工作多次到过 丰大村,近年又两度旧地重游,故率成诗文以记之。

大往周边景物妍,嵯峨石岳插云端。

千村屋舍傍山立,遍地羊牛下夕烟。

丰大村四周被巍峨峻拔的石山包围,属于地质专家指的“高峰丛低 洼地”的岩溶地貌相仿,因而它的旧称颇为怪僻—曰“大往”。 “往”在当地作地名用字,指石山之间的盆地。因这里的盆地较大,自 然就叫“大往” 了。在这“往”上,连绵起伏的碧峰,点点堆堆的农 舍,翠烟缭绕的果园,悠然自得的牛羊”……构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家园美景。

记肇庆怀集县桥头镇丰大村一行

丰大原来不大丰,米缸十有九缸空。

三中路线方针好,自此农家脱困穷。

在丰大这个地方,过去有着苦旱的历史,世代以来,村民以种植旱地作物和水果为生计。奈何石灰岩地带环境恶劣,村民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改革开放后,先是村前的一条公路开通。山门打开了,缩短了村民与外面世界的距离,贫穷落后的面貌,也随着人们的观念转变而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

泥巴尚在脚丫沾,论句谈词话语鲜。

日月山川皆入韵,农民握管上诗坛。

在过上了温饱的生活后,村里喜欢吟诗作对的人,自发组织成立了 “文风诗社”,成员老、中、青皆有,一些退休回乡的干部亦“加盟”其 中。农闲时节吟兴最浓,他们经常相会切磋诗韵联律,吟哦酬唱。为激 发作者的创作热情,提高作品质量,诗社每年都举办不定期的诗、联比 赛活动,作者们并不在意获奖与否(何况奖金甚菲),目的是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使之健康向上、多姿多彩。他们的作品内容泛而不俗, 或寄情于山水景物,或抒发爱国爱乡情怀,或表现理想志向,不一而足。近年来,该社作品颇丰,,些作者曾在本县和外地举办的诗联作品 评选中拔了头筹。有人大发感叹:“如今某些有钱人饱暖思淫欲,而这帮 泥腿子却与之相反,思的是吟诗作对,丰富山村文化生活,难能可贵!”

汪洋不见水何洄,茂草丛生兔马肥。

暴雨匆来成泽国,洪涛过后绿茵归。

记肇庆怀集县桥头镇丰大村一行

丰大村景

在大往的腹地处,形若锅底,平日水不藏,尽长杂草,村民多在此放牛牧马。若遇上连日暴雨,此地顿成泽国,只靠山边一漏斗形的暗洞泄水,一浸数日,村民苦也,故此得名“水浸地”。

何时簕树茄中生,可笑愚君别梦行。

至此方知无觅处,黄皮碧李却丰登。

在水浸地的边上,有一名簕茄的小村,据说早年此地遍长簕树,树 上结出一种像茄的果,但吃不得。有人纳闷,这儿的黄皮、三华李等果多而好吃,为什么偏用簕茄命其村名呢?

一望轻烟绕石都,黄皮果树舞扶疏。

君需解渴尝佳果,入口随之暑气除。

记肇庆怀集县桥头镇丰大村一行

徐文棠摄

其实,无须纳闷,因为黄皮果不独簕茄村有,丰大其他村的屋前屋 后亦遍植黄皮果树,“援丰条,舞扶疏”,给盆地风光平添秀色。丰大黄皮果的特点是核小肉甜,消暑化痰。

喜见金珠又满场,红男绿女摆歌堂。

从来大往多黄豆,岁岁忙添菽笤筐。

丰大村民历来有种植黄豆的习惯,黄豆登场时节,歌声笑语相传, 全村一片喜气。丰大黄豆在桥头镇乃至怀集县享有盛名。上世纪60年代以前,怀集县供应的黄豆多源自丰大,黄豆,可说是丰大村民的一大经济支柱。由于土质、品种等原因,丰大黄豆粒小味香,是其他地方出产的大豆不能比拟的。

如今日子够稀奇,宴客时兴大往鸡。

肉嫩皮黄香且滑,闻名粵海及湘西。

丰大的旱地九成以上种植玉米。当地管玉米叫“麦”,村民向以 “麦粥”果腹,男女老少灿若桃花的脸色,便是营养丰富的“麦粥”滋润出来的。玉米又是喂鸡的高级饲料,故这里农家养出来的鸡皮黄肉嫩 (亦称“三黄鸡”),味道鲜美。10多年来,村民养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由于“丰大鸡”出了名,两广三湘的人争相抢购。

景色明媚地一方,葱茏岫岭好饲羊。

其肴美味传山外,食客如湖涌石乡。记肇庆怀集县桥头镇丰大村一行

养石山羊,在丰大村还是近十年的事。在林立的石山上尽是杂草灌木,宜养石山羊。石山羊肉味清香,供不应求,不少农户依靠养羊走上 了富裕的道路。

遍地黄花灿若霞,秋来仲月摘金瓜。

瓜香蜜味传千里,怪道乡亲薄蔗麻。

金瓜亦是丰大的农产品之一。在我的记忆里,丰年之时,熟透了的斑斑黄黄、扁扁圆圆的金瓜,几乎铺满了丰大的地垄,农家的厅房亦被 摘回的金瓜充斥。丰大的金瓜不但数量多,吃起来蜜香可口,他们还常 以此物作礼品懷赠非金瓜产区的亲友,可谓瓜香传遍千家万户。

记肇庆怀集县桥头镇丰大村一行

作者简介

周如坤,1942年12月 生,广东省怀集县桥头镇人。曾任怀集县文化局局长、县文联主席、肇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和广东 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1958年起从事业余文艺创作至今,在《羊城晚报》、《游旅》、《西江 文艺》、《西江曰报》等报刊发表文艺作品100多万字,其中有20多个作品在省、市获奖。结集出版小说散文集《梦断燕崖》 (花城出版社)、中短篇小说集《徒歌岁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南音之恋》(羊城晚报出版社)等书, 编撰地方文集多本。

作者:周如坤

编辑:徐文棠

相关阅读:

  • 丰大在哪里(丰大是哪里)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