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立知

橄榄球为什么(橄榄球比喻的意思)

小猫咪 立知 2022-02-10橄榄球   比喻

本文的例子,是争取让觉得橄榄球复杂的足球迷和篮球迷,可以迅速地搞懂橄榄球。

所以真橄榄球迷……那就不用往下看啦。

“这家伙体格真好,可以去打橄榄球!”

身为一个看橄榄球的,最怕这句话了。

换一个足球迷可以理解的例子,好比说,你被人问:“博尔特跑这么快,他可不可以去踢足球啊?”

换一个篮球迷可以理解的例子,好比说,你被人问:“C罗长得高跳得也高,他是不是很适合打篮球啊?”

听到这种问话,身为足球迷或篮球迷的你,大概会满腔话语凝成固体,抓心挠肺堵在喉头:槽多无口,憋到发抖吧?

同理,橄榄球迷也很害怕“这家伙一身肌肉,可以去打橄榄球”这类话:这类义愤,出自于对高水平运动的一种尊重。

NFL的美式橄榄球,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

美式橄榄球场,长120码=十个足球点球=四个篮球场的长度。

每10码是个坎儿。寸土必争。请注意这一点。下面那一条一条线比赛时都有用。

比赛四节,每节15分钟。双方换着边获得球权。

篮球迷足球迷,想懂点橄榄球吗?这是专给你们写哒

给个足球迷可以懂的比喻

攻防两边,每边11个人,看下面图的offense里面:

篮球迷足球迷,想懂点橄榄球吗?这是专给你们写哒

进攻组,一般布阵,前排中间,五个那五个TGC什么的,是佩佩,负责挡人;两边两个WR外接手是贝尔和罗本,负责冲刺接球;中间插一个TE是博格巴,也插上,也挡人;后排一个QB四分卫皮尔洛,负责决策出球;两个跑卫FB和HB是阿圭罗或者特维斯,负责拿球突破。

每次开球,皮尔洛负责触球:然后,给阿圭罗突破也好,给贝尔或罗本传球也好,自己带球突破也好,总之,尽量让球朝前走;在持球者被对方扑倒前,四次开球,要累计前进10码,就能保持球权。每一次开球,叫一档。每次前进了10码或者超过10码,那么重新开一档,又有四次发球机会了。

说穿了,就是在四次开球里前进10码,不断前推,到球门前,达阵得分。

哪位说了:我也可以四次开球里一个长传或一个长跑直接达阵得分啊?就好像足球里也不用慢慢组织,后场突破八个人直接射门啊?当然可以啦,但毕竟少嘛……

一旦没前进满10码,球给对方进攻。那么就对方开球了。所以每一个四档都还蛮紧张的。如果球中间被对方抄到了,对方不但获得球权,还能反冲你呢——之前冲的码数都白搭啦!所以地面持球进攻不如传球进攻飘逸帅气,但比较安全,至少早期橄榄球如此。

怎么算得分呢?

连人带球到对方底线球门区,就算达阵得分:一个达阵,6 1分。

如果人到不了对方底线,比如到对方球门前20米了,但没球权了,可以选择罚球:像足球任意球似的,踢进球门,算3分。

给个篮球迷可以懂的比喻,还是看下面图里的OFFENSE组:

篮球迷足球迷,想懂点橄榄球吗?这是专给你们写哒

攻防两边,每边11个人。进攻组,前排中间,五个TGC那些是博古特,负责挡人;两边两个WR是阿里扎和马里昂,负责跑快攻空切接球;中间站一个TE是格林,可以挡人,也插上,也挡人;后排一个四分卫QB那是沃尔,负责决策传球;两个跑卫HB和FB事韦德,负责持球突破。

每次开球,沃尔负责触球:然后,给韦德突破也好,给阿里扎或马里昂传球也好,自己拿球突破也好。

(现实生活中:

艾弗森高中时曾是弗吉尼亚州最好的橄榄球四分卫,还能带球返跑。

勒布朗是俄亥俄最顶尖的高中外接手。

内特-罗宾逊高中时作为跑卫冲出1200码、接球刷500码、21次达阵。

大宝贝大学时是防守能手。

您可以对照一下他们各自的身材和感觉。)

总之,尽量让球朝前走;在持球者被对方扑倒前,四次开球,要累计前进10码,就能保持球权。每一次开球,叫一档。每次前进了10码或者超过10码,那么重新开一档,又有四次发球机会了。

说穿了,就是在四次开球里前进10码,如此不断重复前推,到球门前,达阵得分。

哪位说了:我也可以四次开球里一个长传或一个长跑直接达阵得分啊?当然可以啦,但毕竟少嘛……

一旦四次开球没前进满10码,球给对方进攻。那么就对方开球了。如果球中间被对方抄到了,对方不但获得球权,还能反冲你呢——之前冲的码数都白搭啦!所以每一个四档都还蛮紧张的。

哪位问了:防守组,就是负责连人带球按住吗?还不止这样呢。

上头说了,每个10码都是重新计算的,所以橄榄球是个寸土必争的拉锯战。进攻组如果推进不了多远,防守组就占大便宜;反之同理。就像足球或篮球里,如果可以中场或前场抢断,哇那得分得有多容易!

