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立知

宝塔在哪里(寒山寺里面的塔是什么塔)

小猫咪 立知 2022-02-25宝塔   寒山寺

普明塔院在寒山寺的最东部,普明宝塔在藏经楼后偏北位置,与大雄宝殿遥相呼应。

传统的中式建筑,往往呈对称布局,有一个明显的中轴线。我们来到寒山寺,发觉寒山寺的建筑布局,没有严格的中轴线。照墙和山门基本是一线相承,后边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则按南北向中轴线布局,寺中处处皆院,错落相通。给游人以曲境通幽、迂婉回还之感。

寒山寺普明宝塔

普明宝塔

来到普明塔院的门厅前,只见上挂一块金匾上书“无上清凉”,门厅内有一汉白玉照壁,刻着“普明塔院” 四个鎏金大字。照壁后面刻着《寒山寺重建普明宝塔暨塔院碑记》,碑记完整地记述了普明宝塔的历史、兴衰、重建。

转过照壁,进院子后,见普明宝塔高高耸立于塔院中央。

塔的起源和佛祖释迦牟尼有关,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涅槃后,火化后生成许多击之不碎“舍利子”,他的弟子们于是造坟来供奉这些珍贵的“舍利子”。这个坟就是最早的佛塔。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所谓塔院,多为祖师塔,故寒山寺之建,最初当系普明祖师之骨塔。一般祖师塔在其墓上用砖砌或石雕一类似佛塔的建筑物,在其旁建筑简易僧舍围成院子,即为塔院。

寒山寺普明宝塔

普明宝塔

妙利普明塔后毁于唐末战火,北宋重建七级浮屠宝塔,元末又毁于战乱,明清时重建寺院,但佛塔终未能重建,后近630年来寒山寺不见塔影,令寒山古刹,有寺无塔,实为姑苏一大憾事。据说造塔一直是寺内僧人的心愿。

1989年,寒山寺住持性空法师发宏愿要重建普明宝塔,得社会各界、海内外佛门信士及各友好团体支持。1996年普明宝塔竣工,结束了寒山寺六百多年有寺无塔的历史,圆了寒山寺僧众的一个梦。宝塔也成为枫桥景区的标志性建筑。

寒山寺普明宝塔

现在的普明宝塔是一座仿唐五级楼阁式宝塔,呈正方形,由台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总高42.4米。宝塔台座为花岗石材料,高2.1米,宽16米,台座四角,各有一梯形方台,上卧铜镇狮,神态威严,守护宝塔。塔身高30米,木构方体,敦厚庄重,层阁复叠,耸然翬飞。塔身和台座有拱桥相连,设计精巧,造型优美。宝塔东西南北各一门,门楣上高悬“普明宝塔”匾额。宝塔飞檐斗拱,雄大疏朗,再现了唐代庄重华丽的建筑风格。塔外四周塔檐下悬挂有108个风铃,阵风吹过,铃声悦耳,增添了几分动感和灵气。东南西三面塔上挂着“拈花微笑”、“无量寿佛”、“明心见性”、“无上菩提”、“佛光普照”、“如入禅定”等牌匾。

塔顶的塔刹高9.6米,相轮直径2.4米,由覆钵、仰莲、相轮、华盖、三花蕉叶、宝珠、刹链,风铎等组成,重约12吨,黄铜铸就,外贴金箔,日光映照,光华夺目。

寒山寺普明宝塔

法堂

塔内供奉有佛祖的塑像,每层有楼梯可上下通达。我们拾级而上,登至塔顶,凭栏远眺,远山近水,山村城郭,吴中美景尽收眼底。

塔北是法堂。法堂坐北朝南,出檐甚大,具有典型的唐代佛殿建筑风格。堂外有一副楹联:

枫桥夜泊,听几杵疏钟,无边佛法;

宝塔晨香,传三乘教典,普渡众生。

堂前池水环绕,池中锦鲤游弋,池水上凌空架露台,露台有桥与宝塔相通。露台中央,有一尊九龙五凤鼎,此鼎造型古朴,含意深远,周身雕饰九龙五凤,寓九州龙腾,五凤呈祥之意。现在的法堂是寺里的佛教图书馆。

