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插队务农不知话剧何物的奚美娟,为何能考上上戏?

奚美娟如今是家喻户晓的“老戏骨”了。从事影视表演四十几年,扮演过很多母亲的角色。她戏路宽广,从底层村妇、家庭主妇到知识女性,甚至宫妃皇后……都能驾驭自如,刻画细腻,演技生动,深入人心,她的表演往往也成为该剧的“演技担当”,因而获奖无数。

奚美娟生活照

就在上周她又以电影《母亲》中的女儿一角,荣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角奖。

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扮奖大会现场

电影《妈妈》剧照

奚美娟在扮奖大会上

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抱“金鸡”了,也就是说,早在1991年,她第一次主演电影《假女真情》,扮演从台湾回来的老兵错认的“女儿”王玉娟一角,便以其真挚细腻自然朴实的表演,获得专家和观众的认可。

上图:《假女真情》剧照 下图“《假女真情》工作照

奚美娟第一次上银幕担纲主演便获得金鸡奖,在当时是一个轰动影视界的新闻。

因为许多人之前都不知道奚美娟是何许人也,以为她是一个初上银幕的新人,只是因为幸运遇上了好剧本、好导演而已。

奚美娟话剧剧照

其实不然,此时的奚美娟已经是一个演了十五年话剧的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国家一级演员。

正是长期积累的艺术素养和舞台演技磨炼,使她具备了生动塑造各种人物形象的能力,而艺术又是相通的,所以第一次上大银幕便爆发出惊人的“创造能量”。

奚美娟剧照

奚美娟1955年出生于当时尚属上海郊县的浦东川沙县一户普通工人家庭里,中小学期间大部分是在“停课闹革命”的背景下度过的,没学到多少文化知识。

在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话剧班之前,没有看过一台话剧,也不知话剧为何物,完全是个“戏剧小白”。那么,她又是如何考上上海戏剧学院的呢?

奚美娟生活照

不能不说命运有时很神奇,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1973年1月,18岁的奚美娟从浦东杨高中学毕业后,便被分配到就近公社的生产小队插队务农。

头条图库照片

虽然奚美娟所受的文化教育有限,个性内敛,但她从小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学习认真。在许多学生连作业都不交的情况下,她依然每次认真作文,按时交老师批阅,得到语文老师的指导和青睞,因而她的语文成绩相对更好。

奚美娟生活照

也许正因为有这点“成绩”,插队才一个月的奚美娟就被公社选中,成为当地的通讯报道员之一,随之便有幸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土记者”培训班。培训班是脱产的,参加人员全部吃住在当时的川沙县委招待所里。

头条图库照片

机遇就是这样的巧合。

其时“特殊十年”进入后期,一度停招的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院校陆续恢复招生,按当时的指导思想,招生对象自然是从工人农民中挑选。

川沙县城正好是当时上海戏剧学院招生的一个考点,而正在川沙县城参加“土记者”培训的奚美娟等十几个少男少女,就在领导的安排下参加了招生考试。

领导的安排也并不是盲目的,因为能够参加“土记者”培训的男女青年,基本就是当时川沙县的文学青年或文艺青年了。

奚美娟生活照

当时的“艺考”形同海选,许多考生也不全是自愿的,甚至不知就里就“稀里糊涂”地来了。

好在艺术院校的招生又不同于其他专业院校的招生,它不必先考文化知识,而是首先看考生的外在形体和艺术感觉,过程比较简单轻松。

主持招生的都是一些富有艺术表演经历的专业人员,他们往往火眼金睛,具有“从大海里捞针”的本领。

头条图库照片

奚美娟是带着看热闹、完成领导任务的心情走进考场的,她没有奢望自己能考上,因此既没有兴奋,也没有任何思想负担和压力,只希望“考试”快点结束,好好回公社当她的“土记者”。

然而命运就此发生了转折。当奚美娟在考场上才弄清“戏曲”与“戏剧”的区别之后,潜藏的艺术感觉就被唤醒了。因为她发现,她考的戏剧学院不是以“唱”为主,而是以“说”为主,就感觉自己或许有“戏”。