防守组的人,如果能抄到对方的球还控制住,可以反击:一口气跑出多远,就是多远;抄了球,直接突到对方底线达阵?那就是直接得分!好比篮球里的抄球反击扣篮,足球里的后场断球反击单刀得分!

所以啦:当你说“这家伙体格真好,可以去打橄榄球”时,你说他身高臂长可以去当外接手接球跑呢?还是体格如熊可以去当绊锋负责挡人呢?还是他低重心走位妖可以当跑卫呢?抑或是,一眼看穿全局可以当四分卫?那是大大不同的——就像在篮球里,中锋与后卫的体格要求,天差地远。

哪位问了:橄榄球的乐趣在哪儿?

许多试图推广橄榄球的球迷,犯了个大错误:试图用精华集锦去吸引人。没用。对一个足球球迷或篮球球迷或排球球迷或手球球迷而言,橄榄球那样传、挡、跑、倒,一点乐趣都没有。解说员激动地叫嚷,更加莫名其妙。就像拿一瓶陈年白兰地去勾引一个滴酒不沾的人。他能够觉得“这个闻着很香”但仅此而已。你谈论年份味道历史,只会让他在敬畏之余更显客气,而且敬而远之。

要让一个人对橄榄球有感觉,最有效的法子是:让他/她腾出一个下午,粗粗了解规则(比如上面这些),然后听着解说,慢慢看完一场橄榄球比赛。

先对其中一方贯注情感,然后看:

看着他们摔爬跌扛。

看着他们一、二、三档进攻一次次消磨,一寸寸前进。

看着他们三档进攻还有十五码眼看没戏时,如何送出一个传球绝处逢生重新获得一档。

看着他们如何在还有一码就过线时,被对方按住。

看他们的四分卫如何聚集进攻组商量,然后气氛肃穆地,预备下一记开球……

橄榄球本身,是一刹那的游戏。全队为你挡、跑、扛,黑云压城之前,送出一缕光芒。要看过无数次倒地、无数次被擒杀后,才会觉得:一次反跑达阵,真是神奇!一次40码长传接住落地,何等提气!对方四分卫眼看要送出达阵传球时,就地擒杀!

就像,你得观赏到他们的常态是如何的,才能够明白那些美好、爆发瞬间的可贵。你得先了解,这项运动可以激烈、沉闷、纠结到何种地步,有多少世界顶级的对手在防守、牵扯、拖拽着你,让你泥足深陷跌撞蹒跚,然后,等某一个飞翔的时刻到来(一记壮丽的突破扣篮、一个高难度三分球、一次长途奔袭、一次40米重炮轰门得分、一个时速220公里的ACE球、一次60码长途达阵),和着全场球迷的山呼海啸,你经历了心情的起伏,你了解这一瞬间是通过多少努力——在橄榄球里,是推挡、信任、准确的指挥和跑位、勇猛冲刺,以及在此之前的大心脏——达成的,你就能从这项运动中获得乐趣了。

喏,这就是橄榄球。全场比赛60分钟,但直播可以长达四五个小时。时间都消磨在算计、观察、等候、勾心斗角,然后那一发的光芒。

给一个足球迷和篮球迷容易理解的逻辑,就是:

足球、篮球和橄榄球,都有一个“空间推进、全队协作、寻找空位”的过程。只是足球获得空间后需要射门得分,篮球获得空间后需要投篮得分,橄榄球获得空间后,轰到达阵就行了。

