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立知

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大学班委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小猫咪 立知 2022-03-06积极性   调动学生   班委

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诗中又云“别有幽愁暗恨生”。这便是我们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情感

即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并且伴随着特定的生理反应与外部表现的一种心理过程

在生活中,情绪情感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愉快、自信的情绪使人精神舒畅,而考前的过度紧张会让大脑“一片空白”;四周同学都无精打采,你的心情也跟着烦闷起来……既然情绪情感如此重要,作为老师,我们应如何通过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来促进学习效果呢?

1

首先,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结,而学生是否相信老师的关爱是能否建立师生情感联结的首要因素。

相信很多老师都认为自己做到了关爱学生,但若问起“学生是否知道你的关爱”?恐怕能肯定回答的就只是少数了。因为学生往往相信老师只关爱那些知道如何迎合老师的“好学生”,但老师会觉得“我明明更那些成绩不够好的,并一直试图改变他们”。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100种方式,也不如情感教学这一招

打破这一僵局的关键在于:认真对待学生的想法和感受、给予足够的尊重、了解学生,相信他们会不断成长并做出贡献。当老师做到了这些,学生才能收到你的关爱信息。

这在我们的心理学上叫作“互悦机制”,也是人际交往中的“对等性吸引律”,即我们更喜欢那些欣赏自己的人。当学生把老师当作“自己人”,就会减少师生间产生的摩擦与心理冲突,无论是你的建议还是批评,他都能欣然接受。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正是此意。

2

其次,课堂上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要注重情绪的渲染,使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学习。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100种方式,也不如情感教学这一招

道理都懂,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下三种建议,相信能帮到大家。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根据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能力水平区间内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动机。例如在讲解力的相互性时,通过设计一个拔河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拉力是不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唯一因素”,当学生回答出“有摩擦力”时,可以继续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场景”。

这类问题情景的呈现能激起学生理智情感的共鸣,对解决问题充满期望,从而将注意力转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二、重视情感目标,调动参与热情在以考试分数为目标的导向下,教师往往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常被忽视。

其实,教学不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还包括情感体验、学习能力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树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例如:历史课上讲授隋唐史,可以把“隋炀帝的功与过”作为一个辩论题目引入课堂。

当正反方同学在收集辩论素材时自然会深入细致地体察人物的时代背景、性格特征,甚至是这一行为背后的情感活动。

当辩论结束,无须老师过多的讲解,隋炀帝开凿运河的主观目的、客观结果就已经清晰呈现出来了,活学活用的同时还调动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让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进而激发“我爱学”的积极情绪情感

三、善用表扬,激发学习信心回忆你的学生时代,是不是因为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欢欣鼓舞?渴望被肯定,是我们每一个人很正常也很重要的心理需求

首先,在课堂中,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适时、具体、适度地表扬学生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这一点对于处在性格形成时期的中小学生尤其有效。当平时内向羞涩、不爱表达的小王居然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在给予回应后,还要具体而直接地肯定他的行为——“今天小王的回答让我刮目相看啊,不仅积极主动,而且条理清晰”。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100种方式,也不如情感教学这一招

其次,表扬学生时应侧重对其行为过程的评价,如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解题思路等,明确学生的努力方向,构建学习的信心。

如“小王最近这段时间的学习状态有了很大进步,继续努力哟”。要避免泛泛地说“你真棒”或者“你太聪明啦”。

最后,表扬要适度,过度表扬也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甚至还会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而夸大其词的称赞容易受到学生的质疑。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100种方式,也不如情感教学这一招

总而言之,良好的学习效果通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老师熟练掌握这一点,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加以实践应用,相信让每一位学生快乐学习的愿景,真的能够实现。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