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中国人的故事|中国核动力人: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

上世纪中叶,面对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和核讹诈,毛主席提出了这铮铮誓言,成为了一代人坚不可摧的信念。

当时,核潜艇被认为是保护国家核心利益的“杀手锏”,苏联对核潜艇技术更是守口如瓶。赫鲁晓夫曾傲慢地说:“核潜艇的技术太复杂,你们搞不了,花钱也太多,你们不要搞。”事关国家安全的核工业,怎能受制于人?周总理说:“不仅原子弹要搞,核潜艇也要搞”“苏联不援助,我们就自己干”。

1965年,在四川夹江的崇山峻岭间,聚集起了一支“八千会战大军”的队伍。表面上,他们是“搞水电”的神秘人,实际上,这些建设者们中间藏着中国最顶尖的核专家。他们在909基地要完成的是一项当时最高机密的工程——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陆上模拟核动力反应堆!

“白马庙,铁匠街,青衣江畔干打垒,大旗山下攻坚忙。喝泥水,啃干粮,荣辱与共几代人。”由于防空的需要,模式堆建在了靠大山的隐蔽角落,荒草遍野、蛇虫出没……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第一代核潜艇建设者背井离乡,隐姓埋名,义无反顾,为中国的核动力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1958年10月21日,二机部潜艇核动力研究设计组组长赵仁恺随海军前往前苏联访问。中方向苏方提出了在核潜艇研发方面请“老大哥”给予援助的请求时,苏方说:“对不起,关于核潜艇,我们无可奉告。”中国,吃了“闭门羹”!“天上不会掉馅饼,高精尖技术是买不来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正确的道路。”从此,为中国核潜艇“画”一颗坚强有力的心脏,让中国的核工业不再仰人鼻息,成了赵仁恺的夙愿。1966年,赵仁恺告别妻儿,带着设计队伍从北京来到了四川的一个大山沟里,隐姓埋名,通宵达旦。

条件极度简陋,一切从零开始。赵仁凯回忆,在四川建设模式堆时,是骑着驴进山的,在还没有基础的山沟里面搞模式堆。从配套设施到生活设施,包括吃饭、住宿的地方,都要从头开始。“从大城市一下走到落后农村里,除了设计工作,打柴挑水都要我们动手。住宿是最简单的条件,我们找了一所乡村小学,把大礼堂占了,就是我们的宿舍。”他说。

没有技术资料,没有专家,研制工作困难重重。“参加核潜艇工程的同志里,我33岁,是年纪最大的,其他同志很多是刚毕业的,还有几位哈军工的老师,跟我差不多年纪。我们的办法是‘用集体的力量来掌握全面’。就这样,我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成长起来了。”赵仁恺带着近200名同事用计算尺计算反应堆结构,用手摇计算机轮流计算物理公式。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一定要设计制造中国的“争气艇”!白天黑夜连轴转,终于使反应堆堆芯结构、控制、物理、热工等设计有了重大突破。

当时研发条件简陋,在核潜艇研制的关键时刻,有一次核燃料已经装在厂房内的一个吊篮里,准备往反应堆里放。就在这一刻,厂房顶部一支冷却水管却突然坏了,不断喷水。如果水喷到装有核燃料元件的吊篮里,后果不堪设想。就在这个时候,大家突然看到有个人飞快地爬到了厂房最高处的吊车轨道上,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突发情况谁都没有料到,众人仔细一看,才发现这爬上吊车轨道的“勇士”居然是副总设计师赵仁恺!他飞快地将管子修好,及时排除了险情,确保了核燃料元件安全,万无一失。

核潜艇完成设计安装后,还要进行水下试验,而每一次参加水下极限下潜,都危险重重。作为核潜艇副总设计师,赵仁恺多次上艇参加航行试验。

1988年,他在南海进行深水试验,当时第一次实际潜深近200米,已经创造了我国核潜艇交付后的下潜纪录。在第二次深潜试验时,当他们下潜到230米后,艇内陆续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咔、咔”响声,潜艇与水面指挥艇之间的通讯一度中断。

有人问他:“紧张吗?”他回答:“我不紧张。凡事都有可能失败,但是不尝试,中国的核潜艇就永远过不了关。”事后人们才知道,为了那次水下极限深潜试验,赵仁恺做了充分的准备:几十年没有陪夫人旅行的他,特地陪夫人旅行了一趟,还分别给三个孩子买了一块手表。他交代同事,如果这次回不来,就把写好的遗书和三块手表交给孩子们,告诉他们父亲是因公殉职。

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研发条件和危险的深潜环境中,研究人员们完成了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研究论证和试验试航等工作的所有关键步骤。

“我们的核潜艇从服役到现在,从未出过核事故。国外有人说,那是因为我们的核潜艇跑得不多,实际上我们的核潜艇服役到现在也30、40年了,跑得可不少,但从未出现过事故。”赵仁恺在《现代舰船》2007年7月号刊上回忆,“在陆上模拟堆试验时,我们就进行了连续长期的运行,后来在核潜艇试航时,我们也搞了同样时间的水下潜航。当然我们的核潜艇不是环球潜航,美国的核潜艇长潜航都是环球航行,出了事可以就近找基地回来。我们没有那么完善的海外基地,所以是在自己的近海绕。我们的核潜艇服役以来,在所有出航训练中,没有一次是因为动力装置故障而提前回来的。”

“我们的核潜艇正在保卫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我们愿意付出一切,再苦,再累,也值得!”他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要简单处理后事,不设灵堂、不搞追悼会……

