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立知

快评:Polestar极星开启中国新元年极星汽车与星纪魅族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将发布...

小猫咪 立知 2024-01-23

【汽车之家资讯】7月13日,在全球车迷朝圣地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现场,让人们看到了它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 北极星是谁? 从瑞典哥德堡到中国杭州,乘着电气化机遇,被赋予了豪华、高性能、纯电动等更丰富的注脚。

作为曾经扎根北欧的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蛰伏数年。 回过头来看,它真的被中国用户接受吗? 在内向的中国市场中,您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吗? 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挑战,您有多大信心?

所有的未知都集中在身上,这也引发了更多人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期待。

严格来说,品牌在吉利集团体系下的角色更多的是高端电动品牌的先锋。 2017年,品牌发布时,就有望直接锚定高端市场。 凭借高强度的产品推出策略,开启了开拓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道路。 经过六年的努力,在2023年的上海车展上,正式宣布迎来了中国元年。 未来,将在中国市场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目前,已陆续推出3、4、5、6四款车型,扩大品牌车型矩阵,提高在中国新能源市场的影响力。

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古德伍德速度节上,2 BST 230、3和5(原型车)在爬坡赛中动力十足地首次亮相。 在这里,似乎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用武之地,与中国消费者的印象存在一定的认知差异。

在北欧市场,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产品实力都拥有很高的认可度。 然而,在电动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中国市场,品牌已经蛰伏了六年,却仍未让中国消费者见证其真正的实力。 那么品牌如何让国内消费者“重新认识”它呢? 它对中国市场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让我们回到最初,追根溯源,重新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北极星。

那些年吉星发生了什么

从凯旋到稳健

作为沃尔沃汽车集团旗下的高性能品牌,沃尔沃与沃尔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96年。当时,作为沃尔沃厂队参加首届瑞典房车锦标赛(STCC)的Flash车队选择了850 Super作为赛车,并于当年夺得冠军,开启了双方的首次合作。 2004年,Flash团队更名,与BMW M Power一样,成为沃尔沃旗下的高性能改装品牌。

2009年,沃尔沃被指定为官方性能合作伙伴,以优化公路车的性能。 2010年,该公司打造的沃尔沃C30概念车标志着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也为2013年沃尔沃S60和V60的诞生铺平了道路。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沃尔沃S60和V60,它们是该系列在民用市场的核心产品。 2015年,沃尔沃全面收购其,成为其高性能部门。

众所周知,高性能品牌可以称得上是品牌中的明珠,比如我们熟悉的奔驰AMG、宝马M、奥迪RS等都是这一品类的代表。

这意味着汽车行业发生电气化革命后,一些专注于“电”的企业也遵循了这一底层逻辑。 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就是蔚来汽车。

除了蔚来之外,第二个就是。 当时,其首款车型1与品牌一起发布。 对于中国用户来说,人们记住的不仅是高达145万的售价,还有的“高端”定位。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大品牌都争相下注,各品牌也迅速做出反应。 因此,2020年,其第二款Model 2正式上市。 29.8万至46万元的售价使其成为该品牌的首款车型。 但作为一个正宗的北欧品牌,品牌在车型设计和定位上更偏向于欧美市场,很难与中国用户的消费需求形成100%的匹配。

『英国西萨塞克斯古德伍德当地酒店停车场』

也就是说,欧洲消费者面对新能源汽车的偏好与中国消费者完全不同。 欧洲作为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保留了更多燃油车时代的消费理念,性能和品质依然是消费者考虑的关键因素。 而且欧洲当地消费者对车辆的需求更多是基于交通,再加上地域限制,对于续航没有那么多要求。

然而,中国消费者却不同。 用户对车辆的续航里程、智能配置、品牌延伸服务等需求更加强烈。 比如蔚来、比亚迪、文杰等品牌都以智能着称。 其中,强调品牌服务延伸的蔚来,吸引了更多年轻新贵成为其粉丝。 可见,不同的消费理念导致了不同的品牌发展方向,也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汽车市场环境。 因此,就当时的情况来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开启新篇章登陆纳斯达克

时间转到2022年6月,品牌成功登陆纽约纳斯达克,股票代码PSNY进行交易。 可以说,在美国上市是该品牌自2017年发布以来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品牌。 截至目前,它已在全球交付了超过 55,000 台。

