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直隶总督署资料 一座总督府,半部清朝史走进直隶总督署,阅半部清史演绎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

走进直隶总督署,阅半部清史演绎

河北保定直隶总督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驻此,至清朝灭亡(1911)的182年间,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说。

清王朝问鼎中原后承袭明制,在全国继续推行行省制,天子脚下的畿辅重地,其地位较他省为重,由中央直辖得名直隶省,是现今河北省的前身,但辖区远远大于今河北省的行政区划,尤其到了晚清时期。

总督源于明朝的一种朝廷临时派出官员,清逐渐完善,雍正二年(1724)总督成为定制。总督是掌管一省或几省的最高军政首脑,作为实职高官,官阶为正二品。直隶总督的正式官衔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饟、管理河道兼巡抚事”,在清王朝八大总督中,以直隶总督为最重要,居疆臣之首。

有官便有衙。直隶总督署是直隶总督办公和生活的场所,建于雍正七年(1729年),是我国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省级衙署建筑群。

明清以来,衙署上至皇宫下至县衙已成定制,都采用坐北朝南,前堂后寝,分中、东、西三路,左文右武,对称和谐,空间封闭的布置,是封建等级制度下典型的工作生活建筑群体。

直隶总督署是一级封建官署建筑群,南北深约220米,东西长130米,以两条南北更道相隔,将衙署分为东、中、西三路。现西路已不存,东路已不完整。中路为主体建筑保存最为完好,主要建筑有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现为直隶总督署博物馆。

总督署大门之外,原有一组半封闭性的院落,由旗杆、石狮、照壁、东西辕门、东西班房、鼓亭、乐亭组成。鼓亭、乐亭、照壁今均不存。

两侧辕门外的大旗杆原为木制,民国初年曹锟任直鲁豫巡阅使时,令人拆除木制旗杆,改成混凝土制成,高度也从原来的十几米增加到33.6米,凸显气势,为全国旗杆高度之最。现旗杆为重建。

直隶总督署大门采用朴素的硬山屋顶,面阔三间。门上方的匾额为“直隶总督部院”。直隶总督在中央加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为一品大员,所以总督署也书写成部院的名号,是对总督的尊称。比如李鸿章两任直隶总督,任职近30年,兼衔也较多,达权力顶峰时其职衔是钦定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直隶军务粮饷、兼管直隶巡抚事、奉旨管理河道、管理长芦盐政、钦差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敕封太子太傅、武英殿总裁、头品顶戴、一等肃毅伯、赏戴三眼花翎、赏穿方龙补服、紫禁城骑马、赏用紫缰等。

步入大门,放眼望去,就是仪门。仪门上悬“威抚畿疆”匾额,两边的明柱上悬李鸿章初任总督时题写的楹联。只有品级和总督相当的官员才允许从仪门入大堂,低级别的官员只能走仪门旁边的侧门。

过仪门为木制戒石坊,又称公生明牌坊。背面刻着黄庭坚所书的十六字官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几句本是后蜀皇帝孟昶劝谕大臣的,宋太祖赵匡胤摘录了四句精华,请黄庭坚书写,置于宋代各个衙门之中,后世元明清也大都因循。

大堂又称正堂,是总督署的核心建筑,是总督举行隆重典礼和政务活动的地方。大堂正中屏风绘有海潮、初升的太阳和丹顶鹤,象征一品文职大员。悬挂的“恪恭首牧”匾,为雍正皇帝亲笔御书赐第八任直隶总督唐执玉的,后任一直保留。大堂前东西两侧厢房各9间,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科房,每个科房占3间,办理与六部相适应的各种公文文书等事务。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司法不分,地方行政长官兼管司法审判和社会治安等事宜,宋朝还规定地方行政官员必须亲自审理案件,一直到明清。总督一般不直接审理各类案件,直隶总督署大堂唯一的一次庭审,被审的居然是总督自己。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英法德意四国联军南侵保定,大肆烧杀抢掠,设联军公所,并组建所谓军法处,逮捕直隶布政史廷雍(护理直隶总督)、城守尉奎恒、淮军统领王占魁、按察使沈家本。四国酋首耀武扬威地坐在总督署大堂,模仿中国官员审判犯人的样子,将廷雍、沈家本、奎恒、王占魁等人用绳索五花大绑,在大堂跪着受审,进行所谓的“国际审判”。他们用清朝对待“十恶不赦”罪犯的条款,以纵容义和团的名义将廷雍等3人押至保定凤凰台枭首示众。对一个政府,整个民族来说,是奇耻大辱。

再由大堂两侧穿天井便进入二堂。二堂又称“退思堂”、“思补堂”,或称“琴治堂”,有遇事深思熟虑,补其不足之意,是总督日常办公和接见外地官员或复审案件的地方的地方。二堂正中上悬“政肃风清”匾,匾额下方座立三扇座屏,座屏中间雕有麒麟图案,麒麟在清代补服中代表武职一品,两侧各雕一团鹤,以示文职官衔。东侧室为议事厅,西侧室为启事厅,是总督与幕僚议事之所。

穿过二堂向里,是一宽约6米的天井院,天井院往北有花墙相隔,中间有垂花门,又称内宅门。再往里的两进院便是总督与眷属活动的地方,总称内宅。

(东花厅)

正面的一排五间瓦房是三堂,又称官邸。总督平时办公、批阅公文均在此堂。正堂东侧屋两间,称内签押房,是总督平时批阅来文及处理公务的地方。

(内宅门)

穿过三堂过厅,进入四堂院,即总督眷属生活区。四堂正房五间,两侧各有耳房两间。是总督政务之暇与眷属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所。

清朝灭亡后,对东西两路建筑多有改建或拆毁。

更道

直隶总督不可谓不权高位重,但就总督署来说其建筑属于宫殿建筑的分支。建筑木构没有采用奢华的斗栱和歇山屋顶,而是采用朴实的小式硬山屋顶,总督署既有等级制度要求,又有北方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亲民的一面。

看多了诸多民间大院,官衙官署,其规模就远大于总督署,甚至有人说总督署是“比乡间的土地庙稍好”。在统治者崇尚节俭,以德治国的传统社会,适用,是建筑的最终目的。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