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立知

海洲是哪里(海州是哪个地方)

小猫咪 立知 2022-02-26海州   地方   是哪个

辽宁阜新市有一个“海州区”,海州区曾经是阜新的中心,过去周边县市、郊区进城,都叫“上海州”。“海州”曾是阜新的最热闹、最繁华、最期待地方,但是阜新这个地方本来并不靠海啊,为何要叫“海州”?不仅外地人不明白,其实很多本地人也不清楚。

一个不靠海的地方,却敢叫“海州”300多年,原来名字起源是座庙

其实“海州”最原始的“域名”却是一座寺院,而这寺院现在还有,就是阜新的“海州庙”。海州庙是藏传佛教寺院,已经有了三百多年历史,庙名叫开也就一直未改,随后在庙的周围有了村屯,有了更多的人,有了一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多说一句,上世纪曾有“海州露天矿”,亚洲第一,为国家生产煤炭2.1亿吨,印上来了5元人民币,就在海州庙南的3公里处。

一个不靠海的地方,却敢叫“海州”300多年,原来名字起源是座庙

很多人可能还是有疑问,阜新并不靠海啊,离大海的直线距离也有100公里,那么300多年前为啥就敢叫海州?这也忒有想象力了吧?其实这是一种误会,此“海州”与大海没有一毛钱关系,而是与蒙语一种叫法,是“山坡”的意思,准确的叫法是“谒海洲”。(书影拍摄写作)

一个不靠海的地方,却敢叫“海州”300多年,原来名字起源是座庙

阜新在300年前,人口不多,其中蒙古族为主,到了清朝,清政府为了更好的征服蒙古,把扶持佛教定为国策,想用藏传佛教来驾驭蒙古。清顺治八年(1651年),修建阜新的第一座瑞昌寺(即黑帝庙),后来陆陆续续建设了300多座大小寺院,藏传佛教生根开花,影响非常大。

一个不靠海的地方,却敢叫“海州”300多年,原来名字起源是座庙

而海州庙始建于清康熙初年(1662年),据说它初期名字叫“弥勒菩萨成就院”,但是百姓可能叫不顺口,干脆就它“海州庙”,或者“大庙”。因为当年建庙时周围没有几户人家,庙建在西山的东南坡,大家就叫它坡上的庙,用蒙语叫法就是“海州庙”,周边的村子则叫“海州庙”村。

一个不靠海的地方,却敢叫“海州”300多年,原来名字起源是座庙

海州庙在盛期分为上下两寺,有僧人300多,占地20多亩,房舍600多间,有法相僧院、时轮僧院、关帝庙、前殿、后殿、大雄宝殿等10多座雄伟建筑。方圆四华里古树参天,是座非常有规模的寺院。(书影拍摄写作)

一个不靠海的地方,却敢叫“海州”300多年,原来名字起源是座庙

据说清朝乾隆皇帝曾为此庙题词:“弥勒佛法拯救院”,并赐给金匾。此匾高约1.4米,宽80厘米,刻有蒙、汉、满、藏4种文字。牌匾蓝地金字,两边雕有二龙戏珠,曾悬挂于海州庙下寺正殿中间,但历史沧桑,早已不知去向。

一个不靠海的地方,却敢叫“海州”300多年,原来名字起源是座庙

在1939年9月22日,当时的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溥仪来阜新视察,他曾到过海州庙拜佛,后来又在西山的顶上观望后树碑一座,刻有“御展望所述”几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估计现在没有几个人能懂。但在海州庙的上方有一座日本侵略者的神社,至今依然存在,这里面有没有联系,不得而知。

一个不靠海的地方,却敢叫“海州”300多年,原来名字起源是座庙

当年建在荒山坡上的“海州庙”,而今完完全全是在闹市区最繁华的部分,周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这座庙经过几次修整已经很有规模和气派。这也是阜新香火最旺盛的寺庙之一,除了大雄宝殿供奉如来佛、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等。殿外还有四个小殿,供奉观音菩萨、西方三圣、关帝和财神,显示了寺院的宽容与和谐,信众很多。可惜疫情期间不开放,写这篇文章我只好使用了几张以前拍的照片。(书影拍摄写作)

一个不靠海的地方,却敢叫“海州”300多年,原来名字起源是座庙

相关阅读:

  • 新浦是哪里(新浦属于海州区吗)
  • 连云港是哪里(连云港为什么叫海州)
  • 朝鲜黄海南道海州市发生急性肠道传染病疫情
  • 长津湖票房不断攀升,取景地成热点,为何选择这个地方
  • 小地方成为“大明星”避税聚集地,工作室扎堆注册,艺人道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