寒山寺普明宝塔

塔院南墙东西两隅,各建两层角楼一座,为仿唐式样。塔院四周以回廊环绕,回廊内壁布满碑刻,风格各异,令人应接不暇。整个塔院厅、堂、楼、塔布局紧凑,疏朗有致,统一为仿唐风格。从山门到藏经楼一路明清风貌过来,蓦然看到大唐风范,油然生思古之幽情。

寒山寺普明宝塔

寒山寺的碑刻素来闻名,而其中最著名的首推《枫桥夜泊》诗碑了。漫步在四周的回廊中,观赏着古代名人书写的《枫桥夜泊》诗碑。看着一块块历尽沧桑的《枫桥夜泊》诗碑,让人感受到寒山寺悠久的文化历史。

寒山寺普明宝塔

我们最后来到了寒山别院。普明塔院的正门,正对着寒山别院。

寒山别院是新建的,满园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怕,苍松、翠竹、桂花、樱花、腊梅、草坪与落月池、映月亭、愁眠坡、寒山桥、听钟坪、觅诗廊等,景物交相晖映。

寒山寺普明宝塔

梵音阁

尤其是院内有挂有“华夏第一法钟”的大钟楼——梵音阁和有“华夏第一诗碑” 的《枫桥夜泊》石碑。

进了院子,首先看到的是大钟楼,钟楼三檐六角,纯木结构,一层有回廊,廊内挂“寒山寺钟楼”牌匾,顶层檐下高挂“梵音阁”风字匾。

南北两侧挂“有唐遗音”、“梵音遍传”、“法音无凝”、“霜钟天籁”等匾额。

走进钟楼内,不得不抬起头来,三层楼房高的楼内高悬着一口巨大的铜钟。这口悬挂于钟楼的寒山寺仿唐大铜钟重达108吨的,高为8.5米,钟底直径5.188米,钟面铭文为一卷70024字的《妙法莲华经》,顶部吊口处为一铜质神兽造型,钟底为九部飞天图及六铣口裙边。被誉为“华夏第一法钟”。

佛教说凡人一年中有108个烦恼,闻钟声烦恼轻,那我也来撞钟闻声,去一去烦恼 ,花十元钱撞三下钟,钟声听起来浑厚洪亮。

寒山寺普明宝塔

普明宝塔、梵音阁、大石碑,三点一线

钟楼南侧就是号称“华夏第一诗碑”的《枫桥夜泊》大石碑。这块青石大诗碑,重达390吨(碑身重为206吨、碑帽108吨、碑座86吨),总高度为16.9米、宽6.5米、厚1.3米 。镌刻碑文由晚清国学大师俞樾书写,唐代张继所作的《枫桥夜泊》,由10多名姑苏民间石匠艺人半个多月精心凿刻。

寒山寺普明宝塔

大石碑

《枫桥夜泊》一诗使寒山寺名扬天下,如今这块刻有《枫桥夜泊》诗文的石碑,与新钟楼交相辉映 。

寒山寺普明宝塔

站在新钟楼上远眺寒山寺里的普明宝塔和大诗碑。只见普明宝塔、梵音阁、《枫桥夜泊》石碑在南北连成一线,气势恢弘,突出了寒山寺的特有的“诗韵”与“钟声”,为已有1500多年历史的姑苏名刹增添了一道独特景观。

寒山寺普明宝塔

石碑南侧有一大照壁,上面有六个金色大字“塔影、钟声、诗韵”。

寒山寺普明宝塔

照壁

张继因听到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而写下了千古名句,最后科举高中;而寒山寺又因张继的诗句而闻名天下。塔影、钟声、诗韵 —— 名诗、古刹、佛缘,莫非如此 。

特色建筑乐途旅游网与专栏作家:清风 发布:2016.05.04

相关阅读:

  • 为什么会有塔(古人为什么建宝塔)
  • 如何运行php(宝塔安装asp网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