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小猫咪 娱乐 2024-01-23紫金   米芾   王羲之   砚池   数年   端砚   拓片   苏子   临沂   目的   砚台   墨汁   传说中   老师   收藏   市场   孙建军



传说中琅琊紫金砚原来是这样的?

——访紫金石舍孙建军先生



原创作者 | 孟子曰凡事需知晓

本期专栏责任编辑 | 刀笔吏隶

首发平台 |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作者簡介】孟子曰凡事需知曉,原名孟繁曉,人稱老孟,字不凡,號巨隱、二蟲閑者、刀筆吏隸,孟子七十四代孫,今臨沂蘭陵人,長居雲中書房。好讀書不求甚解,喜舞文弄墨聊以自娛,閑暇之余尤嗜紫砂、盆景、奇石、書法、篆刻之類耳。或有拙作,多刊於微信公眾號“沂蒙那些人和事儿”。




紫金砚,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砚种。它曾经是王羲之用过的砚台,它曾是苏东坡要抢来陪葬的砚台,它曾是米芾到临沂寻找过的砚台。


大家都知道四大名砚,但是米芾评价紫金砚是比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还要好的砚台。


话说1972年,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一方琅琊紫金砚,这方砚台出土地——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在当时的北京西直门里后英房胡同西北的明清北城墙墙基下。砚为风字形,长22.7、宽17.5、厚3.9厘米。砚前部有两足,砚池向后倾斜,砚面有明显墨痕,石质很好。出土时己残破。砚背面阴刻铭文五行,字有残缺,文曰:‘此琅琊紫金石,所囨易得,墨在诸石囗囗囗永囗囗囗,皆以为端囗也。’下面落款为‘元章’二字”。据考,这里的“元章”,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的字号。

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米芾还写过《紫金帖》:“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用此石矣!”


在他自己撰写的《宝晋英光集》记此事说:“吾年老才得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下”。

米芾还在随笔中说:“苏子瞻携吾紫金砚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之前苏子瞻(苏东坡)从我这里借走了紫金砚台,并且嘱咐他的儿子,等他去世后要将这紫金砚,当做陪葬品一起入殓。现在我拿回了紫金砚,不想让它来当陪葬品。因为一件流传给后世子孙的物品,怎么能够可以与人的遗体这种已经完全涅盘、修成正果的圣洁之物放在一块呢?

米芾传达了什么信息?


首先,紫金砚是出自琅琊临沂,也就是王右军王羲之的故乡。


其次,紫金砚在当时所有石砚之上,比端砚还要好。


第三,紫金砚有点像端石,没见过的误认为是端石。


第四,米芾和苏轼都很喜欢紫金砚。


这样的砚台,怎么没有跻身四大名砚的行列?我想,一定是数量不多,产量达不到市场需求。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紫金砚失传了,市面上见不到了,可能是因为石材枯竭,也可能是制作紫金砚的匠人没有讲技术和信息传递下去。

但是,今天市面上冒出了很多紫金砚。既有临沂本地的,也有青州或临朐的,还有安徽八公山的,其中很多穿凿附会向琅琊这个名字上靠。右军乡,就限定了是临沂兰山区附近。

笔者虽然关注紫金砚很久,但是很多信息也是道听途说,有些东西以讹传讹,就渐渐远离了事情的本真。有一次,我在一个聊天群里发关于紫金砚的文章,孙建军老师看到了,便和我联系,说可以找时间探讨交流下。


我这才知道,原来研究紫金砚的资深人士竟然是他!


孙老师早在2016年便出版了研究紫金砚的专著《琅琊紫金砚》,而且是通过实地考察,找到了接近事实真相的紫金砚老坑。

孙老师的“紫金石舍”在涑河南岸的台湾城古玩市场二楼。我在去临沂国际会展中心打疫苗的间隙拜访了孙老师。


当时我一进门,就看到雅室内摆满了砚台,但是没等我欣赏,孙老师就热情招呼我坐下,开始跟我侃侃而谈关于砚台的发展史、琅琊地区沿革、米芾文章考据等。


面前红丝石做的茶盘,雕刻着一头水牛,让我忍不住想去摸。孙老师真是搞学问的,他考证米芾的《临沂使君帖》和《政事帖(又名沂水帖或者春和帖)》,结合米芾的生平,推断出老米应该到临沂托人找过紫金石。


孙老师还告诉我,王羲之故居其实不对,到了清代才有个官员随手一指把现在的“王羲之故居”定为王羲之生活的地方。为什么不对呢?因为前些年这里发掘出了同时代的琅琊王墓,王羲之怎么会住在墓地里呢?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

但是,很多人说王羲之没在临沂写过字,这个是站不住脚的,孙老师说,当时的琅琊王南渡,其家人和琅琊王氏的家室都是留守的或者说作为人质的,举家迁往浙江应该又是很多年之后。何况,王羲之七岁便习字。


说个题外话,笔者认为洗砚池纯粹是瞎编。相传王羲之幼年每次练字完毕,都要到自己家旁边的池塘里涮笔洗砚,天长日久,原本清澈透明的池水也被墨汁染的乌黑了。大家都知道,浑水会很快澄清,怎么会一直黑呢?


