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就是喜欢《风平浪静》:喜者,欢迎点赞;不喜,欢迎来喷

小猫咪 娱乐 2024-01-23风平浪静   修理店   熔炉   石像   唐突   命案   警车   台词   故乡   校长   大海   年后   疑问   年前   儿子   喜欢

也许因为演技太好,台词太赞,甚至剪辑、配乐都很棒,所以有些影迷刻意去挑剧本的骨头。


下面,我就针锋相对,针对网络上比较集中的一些差评观点进行我个人的反驳。

喜者,欢迎点赞;不喜,欢迎来喷!


1,潘晓霜自贱式地追求宋浩太唐突?

我不觉得太唐突。
对这一点有疑问的观众八九是个风华正茂、待字闺中,甚至没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学生。就按高考时的年龄是17岁吧,那15年后的潘晓霜已经32岁了,小城市,谈过几次糟心的恋爱,到了32岁的年纪,遇到个靠谱的人,着急把自己嫁出去,这不很正常吗?那些说潘晓霜暗恋了宋浩15年,等了宋浩15年的人,麻烦看电影的时候别玩手机,人家潘晓霜电影里已经老实交待了,一巴掌伸出来,少数也有五个前男友吧。

至于潘晓霜为什么对宋浩有好感,这就更容易解释通了,女孩儿们在学生时代对学霸有好感不也很正常吗?
而且还有一点,我甚至怀疑潘晓霜15年前的时候就猜到了宋浩是当年命案的凶手,一来她自己说那天她看到了宋浩光着膀子大雨中骑车;二来她爸是警察,有意无意地会让她接触到当年案子的一些细节;三来东窗事发后,潘晓霜带着宋浩留下的证据去公安局异常的淡定,甚至气定神闲。这些线索,让我有理由怀疑,潘晓霜极有可能一开始就知道宋浩的苦衷,只是隐忍不发,风平浪静地和宋浩过日子。如果是这样,那这就是另外层次的“风平浪静”。


2,一个能考上清北的人,为什么会放弃高考,放弃自己的前程,即使高考失利,上一个普通院校也不至于放弃高考?

这个疑问也很好解答。从两方面来说,一是宋浩自身的想法,二是宋浩父亲宋建飞的想法。从宋浩来讲,心智不成熟的年纪,犯了命案,这对他是巨大的打击,详情可参考吴谢宇。

如果按照某些人的逻辑,吴谢宇犯了命案后,完全可以妥善收场,继续自己的大好前程,但是他没有。为什么?因为他无法放下,已经不能再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后来宋浩对那个15年后的孤儿万小宁感觉万分亏欠,正是这个原因。他不是一个坏孩子,从一开始就不是,他只是一个被厄运缠身的凡人。

说到这里,就要提到宋建飞,其实促成后来阴郁的宋浩的,主要是宋建飞。

如果说宋浩捅了万有良一刀是无意的,是正当防卫,是无罪的。

那宋建飞补给万有良的一刀则是蓄意的,是有罪的。

如果万有良当时不死,最坏的结局是宋浩不能参加高考,宋建飞暂缓升迁。

但万有良不死的话,万有良的家庭就不会因为宋浩而破裂,宋浩也不用背负沉重的命案隐忍15年,更不会对万小宁有难以偿还的内心自责。

宋建飞考虑的不只是他儿子,考虑的更多的是他自己的乌纱帽。

还记得他跟校长打电话时的情景吗?他张嘴不是说自己是谁谁谁家长,而是建委宋建飞,在校长没弄清状况后,他才说自己是宋浩的父亲。很显然,他把官位看的很重。

还有,宋浩离家出走的那天早上,宋建飞对妻子大吼:“你儿子杀人了,他要不走,会坐牢的。”这句台词耐人寻味,一个层面可以理解为宋建飞避免节外生枝,故意对妻子有所保留,但另一个层面可以理解为宋建飞有意掩饰自己才是真正的凶手,只是他没料到这一切被李副市长的儿子李唐看到了,就此沦为把柄被敲诈。