1970年4月,中国第一个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安装完毕,迎来了启堆的时刻。为了这一刻,大家等了整整5年。然而,就在启动运行后不久,突然发现连接堆顶盖的通量管在连接处出现渗漏,引起顶部冒汽,不得不停堆检修。

当时,工程现场没有银铅焊剂,设备检修十分困难。就在大伙儿一筹莫展的时候,“让我来!”曾在武汉锅炉厂驻厂期间学过配制焊剂工艺的邹心银主动请缨,他很快配制好银铅焊剂,却连续焊接几次都没有成功。

原来,反应堆启动后,通量管里已经进水,水遇到高温形成蒸汽,使焊缝产生汽泡。“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吸干通量管里残留的水!”邹心银说。可是管壁狭窄、不平滑,又不能被金属碰撞,怎么办?他们只好用丝巾一点一点地吸附,但都没能彻底把水吸除干净,通量管仍然没有焊接成功!

参加现场抢修的人都急得没有办法,远在北京的国务院总理办公室正焦急地等待着反应堆抢修的情况报告。“让我来吧!”这时,只见邹心银拿着一节软管跑了过来,他将管子插进通量管里,整个人趴到堆顶盖上,用嘴使劲吸,吸一口,吐掉又吸……有人喊“你不要命了?那水里有‘剂量’!”邹心银没有理会,只是朝着大家摆了摆手,继续吸。现场突然鸦雀无声,只能听见邹心银的吸水声——“这声音好像刀片,划过在场每个人的心。”最后,积水终于吸干,焊接成功了!

为了潜艇核动力装置早日建成,千千万万个建设者“以命相搏”。负责潜艇核动力设计的工程师李宜传在反应堆安装前切除了一个肾脏,大家怕他身体吃不消,劝他休息休息。他不仅不肯离开,还把被子搬到了控制值班室,直至核动力装置成功达到满功率。后来,他又拖着病残之躯再次请战,奔赴试验第一线。1972年4月,李宜传倒在了核反应堆的试验现场。

1970年,潜艇核动力设计进入最后阶段。为了确保工程进度质量,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黄士鉴和同事们加班加点,饿了就在实验室里扒两口饭或啃个干馒头,有时忙得连饭也顾不上吃。烈日酷暑,没有空调电扇、没有冰镇饮料,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实验室的工程制冰机制出冰块,吃冰块,喝冰水。几天下来,黄士鉴的身体顶不住了,还不停地拉肚子。“医生要给我输液,大家都在拼命干活,我在病床上哪能躺得住?”于是,黄士鉴打着点滴,硬是在实验现场坚持下来了。

1970年8月30日,经过一个多月的运行实验,第一座潜艇核动力装置陆上模式堆达到了“满功率”!当时在现场负责计算的黄士鉴心脏狂跳不止。这可是几千人梦寐以求的结果啊!黄士鉴生怕搞错了,忙按捺住狂跳的心,又算一遍,满功率!再算一遍,还是满功率。他这才向总指挥彭士禄报告了结果。二十分钟后,黄士鉴算出的数据上报到周总理办公室。后来,彭士禄问他:“我看你计算了三遍,为什么?”黄士鉴回答:“我想计算得准确些。”

1974年8月1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正式交付使用。据海军运行人员反映:听见里面有金属撞击的叮当声响,右边出口的水温偏低。黄士鉴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分析,他们认为,极有可能是一部分冷却水流进反应堆后未经过堆芯就从右边排出,致使右出口水温偏低。此事惊动了国防科工委和使用单位,最后决定将反应堆开盖检修。

半夜,当时的核动力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履把黄士鉴喊了起来,焦急地询问:“你不会判断错吧?明天开盖检查,万一问题不是出在你分析的地方,院里的声誉和形象将受到很大影响。”黄士鉴胸有成竹,干脆利落地回答:“不会错。错了,您处分我!”第二天,反应堆盖打开了,经检查测量,结果与他的判断完全一致,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曾有德国专家问黄士鉴:“假如给你一个机会让您选择,您会在哪里生活?”黄士鉴真诚地说:“我的国家现在虽然还很穷,科研环境也比较落后,但我是中国人,我与我的同胞会一起去改变她的,所以,我选择中国。”

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6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他们做到了!1970年8月30日,核潜艇陆上模式堆满功率运行,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度核电。4个月后,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这艘艇上有零部件4.6万个,需要的材料多达1300多种,但没有用过一颗外国的螺丝钉。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今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对科学家提出了殷殷嘱托。

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了来时的路,我们应该记住更多的名字,他们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赵仁恺、李乐福、彭士禄、黄士鉴、孟戈非、邹心银、周圣洋、钱积惠、任和、闵元佑……他们是共和国的坚强基石!

数年前,拆除909基地厂房屏蔽墙时,技术人员在铅块底下发现了这样一句跨越时空的问候:“孩子们,辛苦了。”老一辈核工业人的奋斗史已经成为一种超越某种具体技术成就的符号,象征着中国今天力量的来源以及明天必须坚持的方向。如今,新一代核工业人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沿着老一辈核工业人曾经走过的路,继续为中国的核事业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和青春。

中国今天能够走多远,是因为昨天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中国明天能够走多远,也取决于今天付出多少努力。致敬隐姓埋名的共和国脊梁,致敬舍小家为大家的科研英雄,吾辈更自强!

909基地厂房屏蔽墙铅块格中的“孩子们,辛苦了”。资料图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