所以相比起来,橄榄球是更纯粹的finding the open man and hit him的运动。全队掩护、空切、捉对拉开空间,给你一个传、接、跑的机会。

万军丛中憋屈淤积,一道闪电劈开层云,那种感觉。看上了瘾,就是橄榄球的快感了。

————————————————

重点说一下,橄榄球里的四分卫。

四分卫Quarterback=QB,橄榄球出球的那个人。

他的重要性,也是与时俱进地变化,从开始不算太重要,逐渐成为橄榄球最重要位置的——很正常,就像足球里的后腰、篮球里的组织后卫,都是越来越重要起来。

篮球里,大家都说基德啊、勒布朗啊有四分卫的大局观,就这意思。

顺便,皮彭和伯德还被认为有橄榄球安全卫的意识,这个用足球的比喻,就好比说他俩是足球里的自由人,补位能力强。

最早,像1880年的规则下,四分卫是不许向前的。1906年美式橄榄球才允许向前传球,但当时流行的还是地面进攻持球冲锋。

打个篮球的比方:四分卫传球进攻,好比是篮球里组织后卫主打的快攻 三分球;跑卫地面持球进攻,好比是阵地战内线强攻。

早年四分卫无权时,比赛也就打得很闷。1920-1932年期间,传球进攻和地面进攻之比是1比3。1920年代,2/3的NFL比赛是0比0收场。

1933年后情况改变。首先,本来规定四分卫必须在线后五码这点取消了,然后未完成传球也不会被判失误了。1940年,四分卫希德-拉克曼用T形战术,带着熊队打了红皮73比0,然后大家流行起T形进攻了。1940年代,四分卫解放。

当然并不是说四分卫就变重要了。米尔特-普鲁姆在1969年退休后说,球队一般只在三挡(实在不行了必须抢距离)或者偶尔一档时用用传球进攻。大概到1970年代四分卫才真正成为球队核心。从那以后,传球进攻才热闹起来。

1977年吧,平均每场传球码数是283码,1979年是409码。

2015年是场均487码。嗯。

用篮球举个例:好比是,以前大家都强攻内线,肌肉冲撞。

后来,开始给组织后卫权限,刷反击和三分球了。

四分卫就这么起来了,到了如今的地位。

四分卫既然是指挥官,当然是一个,比起其他位置,相对不需要肌肉,而更考较经验、判断、记忆、视野的位置。

有个不算好的例子:2013年,67%的NFL球员是黑人;但是:82%的四分卫是白人。这事引发过种族争议,但也多少算个侧面证明。所以一般四分卫都是白净甚至文秀的思考者大脑。

下面这照片,丹佛球迷都认识:22号是跑卫CJ安德森,173公分101公斤,冲锋陷阵用。

18号是四分卫曼宁,196公104公斤,高个子视野宽。

篮球迷足球迷,想懂点橄榄球吗?这是专给你们写哒

(随便挂个哏:说到丹佛野马队了……《南方公园》的粉丝都懂)

领头那个7号,就是丹佛野马超级四分卫约翰-艾尔维。看他的站位,就了解他重要性了。

他老人家职业生涯传出五万一千码,300次传球达阵,历史前七。

篮球迷足球迷,想懂点橄榄球吗?这是专给你们写哒

当然万事在变。到现代,四分卫当然也不尽是传球了,也需要变全面了。就像足球中里克尔梅和鲁伊-科斯塔这类古典大师日益稀少,篮球里也没多少斯托克顿了似的;足球里需要博格巴和比达尔,篮球里需要勒布朗和威斯布鲁克。

四分卫里,也有爱冲的了。当初文斯-杨读大学时,2006年玫瑰碗,传球40次传出267码,跑阵19次冲出200码,而且绝杀达阵。

这就好比:威少爷担当主控,单场得到36分16次助攻。连传带投都有了。

上赛季NFL,佩顿-曼宁作为经典四分卫,打了10场,传球331发完成198次,自己冲了6次,冲出去-6码……这就好比:一个NBA老式组织后卫,每场15次助攻但投篮2次的感觉,还是传统指挥官。

布法罗的蒂罗德-泰勒14场传球380发完成242次,自己冲了104次568码。好比是一个NBA组织后卫,每场18分10助攻,连跑带冲一起来。

曼宁是白人,196公分,104公斤。这是传统四分卫的身材:汤姆-布雷迪193公分102公斤;二十年职业生涯得到508次达阵的法老188公分102公斤,传奇四分卫乔-蒙塔纳188公分90公斤。

传统四分卫不需要太壮,但需要身高,如此才有视野和传球角度。

而我刚才说的泰勒,183公分100公斤。矮墩墩的肉球:因为他得多冲刺,必须矮壮。

拉塞尔-威尔森,180公分92公斤。上季传483次成功329次,然后亲自冲出去103次推进553码。冲击型四分卫都得这个身材。

上季进攻第一人牛顿,198公分117公斤,传495次成功296次3837码达阵35次,自己冲了132次636码达阵10次,最长47码。铁塔身材。连传带冲的全能四分卫。