讲完历史,孙老师开始向我展示他的紫金砚。


孙老师认为,真正的紫金砚,一方面是在外貌上要近似端石,另一方面在实用上是要胜过端石的。

他拿出一方宋坑的端砚,又拿出一方琅琊紫金砚,我竟然真的分辨不出来!琅琊紫金砚,不仅在色泽上近似宋坑端砚,竟然也有端砚才有的魚脑冻、蕉叶白、石眼、天青、青花、冰纹、金银线、火捺、翡翠、黃龙纹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琅琊紫金砚遍体金星、映日毕现,用放大镜观察,有的金星还为紫铜色!怪不得叫紫金砚!


孙老师曾经带着他发现的紫金砚参加展览,砚界人士都大为赞赏,当场试磨,下发奇绝,六块洮河砚都甘拜下风。

我实在是汗颜极了!感觉以前写文章都是想当然、人云亦云,至此方大开眼界。之前见得那些紫金砚,不过是紫色的石头罢了!当然,可能也是一个矿脉相同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但是顶多算个远亲。


在孙老师的引导下,我又用紫金砚磨了一会儿墨,非常舒服。又参观了孙老师的许多紫金砚作品和藏品,一些古砚都是我不曾有的。孙老师收藏的砣矶砚、紫丝砚、歙砚、端砚、淄砚,都是和紫金砚一样下墨非常好的佳品。


砚,虽然我们今天不怎么用了,但是它包含这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文人的情怀。有人说,砚乃心之介、德之操、艺之媒也……就算不写字,也要供养一方砚。

宋代的唐庚在《古砚铭序》中说:“砚与笔墨出处相近,独寿天不相近也。笔之寿以日计,墨之寿以月记,砚之寿以世计。”这里是说砚台的寿命长久,笔用多少日就不能用了,墨块用几个月就没了,只有砚台可以传世好几代。但是,也不一定,好的笔加上正确使用和保养也能用很长时间,不过一般来说用不长时间,不然智永和尚也不会有“退笔塚”;至于墨块,记得历史上有个名人得了一块好的墨,掰开送给朋友一半,自己用一半,结果用了数年,我怀疑到底是墨好还是他懒得写字?而砚台,用功的人也有数年磨穿砚堂的。

对于我来说,砚还是能用上的,自己一个人安静的时候,喜欢研墨,然后写写毛笔字。用砚台研的墨,跟墨汁就是不一样,而且研墨的过程可以思考很多东西;哪怕不思考,附耳听一听墨块和砚台发出的轻微的沙沙声,也能让你心灵澄澈起来。当然,好的砚台,发墨如油,写出的字墨色有层次感。


另外,砚台对我来说是一个可以把玩的东西。这也是我不喜欢大砚台的原因。现在收藏砚台的人是一个小群体,这个小群体还分为几个部分:一部分是只收藏古砚,这些人基本是把砚台当做古董收藏的,并不是真爱砚台;另一部分,是只收藏新砚,他们可能是真的爱砚台;还有一部分人,新的旧的都收,他们的目的就不单纯了,把玩、使用、交换、等待升值,种种目的杂糅。

孙老师的雅室墙上,有一副米芾紫金砚的拓片,很漂亮。拓片前面,是一本竹子,这让我想起了赵凤砚老师的种竹山房;另一面墙上是刘红军将军的题字“右军琅琊紫金砚”;墙根还有各种奇石,太湖石……正当我还在欣赏之时,市场的管理人员来撵人了,原来这里晚上六点就关门,真是岂有此理,晚上大家都下班了,不正是逛古玩市场的时候吗?可能现在经济形势不大好,晚上门可罗雀了吧!听说最近美国通胀了,我想势必影响全球,买点石头放着应该能保值。


市场断电后,我和孙老师只好依依惜别,太多的问题只好等下次再请教。


对了,孙老师告诉我河东区的烫头镇,原先叫温泉乡,多么好的名字,改成了现在这般!那么,右军乡会不会有歧义?一种可能就是指王羲之王右军的家乡,另一种可能就是指一个叫作“右军”的乡镇。这个还需要考证,现在我们看到的《沂州府志》等州志、县志都是不准确的,历史上北人南迁、士族屠戮已经让原住民和知道真相的人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后来的书写者跟我差不多,一般就是道听途书再加上想当然。

言归正传,紫金砚是个好东西,得开发、得宣传,但是我们重视还不够。临沂有记载的砚台品种,除了紫金砚,还有徐公砚和薛南山砚等,而且鲁砚品种大多数都能在临沂境内找到相似的石料,希望有识之士和有关部门能站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站在打造非遗和开发文创产品的角度、站在对接长三角的角度把琅琊砚发扬广大!

下次,我得找孙老师买块紫金砚,供起来,说不定王羲之当年写《兰亭集序》就是用的紫金砚,毕竟米芾在得到新的紫金砚之前,已经收藏了一块“右军砚”,是否为王羲之传世之物,亦未可知也!


辛丑六月,记于云中书房。



附大图欣赏:


相关阅读:

  • 紫金陈疑打针被骗,维权进度公开,涉事医院医生均被处置
  • 紫金保险怎么样(紫金保险公司排名)
  • 紫金车险口碑怎么样(紫金保险报价)
  • 紫金矿业股票怎么样(中国只有五只好股票)
  • 紫金怎么样(俄罗斯著名紫金品牌)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