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开学啦!“双减”过后,这个学期父母却更累了

小猫咪 娱乐 2024-01-23作业   校外   课外   家庭教育   书面   情绪   学期   家长   父母   习惯   能力   老师   未来   孩子   政策   时间   学校

“神兽们”终于归笼了!可随着今年双减政策的实施,很多家长的节奏被完全打乱了。


放学盯着孩子写作业、周末奔走在各个补习班之间的模式将一去不复返。


九年义务教育孩子是开开心心了,可中考就像是开盲盒,那等到高考再补救,还来得及吗?



有钱的找一对一私教,没钱的找便宜点的一对一私教,但孩子的课余时间只会越来越充足,这让那些不擅长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更慌了。


未来私教是否会成为新一波的教育内卷?在中考和高考的现实下,“双减”会不会造成孩子“放羊”?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在新时代中脱颖而出?


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家长似乎都失去了方向,但其实我们还有更多可以尝试的角度。


时间多了,教育回归家庭


让我们先来看看“双减”政策的底层逻辑:


针对学科教育,要把学科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减轻家庭负担(经济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压力)。


由此可见,“双减”政策将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回归各自的角色。



而政策中也明确规定: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


看着即将回到家后“无所事事”的孩子,逼着他继续啃书本、做习题?


不说这是否现实、可行,国家好不容易把时间还给了孩子,我们还要再去剥夺么?


但家长担心的无非是孩子把时间全用来玩手机、上网。


从心理学上看,成瘾大多源于孩子能在网络中获得足够的情感需求及成功体验,而这也是很多家庭教育中缺失的一环。


家长没能满足孩子在家庭中的情感需求,也没能帮助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成功的体验。



这可能源于缺少陪伴、沟通,对孩子放任不管等种种原因,对此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在亲子关系的话题中谈到:


怎样收获一个好的亲子关系?我把它总结为4要4不要——


1、不要用自己的情绪、付出来“教育”孩子,要用自己精彩的生命来影响孩子;

2、不要害怕孩子的情绪,要教孩子认识、表达、管理自己的情绪;

3、不要给孩子灌输道理,要给他们时间和机会认识这个世界,得出自己的道理;

4、不要要求孩子不犯错,要陪伴他们经历、体会、思考和成长。


那么,家长具体该如何做才能真正把时间还给孩子呢?就比如将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习惯上来。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积月累、水滴石穿,这个过程离不开外力的推动,经历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在这其中一些基础习惯尤为重要,这里有一个表格供大家参考:



基础习惯对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孩子就更容易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内驱力也会更足。


而有了这些的加持,不参加课外培训班就不能提高学业成绩也将成为一个伪命题。


辅导没了,教育回归三角关系


我们不妨先问下自己:


孩子通过校外辅导获得了稳定而持久的分数增长吗?分数的提高等同于学业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吗?孩子在接受辅导后,学习习惯和方法有积极、长效的变化吗?


想清楚这些才能客观评价校外辅导对自己孩子的价值,而国内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陈钱林认为——自学能力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他的儿子陈杲,26岁成为中科大特任教授、攻克世界难题,在12岁就自学完高中3年的数理化课本。



当然,这不是鼓励孩子超前、超量学习,但在“双减”政策下,如果孩子想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良好的自学能力非常关键。


就算在学校教育阶段不需超前学习,但在当今社会,我们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应对未来多变的时局。


减负不是为了让孩子无所事事,而是让孩子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多接触社会,在课外活动中形成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寻找人生的意义感。


当有了这些积极的品质,尤其是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之后,孩子很容易自发形成学习的驱动力,也不容易因暂时的失败而一蹶不振。



当课外辅导班彻底消失后,优质的师资力量回归校园,家长也将迎来一个新的课题——与老师、学校维持良好的家校联系。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家长多给予老师积极而正面的评价,多从老师、学校的角度看待问题,并引导孩子更理性、积极地理解老师的一些做法。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在孩子受到侵害时忍气吞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是另一个话题。


我们要说的是,只有学会与老师良性沟通的能力,才能令孩子、老师彼此都留下好印象,这将导致孩子在校时整体情绪体验也是积极的,从而提高他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在“双减”来临,父母盲目“鸡娃”的问题得以缓解,但对父母的要求也更高了。


我们常说:孩子的身上有家长的影子,家长改变,孩子才会跟着改变。


“双减”政策后,家长角色回归,做什么、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又何尝不是一次对家长的挑战呢?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相关阅读:

  • 语文不好怎么办(孩子老不写作业的心理)
  • 网页设计怎么样(网页制作作业100例)
  • 特种作业证有哪些(特种工考证有哪些)
  • 作业帮在哪里(打开作业帮)
  • 网页设计如何(大学生网页设计作业)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