大概可以说,他代表着未来的趋势:就像足球需要博格巴、NBA有更多威斯布鲁克似的,四分卫将来也会越来越壮硕越来越能冲的。

本来话说到这里差不多了,表几句情吧。

四分卫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那么重要,又需要经验,所以四分卫是越老越醇厚的位置,机会又少。上赛季NFL首发出场过的四分卫,一共才53个人。而布雷迪、曼宁包括法老,动不动要打到三十多四十开外的架势。

顶尖的四分卫,是一个极小的圈子。布雷迪自己说过,顶尖四分卫,无非那么几个人:NFL里的前辈、大学里就认识的明星、现在NFL的同行。四分卫们懂得彼此欣赏,一方面是他们不必面对面——不像篮球和足球——一方面是因为,到他们那个境界,都懂得彼此面对的困难挑战。虽然世界都认定曼宁vs布雷迪是伯德vs魔术师般的死敌,但布雷迪看着曼宁时会想:“要是我有他的能耐多好啊。”

当然风格也有不同。即便布雷迪和曼宁都算是传统组织大师——相比起牛顿这种全能四分卫——但彼此风格还是不同。布雷迪擅长中短传不断建立优势,稳但细密地推进;曼宁则经常能做出匪夷所思的长传——而且他早年在小马时真能做到长传不失误。打个比方的话,布雷迪更接近哈维,曼宁更接近皮尔洛。

大师级的四分卫,心智、观察、判断、心理承受能力都是超人,而且他们的勤奋程度很可怕。布雷迪、法弗、罗莫、曼宁、布利斯都是那种,闲下来就看录像,连续看一下午录像就为了研究出一点新东西的人。

考虑到布雷迪的老婆是吉赛尔-邦辰,还有那么多精力留着打球……他们这种专注和热爱,真的很可怕。

七月我在巴黎,有个活动要跟皮雷——嗯,阿森纳那个皮雷——最后一天吃午饭时,有段话:

皮雷:你知道为什么许多人觉得踢足球很容易吗?

我:因为……他们没在场上。

皮雷:对。不在场上和坐在沙发上的区别呢?

我:视野?

皮雷:对,就是这样。看电视的人会觉得,嘿你为什么不传这个机会,嘿你为什么你不直接射门……但我们在场上,看不到这一切。

我:所以齐达内这样视野宽广的大师才很难得。

皮雷:对,里克尔梅也是。

四分卫,同样如此。他们做的是橄榄球里最难,而观众最无法感受的部分——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看得到一切,但四分卫站在球场中,鼓励队友、临场与教练沟通、扫视、判断、根据临场的一切计算、决定,然后在间不容发的瞬间——对方全队都在朝你扑过来的瞬间——出球。

我每次看新英格兰的比赛时,自己都经常会喘不过气;我挺难想象布雷迪(和比利切克)是如何一次又一次承受下来的。橄榄球还他妈是一场制!全队五十几号人奋斗一年才十几场比赛了事!生死一瞬!没有系列赛可以给你逆转!就这么多时间!你看着办!

这就是四分卫。人类体育史上,可能最烧脑、最考验心智、最惨烈的一个位置。

最后,作为新英格兰球迷,顺手安利一个人。

汤姆-布雷迪。认识的就认识了,不认识的我叨叨几句:

吉赛尔-邦辰的老公;选秀大会199名入行,出身低得不能再低;风格上好比哈维,靠连绵不绝又稳定的中短传建立优势。倒霉的时候一路连胜还各种破记录结果输掉超级碗(2007年),幸运的时候自带冠军好运,入行五年三个超级碗;2015年拿第四个超级碗,三个超级碗MVP。

篮球迷足球迷,想懂点橄榄球吗?这是专给你们写哒

想象一个NBA球员,选秀大会没人要,入行五年三个总冠军两个总决赛MVP,某年带队打出82场连胜还刷爆所有数据记录,结果总决赛输掉;37岁再带队重新夺冠。身边的主教练比利切克是NFL当下最接近波波维奇的老头儿了。

马刺球迷和凯尔特人球迷都可以考虑,如果要粉四分卫,从这个人看起来哦……何况他还是,吉赛尔-邦辰的老公呢……

篮球迷足球迷,想懂点橄榄球吗?这是专给你们写哒

然后,周末,新赛季NFL正赛开始了。

看懂了的诸位,可以看场比赛试试,是不是能融进去。

(如果是看新英格兰爱国者,那就最好了……)

相关阅读:

  • 被称为中国国球的球是什么球,我国球是哪种球
  • [橄榄球为什么(橄榄球比喻的意思)
  • 橄榄球僵尸怎么打(黑色橄榄球僵尸怎么打)
  • 比喻有哪些(比喻方法有几种)
  • 为什么叫韭菜(为什么比喻别人是韭菜)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