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立知

2021雷蛇灵刃14 雷蛇灵刃15和微星gs65微星,游戏本【IT之家评测室】雷蛇灵刃 14 2023 评测:...

小猫咪 立知 2024-01-23

熟悉微星笔记本产品的朋友都知道,他们的产品以高端为主,但最近微星推出了一款起售价仅为8499元的小钢炮。 显卡选择旗舰锐龙9和甜点为主的移动版。 这个组合听起来有点美味,我们会知道它在实践中的表现如何。

外观设计

包装内除电脑本体外,还有240W电源适配器、说明书、保修卡。 适配器并不笨重,这一点还可以。

微星雷鹰17的整体设计风格延续了粗犷锐利的机身线条以及深邃的纯黑色烤漆处理。 A壳表面依然是金属喷砂,触感舒适但沾指纹较多。 由于采用17英寸机身,微星雷影17在重量和厚度方面并没有优势。 机身最薄处和最厚处分别为23.12mm和27.83mm,重量约为2.8KG。

A面中间是一个雷影小标志,比其他系列标志性的龙盾标志要低调一些。 靠近背部两侧的转轴采用了不规则凸起的“龙骨”形状,官方称转轴部分采用了新款Axis Pro不锈钢转轴,单手开合的阻尼感更加适中,柔滑的。

打开A面,B面是一块17.3英寸的屏幕,3边窄边设计,下巴较宽中央有一个明亮的MSI Logo,整个屏幕边框略高于屏幕,而C面侧面键盘也采用了下沉式设计,因此没有添加垫条。

屏幕边框和额头中间是一颗720P摄像头,支持自动对焦,适配钉钉、腾讯会议、微信视频等主流软件,有助于在线会议、视频网课等场景。

硬件方面,这块琉璃月屏采用了微星第二代全面屏技术,拥有2.5K分辨率2560*1440、240Hz刷新率、100% DCI-P3色域。

经过实测,这块屏幕的色域不错,色域量基本接近或超过100%,色域覆盖了sRGB和DCI-P3色域接近100%,Adobe RGB略少,但也达到了86.6%。

不过,默认设置下的色彩准确度表现平平,平均Delta E≈3.21,最大Delta E为7.52。 用来玩游戏问题不大,但办公用还是有点逊色。

不过微星官网提供了一款屏幕色彩管理软件MSI True Color,目前版本为4.0,下载该软件后默认会自动启动,用户可以通过主页在sRGB、Adobe RGB和P3之间切换该软件的。 色域,每个色域还支持自定义调整,选项丰富。 此外,还有多种显示模式,针对细分的使用场景。 总之,使用该软件可以对微星雷影17的屏幕进行色彩管理。

通过色域切换,相应的色域体积和色域覆盖范围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我们接下来测试了不同色域下的色彩准确度表现。

sRGB 颜色标准

P3颜色标准

好消息是,在sRGB和P3色域下,色彩准确度表现明显提升,完全能够应对办公和基础设计、编辑等生产力场景。

再看C面,键盘区域享有大尺寸机身的优势,下沉式设计内置小键盘区域,方向键也是全高,键盘布局非常完整。 细节方面,微星放弃了Fn按​​键,加长了左侧Ctrl按键,以更好地服务于电竞游戏。

键帽表面采用精细磨砂涂层处理,触感更加防滑,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指纹污染。

灯光方面,微星选择与合作定制单键RGB背光效果。 可以通过Light来定制灯光效果和灯光同步,甚至可以单独设置每个按钮的灯光效果。

触摸板的面积不是很大,位置在左侧,表面涂层很光滑但是比较容易沾染指纹。 触摸板采用全局按压设计,左右半部分分别对应鼠标左右按键,按压反馈清脆适中。

机身D面的设计中规中矩,大面积的进气孔左右对称排列,上下两条贯穿的橡胶条非常防滑。 不过底壳上的螺丝孔较多,卡扣也较多,所以如果要拆装配件的话要小心。

接口方面,微星雷影17采用3边环绕式布局,左侧为防盗锁孔,左侧为散热口,一个USB3.2 Gen Type-A口,一个USB3.2 Gen2 Type口。 -C端口(支持PD充电和DP输入)、3.5mm音频插孔和左扬声器孔。

右侧是右侧散热通风口、2 个 USB3.2 Gen1 Type-A 端口和右侧扬声器开口。

机身背面有2组散热开孔、1个接口、1个RJ45网口、1个HDMI2.1接口和电源接口。 接口总体数量和类型都比较丰富,无需担心设备扩展性。

硬件和烤面包机

微星雷影17搭载AMD最强移动旗舰处理器之一的Ryzen 9,Zen4架构,台积电5nm工艺,16核心32线程,核心频率高达5.4GHz,设计TDP为55-75W,L2+L3缓存有达到了80MB,可以说在定位上对标了Intel的i9-。

显卡方面,采用的是这款甜品卡。 搭载3072个CUDA核心,配备8GB GDDR6显存,通过Boost技术,可实现140W功耗释放。 处理器和显卡两大硬件规格都比较强,那么微星光辉17的散热怎么样,为此我们也拆机了。

