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绘画天赋培养:家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才可能成为毕加索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毕加索   天赋   孩子   美育   创造力   先天   后天   思维   家长   因素   兴趣   美术   眼睛   能力   儿童   发现   环境   艺术

“天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个人从出生到逝去的过程中,天赋始终是在变化和发展的,它只是一个人的全部发展中的一部分,不过,它同一个人所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一个人的天赋受遗传、环境与教育因素的影响,有天赋的儿童往往具有广泛的才能,也许在其他领域则一般,但他们在具有天赋的领域显得出类拔萃。

许多美术教育研究分析认为:儿童的绘画行为是天生就具备的,是一种天性和本能:或是认为出于表达情感的需要,抑或认为是受环境影响的从众心理,日渐习得。虽然各种认识理论有所不同,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绘画给儿童带来最初快乐的很大程度不是绘画的结果,而是儿童在随意涂抹的过程中摆动手臂在纸上流下的痕迹.伴随这种愉快的“自我发现”的感觉经历。随之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日后的发展正是顺应和展示这一兴趣.这是儿童的一个自然发展阶段.也是我们认识到所有儿童具有的绘画方面的天赋的表现和特征。

其次,天赋对于儿童的发展究竟先天因素起决定作用,还是后天教育起决定作用的问题.历来就存在争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能力发展是先天因素与后天教育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了先天因素外,后天环境教育也十分重要。有不少发展条件好的孩子,由于中途兴趣转移或没有坚持的毅力导致半途而废;与此相反,有的孩子绘画能力并不十分突出,由于他们能坚持参加活动,逐渐培养了孩子的美术特长。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因为美术教育是表现内心的艺术,儿童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示个人的感受。可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不是让美术成为代替其他学科的“休闲”“减负”学科。不是让儿童的这种不合理的天赋—— “偏好”变成为一种成长过程中不利于成长的“利刃” !

天赋对于每个儿童都是具备的。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蒙娜·布鲁克丝的研究表明,儿童绘画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成人绘画,他们的绘画思维的外界原则受制因素比较少,绝大多数儿童都擅长儿童绘画,儿童10岁后再来学画就感到不会画了。天赋对于每个人是具备的,只不过是看有没有受后天利用和开发,一个人的天赋的发展既然受遗传,环境与教育因素的影响,那么天赋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在儿童绘画中,如此的“待遇”让他们对自己的画自信百倍,对于培养艺术创造力和学习自立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让孩子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天赋的优势,同时认识到“天赋”的本质与天赋后天启导和培养的理解,树立正确的“天赋观”,从而使我们应正确把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敏感地找到教育的定位点,不要以有天赋而把儿童防之成人的眼光为中心,使儿童受那些刻板的模仿和干扰总想试图让天赋带来意料之外的什么。

对于天赋儿童,作为家长和教师都要做个有心人。在萌发儿童审美情感的前提时期,让儿童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还不如自己具备一双善于发现“天才”的眼睛,这点对于家长是很重要的。

我们发现:那些在绘画方面有天赋的儿童,一般学习虽然时好时坏,但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只要是感情兴趣的事,他们都很执著地投入,而且表现得异常聪明、好学、敏感,接受能力强、记忆力好。

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那么美对于他们的吸引往往是很强烈的,天赋儿童对于生活中美的发现和对于美术作品的创作欲望是很强的,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不是自己的孩子没有天赋,而是家长本身缺乏一双发现天赋的眼睛了。而这样的天赋儿童最初也只是去模仿或是刻意地追求一些生活中成型的审美作品,那我们是否考虑把他们放进应该属于他们的环境中让他们更好地成长。

所谓天赋的培养就是在承认遗传对天赋的重要作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开发一个人的天赋潜能,其实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天赋发挥特长的最佳手段。

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界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教育应面向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儿童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罗温菲德认为艺术教育“不是为传授艺术而进行的教育”。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一部分,已成为当今教育界之共识。儿童美术素质教育.它既不同于幼儿时期从涂鸦开始任其自由发挥,旨在培养兴趣和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又不同于少年期着重于提高表现力来促成整体美育素质提高的技能教学,而是通过美术教学,不仅是向学生传授艺术知识内容,更包括生命艺术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和灵魂的艺术绽放。

因此,绘尔森国际美术教育始终强调个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激发孩子的兴趣,拓展孩子的思维和视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注重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同时绘尔森更注重儿童天赋想象力、儿童画艺术感染力、儿童艺术探索活动的提升,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艺术活动内容。我们的课程分体系分别从知觉、视觉、感觉、造型、色彩、创想、创造、心智、审美、表达、表现、素养、自然、文化、情感等十五个方面对孩子进行阶段性培养。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实施开放、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主导以人文精神为本的艺术发展理念,能够让儿童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用美完善自己的生命。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绘尔森国际少儿美育负责培养审美和创造力,培养整合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直觉、推理、想象、创造、平衡多种思维方式,强调艺术教育的文化多样性,用视觉艺术和创想力提升美育素养。儿童在这里学会的不是直线思维,而是知觉的思维,创造的思维。绘尔森的艺术教育理论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儿童创造力与心智的成长,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构建健康的儿童审美心理,培养儿童对艺术文化交替及多元并存的认知力,理解力,以及对异质艺术文化的接纳心理。

相关阅读:

  • 毕加索墨水怎么样(毕加索墨水0019)
  • 毕加索全名是什么(毕加索全名126个单词)
  • 毕加索戒指将拍卖(格尔尼卡拍卖价格)
  • 书画杂言:渐江是谁
  • 「正确认识儿童美术」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