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立知

医保报销多少(医保报销比例2021年)

小猫咪 立知 2022-01-14医保   比例

从9月1日起,2021年合肥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正式开始,集中参保缴费时间一直持续到今年12月31日,医保报销待遇享受时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合肥市医保局提醒广大参保居民按时缴费。今年合肥市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为每人900元,其中各级政府财政补助标准为每人580元,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320元。2020年的筹资标准为每人830元,其中财政补助每人550元,个人缴费每人280元,个人缴费部分比去年提高了40元。

首次提供“适老化”服务参保

如何缴费参保?对于上年已参保居民,可以登录“合肥医保”公众号自行参保缴费;也可到户籍或居住地社区(村)居委会参保登记、扫码缴费。对于今年新参保居民,可以持户口本或居住证,到户籍或居住地社区(村)居委会参保登记,由社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参保平台”录入参保人员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家庭住址、手机号码等),扫码缴费并打印《专用票据》。各类中小学生由所在学校牵头会同社区(村)居委会负责组织参保。高校大学生将严格落实大学生在学籍地参保的要求,由高校负责组织大学生集中参保。

今年,合肥市还首次提供了“适老化”服务措施,新增现金缴费,方便老年群体参保。“对于使用‘合肥医保’公众号等信息化手段缴费困难的老年群体,可现金缴费,由社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参保平台现金缴费端口进行参保登记并打印《安徽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专用票据》。”

本地户籍新生儿参保可缴费

合肥市医保局介绍,今年首次针对本地新生儿参保开放线上缴费,更加方便。本地户籍新生儿参保可通过登录“合肥医保”公众号自行参保缴费,也可在社区(村)居委会参保缴费。但是,非本地户籍新生儿需要在居住地社区(村)居委会参保缴费。

新生儿参保通过“合肥医保”公众号进入“服务大厅”,找到“新生儿参保缴费”,只能对合肥市户籍的新生儿进行2021年度参保缴费,缴费金额为280元,待遇享受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31号。

为避免2022年度漏保,请在参加2021年度居民医保后,从“服务大厅”找到“居民医保缴费”,继续缴纳2022年度医保费用。

为什么居民医保缴费年年涨?

2018年合肥市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为每人710元,其中个人缴费每人220元;2019年筹资标准为每人770元,其中个人缴费每人250元;2020年筹资标准为每人830元,其中个人缴费每人280元。到了今年,筹资标准为每人900元,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320元。许多参保居民不禁产生疑问,短短四年个人缴费标准已经增加了100元,为什么缴费金额年年上涨?9月1日,合肥市医保局对此进行了解释,回答了参保居民的疑问。

1、个人自缴费用增长低于财政补助增长幅度。国家确定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筹资模式是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在个人缴费增长的同时,国家各级财政补助也相应增长。“各级财政补助由2007年的每人40元,提高到2020年的550元/人、2021年的580元/人,财政补助增长的幅度远远大于个人自缴部分的增长。”

2、居民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79.18%。“虽然个人缴费在上涨,但这些年来在普通门诊、住院报销、慢特病门诊以及纳入报销的药品种类和报销比例等方面均有大幅调整和提高。”合肥市医保局介绍,“参保居民医疗待遇连年提高,保障也更有力度。”合肥市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9.18%,政策范围内普通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

3、医保各种待遇持续提高。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两病”门诊用药保障机制,将未达到慢性病标准的“两病”患者门诊用药纳入保障范围,定点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不设起付线,医保基金支付比例70%,截至2021年8月底累计15万余人次享受“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待遇;门诊慢特病病种由最初的3种扩大到现在的63种,保障范围大幅度扩增。截至目前,全市城乡居民享受慢特病待遇的人数为381826人;疫情期间,医保基金预拨专项救治医保基金2370万元,对确诊和疑似患者实行免费救治。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永

【来源:安徽商报】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相关阅读:

  • 医保漏交一个月怎么办(医保断了2个月后又开始交了)
  • 社保怎么样(医保有什么好处和用途)
  • 医保要交多少年可以享受终身(医保必须连续交20年吗)
  • 种植牙一颗多少钱(种植牙可以走医保吗)
  • 医保交多少年(医疗保险交多少钱)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