奚美娟接受采访

虽然奚美娟之前从来没有看过一出话剧,但是她读过《德伯家的苔丝》、《安娜。卡列尼娜》、《艳阳天》等不少中外文学名著,对文学作品是有感觉的。

虽然当时川沙农村文艺生活相当贫乏,但是有电影可看。离奚美娟家不远处有一所小学,那里有一个宽敞的操场,有时也用来放电影。神奇的电影像块磁铁,深深吸引着年少的奚美娟,她成了地地道道的“影迷”。

小说《艳阳天》封面

每逢放电影的日子,她就魂不附体似地坐立不安,焦意地等待电影开映的时刻。有时放映规定小孩不能看的电影,她就早早地约好几个同学,一起钻篱笆进去。为此,她挨过骂,饿过肚子,还撕破过衣裤……但奚美娟却从不后悔,依然乐此不疲。

头条图库照片

看完电影,她总是久久地沉浸在影片的意境之中,为人物间的悲欢离合或喜或悲,有时还偷偷琢磨演员的表情加以模仿。

给她最深印象的电影是《李双双》,这不仅是因为影片中的小桥流水,菜园田埂是她所熟悉的,更重要的是张瑞芳的生动逼真的表演,曾掀起她内心的一丝波澜,长大了当一个张瑞芳那样的演员该多好!

张瑞芳剧照

但是由于梦想太过遥远虚无,奚美娟自己也难于相信,便将它压抑到潜意识之中而遗忘了。

戏剧学院的“突然”招生,似乎点燃了沉浸在奚美娟潜意识中的艺术火苗,但首次考试也只是让十几个人一组,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路,大家觉得好玩又好奇,也轻松。

接着大家又按要求做了一些简单的形体动作还唱了歌,做完之后就开始坐下来聊天。老师们都坐到考生身边,打成一片的样子,很亲切。

奚美娟生活照

那天初试结束后奚美娟等人回到县招待所宿舍,有人过来说,招待所里还住着上海音乐学院的招生老师,也想让她们过去聊聊。于是,包括奚美娟在内的几个人又被叫过去和音乐学院的老师见面。

奚美娟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其中一位老师是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老师、著名男低音歌唱家温可铮。他让到场的每一个人各自唱了一首歌,还亲自示范了几下。

临走时,温可铮特意对奚美娟说:如果戏剧学院不录取就来考音乐学院吧!

可见,奚美娟的嗓音和形体条件都不错,慧眼识奚美娟的不只有戏剧学院的老师,只是他们“捷足先登”而已,当然这是后话。

初试结束后,“土记者”学习班也完成了学习任务,奚美娟当然继续回到生产队务农。但是令奚美娟没想到却是后来一次又一次地被叫去参加复试。

头条图库照片

最后有一次在川沙县洋泾公社文化站内,招生组老师安排奚美娟做小品,内容是干完农活回家后。

这倒是奚美娟平时所熟悉的生活,因此她很快便完成了设想的步骤。不料,席下一位老师突然高喊:猪棚失火啦……

这是原来没有被设计的内容,但奚美娟的直觉告诉她,这是在测试她的现场应变能力。

于是她迅速拿起水桶要去“救火”,跑到门口后怕水桶不够,返身回来后又带上洗脸盆,急急忙忙地跑了出去。

就是后面这个即兴加出来的动作,一下子让招生老师兴奋地确认了奚美娟的表演悟性和创造能力。

奚美娟生活照

可见,奚美娟去考戏剧学院或许是偶然的机遇,但能考上戏剧学院表演系又决不是偶然或侥幸。因为如果没有潜在的艺术天赋,早就在一轮又一轮的严格测试中被淘汰了。

上海戏剧学院大门

奚美娟的幸运之处在于,没早一步,也没晚一步,恰好在18岁的花样年华,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艺术特质被上戏的老师们用心发掘了,所以她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

至于她后来的话剧和影视表演经历及成就,限于篇幅,只能下回“分解”了。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