宋建飞混迹官场几十年, 处理棘手问题,表面风平浪静的功夫自然比宋浩强的多。有两处细节,第一处,15年前命案的那天晚上,警车车队从街上经过,宋浩由于心里惊慌,撑着伞背对着过往的警车,生怕警车注意到自己。其实这种表现倘若真被警车里的警察看到,很容易将宋浩列为嫌疑人。反而是宋建飞装作若无其事,直面警车,甚至像普通人一样跑到案发现场看热闹,可见其心理素质之高。第二处,15年后,万小宁死后,宋建飞说不该把车送到修理店,接着镜头汽车修理店的被毁,目测是发生了命案。可见宋建飞处理这种事情游刃有余,如此娴熟。不知道他之前还经历过多少这种场面,处理过多少这种麻烦。

从宋建飞的角度考虑,宋浩的离家出走对宋建飞的官运亨通何尝不是一种保护。


3,一个能考上清北的人,即使不上大学,经过15年怎么可能还是一个普通石像工人?

有这种疑问的人肯定忘了一点,宋浩是出去避难的,他恨不得自己消失在茫茫人海里,对他来说,淹没在人海里他才是安全的。他不可能像普通人一样想着出人头地,甚至当网红,博上位之类的。

不仅如此,身份证过期了,他都不敢回家办理,可见他的恐惧程度。所以,当一个普通石像工人,对他来说是最安全、最合适的职业。


4,《大海啊故乡》那段演唱太突兀?

一点不突兀,恰到好处。

在《大海啊故乡》之前,宋浩一步步失去了很多。他最好的兄弟利用了他,他的父亲15年前本可以顺手救万有良时,没有救,反而让他背负了15年的杀人内疚。这一切称兄道弟,甚至父子仁义,竟是各自心怀鬼胎。西园对他来说是故乡但再也找不到故乡的感觉,物是人非,恍如隔世。在这样的心境下,一位中年大叔在纸醉金迷中唱起了《大海啊故乡》,让宋浩想到的是自己被这个肮脏的世道拖进深渊,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这在艺术手法上叫做声画对立,很多电影都这样运用过,比如一段美妙欢快的音乐,配的是屠杀灭口的画面,像电影《红高粱》《钢琴师》《教父3》,还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音乐是《国际歌》,画面是街头打架斗殴。其实不止是音乐上有这种效果,在台词方面也可以实现这样的效果,比如《熔炉》的末尾,邪恶的校长和老师无罪释放,在KTV里左拥右抱狂欢,嘴里念叨着“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我觉得《大海啊故乡》这段跟《熔炉》的表达比较相似。


5,宋浩为什么突然爆发了?

这其实就是经常说的,既是出乎意料,也是情理之中。

经历过之前的各种真相,宋浩的压抑没有得到释放,反而越积越重。收费站那里,宋浩想找李唐钱,意思是我要尽量跟你划清界限,但李唐理都没理他,直接开车走了。自己十五年来苟且偷生,李唐父子却官运亨通,赚的盆满钵满。所以,收费站那场戏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宋浩意识到连“穷则独善其身”都很难做到,所以他选择了爆发。


6,很多人觉得宋浩是个懦夫,认同结尾宋建飞的劝说,觉得宋建飞更累,觉得宋浩不该放弃,不该自首,更不该自杀,尤其不该弑父。

但我不这么认为,我很同情宋浩。而且前面也说了,我觉得宋建飞就是个伪君子,满口为了家庭为了儿子,其实主要还是为了自己的官运,他压根就不想宋浩回来,压根就当宋浩15年前就已经死了。还记得那段吗?宋建飞说再要个孩子是宋浩母亲的意思,说是宋浩母亲觉得自己没有把儿子培养成才,觉得愧疚。这话怎么听都是宋建飞自己为自己开脱。

所以最后,宋浩一刀捅了自己,一刀捅了宋建飞,说:我还,你也还。



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探讨。

随时奉陪。

相关阅读:

  • 台风眼为什么风平浪静(台风大烂眼)
  • 溥仪对婉容愧疚吗,溥仪为何将妻子婉容的孩子扔进熔炉?
  • 泰拉瑞亚夜明矿用什么熔炉 泰拉瑞亚夜明矿的获得方法
  • 杀人案多久(命案一般多久判)
  • 梦见杀人是什么预兆(梦见自己有命案特别害怕)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