从拆解中可以看出,微星雷影17采用了双风扇、6热管的微星散热系统,CPU和GPU被热管完全覆盖。

风扇部分,2个无双风扇采用扇叶数量多的高速扇叶,内部还做了增强型风压轴承降噪设计,保证稳定性和耐用性。

散热模块下方,左右黑色区域分别是加了防护罩的双内存插槽和双M.2固态插槽。 标配内存是单条16GB DDR5内存,不过我们手上的这款已经扩展到了双通道32GB,为了更好的展现它的性能,也方便有扩展需求的用户参考,硬盘是单颗三星PM9A1固态,容量1TB。

经实测,内存读写速度分别达到/s和/s。

固态方面,读写速度分别为/s和/s。

右侧风扇下方还有一块高通Fast 7800无线网卡,这是目前唯一采用Wi-Fi7规范的网卡,支持峰值速度高达5.8Gbps。 对于网速要求较高的用户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我们就来实际测试一下烘焙机。 在室温24度的情况下,首先单独烘烤FPU,CPU功耗最终稳定在86W,平均温度86.5度,CPU核心频率3.7GHz。 与微星之前的极限性能调优产品相比,CPU的单烤性能在性能调度上相对保守。 不过微星官方宣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高负载下的更低温度性能,同时也是为了让工作温度更低,性能更加稳定耐用。

然后是单烤,平均功耗140W,显卡温度81.9度,显卡核心频率100左右,无疑是满血的。 至于实际表现,稍后我会为大家带来实际游戏测试。

基准测试和游戏

看完拆解烤机,我们通过实际跑分和游戏测试来看看微星雷霆17的实际使用效果如何。

测试环境为24°的空调办公室,微星中选择狂暴模式,显卡选择直连模式。

第一个是链接。 在R23测试中,微星雷影17上的Ryzen 9单核得分为1941分,多核得分为31796分。

在R20测试中,Ryzen 9单核得分为742分,多核得分为12382分。

再看显卡的性能,在Time Spy测试项目中,显卡得分为10666分,而Fire中的显卡得分为13275分,在同款140W笔记本产品中属于较高水平。

理论测试结束后,终于轮到实际游戏测试了。 这次我们选取了6款主流游戏进行测试,其中包括一款网络竞技游戏CS:GO以及5款3A单机游戏,其中也不乏对AMD平台支持较好的游戏。 游戏也不是那么好。 考虑到微星雷影17的2.5K屏幕和硬件配置,我们在本次测试中分别进行了1080P和2K分辨率的两轮测试,以充分体现这款产品的性能水平。

在竞技游戏《CS:GO》中,在开启最低特效和多核渲染的情况下,微星雷影17的平均帧数可以达到1080P分辨率下713帧,2K分辨率下561帧,运行在全240Hz高刷新率屏幕绰绰有余。

在其他5款3A单机游戏中,微星雷影17在2K分辨率下的帧数基本可以达到60帧以上,优化良好的《极限竞速:地平线5》甚至可以达到124帧; 而在1080P分辨率下,微星雷影17在DLSS技术的加持下,对性能要求很高的游戏接近100帧,优化后的游戏会超过100帧。 玩起来也非常流畅、爽快。

生产力方面,我们首先测试了代表渲染性能的V-Ray。 微星雷鹰17的CPU成绩高达23917分。 相比之下,i9-IT之家的历史得分为22402分。 Ryzen 9的性能并不逊色于Intel平台。

显卡方面,在代表CUDA渲染和光线追踪渲染性能的两项测试中,微星雷影17分别获得了1206分和1854分,也略胜于i9-。

Adobe创意制作套件对硬件的整体性能压力不容小觑。 我们已经通过了测试。 在Pro和测试中,微星雷霆17的成绩分别为1397分和1200分,也都是不错的水平。

最后我们来看看续航表现。 作为一款游戏本,微星雷霆17的电池容量自然是满的,达到了99Wh。 它通过了 PC Mark 10 现代办公电池寿命测试。 在微星的节能模式下,最终的电池寿命是尽可能长的。 5小时41分钟,这个成绩对于一台17.3英寸2K分辨率屏幕的机器来说,确实是比较理想的水平,再加上这样的旗舰级硬件。

总结

微星雷影17给人最深的印象无疑是首发价8499元,第二次预售价也只要8799元。 凭借着诚意十足的硬件配置,其吸引力瞬间被放大。 在我们的测试中,微星雷影17的实际表现和体验并没有让人失望。 锐龙9+的组合,充分的存储扩展、游戏性能和散热表现也可圈可点。 总体来说,是一款水桶游戏本,同价位中还是比较有能力的。

截至目前,微星雷影17在首次发布时就表现出色,我们可以期待其后续的市场反馈。 毕竟,好的产品需要时间来检验。 对于微星来说,雷影17是一次新的尝试。 未来,微星不仅会有万元以上的高端游戏本,还会有更具吸引力的万元以内性价比产品。 希望微星再接再厉,不断推出更多造福消费者的产品。 “繁荣”。

广告声明:文章中包含的外部跳转链接(包括但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密码等)用于传达更多信息,节省选择时间。 结果仅供参考。 IT之家的所有文章均包含此声明。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