“全新的篇章即将开启,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增长’。此次上市不仅为带来了资金支持,也为我们实现品牌宏伟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平台。”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英格拉特( )表示。

不久之后,获得了全球知名汽车租赁公司赫兹的订单合同,未来五年订购6.5万辆电动汽车。 对于当时的品牌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得到认可的同时,也为其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同时,其全球业务也从2021年底的19个全球销售市场增加到25个,其中Polar Space就有150个。还在2022-2023年推出了4款新车型,分别是3、4、5和6,以扩大产品线。 似乎一切都在蓄势待发。

的6款车型

汽车模型

汽车类

价格(万元)

1

跑车

145.00

2

紧凑型汽车

29.98-35.88

3

中大型SUV

69.80-79.80

4

中大型SUV

34.98-53.38

5

中型和大型汽车

尚未公布

6

跑车

168.00

2023年是的“中国年”

三个月前,2023上海车展正式开幕。 如果说有哪个展位最令人印象深刻,一定是其中之一,不仅因为其特殊的展位设计——在由8万株新鲜空运的郁金香组成的场地里,没有座位、没有汽车模型、没有围栏。 这非常北欧,非常。 而当天,新2正式与国内消费者见面,同时新​​4迎来上市。 无论是展台装修,还是日益丰富的车型矩阵,在国内沉寂已久的品牌获得了不少关注和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定位中大型SUV的4,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拥有全新的造型语言。 其车机系统同样基于魅族系统(Flyme Auto Core应用生态),并拥有专属UI设计。 当然,还有品牌一直坚持的生物环保材质的加入,可选续航里程612公里和709公里,起售价34.98万元。 在这款车上我们可以看到品牌在4上考虑了展现个性和坚持的理念,也提前将电动化产品的需求放在了中国市场。 可见正在发生改变。

不仅在模式上,在渠道上,国内零售网络也在稳步前进。 2022年,品牌新建了三个空间和首个中心,分别是上海大融城、北京金源新燕莎、海口万象空间、深圳龙华区中心。

据官方说法,拥有多元化的零售网络体系,包括 Space和 。 同时,集品牌展示、产品品尝、数字互动、预约试驾、无忧购车等功能于一体,能够更好地承担车辆交付的重要功能。 极星中心的车辆交付服务中心不仅将为用户提供从购车到交付的一站式服务,还将进一步深化以用户为中心的品牌核心。

预计到2023年底,国内销售服务网络将从目前的14个扩大到80个,并采用“直营+经销商参与直销”的组合模式,覆盖主要一二线城市。 不难发现,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品牌就竭尽全力重回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选择扩大中国“朋友圈”,与科技公司星机魅族集团签约,成立战略合资公司。 新合资公司将整合在设计和产品性能方面的优势,并依托星机魅族集团在软件和消费电子硬件开发方面的前瞻性布局,帮助在中国新能源市场持续发展。 全球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英格拉特( )表示:“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之一,消费趋势鲜明,特别是消费电子与汽车的深度融合。通过此次战略合作,将与星机魅族集团形成强大的协同效应,为中国用户提供超越预期的极致体验。”

2023年古德伍德出发,迈向新阶段

时间来到了现在,7月13日的英国古德伍德速度节现场,在赛场上正式向我们展示了3、2 BST 230限量版、2024款车型2、5、6的独特魅力。 其中5、6采用团队研发的全新定制全铝贴合平台,展现了该品牌在技术层面强大的创新和迭代能力。

现场,全球销售总监Mike表示:“2023年对于来说是非常强劲的一年,我们的全球交付量增长了32%,同时年底将在中国市场交付4辆。2025年将扩大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布局,建立更多的空间。对于中国市场的未来表现,品牌预计将达到全球销量的20%-30%。”

自扎根中国市场以来,一直以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进。 从宏观角度来看,其实对于豪华电动市场来说,真正的赛点还远没有到来,这也意味着还是有机会的。 现在,品牌已经专注于与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建立深度联系。 无论是产品线的不断丰富、电动化技术的不断完善、渠道的全面更新,以及对中国消费市场和中国用户偏好的探索,都表明仍然有着很高的“期待”和关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品牌一定能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加动感的外观和值得选择的选择。 (文/汽车之家周易)

查看类似文章: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