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中国需要你,革命需要你!!!”

鲁迅五十

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民族魂”、“民族的脊梁”。

毛泽东曾称赞,“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宋庆龄曾致信先生:“中国需要你,革命需要你!!!”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卒于1936年10月19日。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分享关于鲁迅的一些书法和书,汲取鲁迅的力量,纪念鲁迅先生。

《自题小像》,一九〇三年在日本留学时作

当时因感于辫子象征民族屈辱而剪去辫子,并写此诗以明志

1932 年10 月,鲁迅作《自嘲》诗书赠柳亚子,其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广为传诵。1954 年,柳亚子在上端加上题识,献给毛泽东、朱德。现存北京鲁迅博物馆。

在避难期间的一个深夜,鲁迅写下了七律《怀柔石》:“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据鲁迅日记记载,1933年3月2日“山县氏索小说并题诗,于夜写二册赠之”。鲁迅为《呐喊》的题诗是:“弄文罹文网,抗世违世情。积毁可销骨,空留纸上声。”

1934 年5 月30 日,鲁迅书自作诗《无题》赠日本友人新居格:“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为增田涉书郑所南《锦钱余笑》一首:“生来好苦吟,与天争意气。自谓李杜生,当趋下风避。而今吾老矣,无力收鼻涕。非惟不成文,抑且错写字。”

蔡元培书赠鲁迅七言绝句二首:“养兵千日知何用?大敌当前喑不声。汝辈尚容说威信,十重颜甲对苍生。”“几多恩怨争牛李,有数人才走越胡。顾犬补牢犹未晚,只今谁是蔺相如!”

1933 年,柳亚子手书《寄怀鲁迅先生》,托郁达夫送给鲁迅。诗云:“附热趋炎苦未休,能标叛帜即千秋。稽山一老终堪念,牛酪何人为汝谋。”

1936 年5 月,鲁迅被诊断病危,宋庆龄闻讯立即写信给鲁迅,催促他尽快住院治疗:“因为你延迟一天,便是说你的生命增加了一天的危险!!你的生命,并不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国和中国革命的!!!为着中国和革命的前途,你有保存、珍重你身体的必要,因为中国需要你,革命需要你!!!”

郁达夫非常尊敬鲁迅,对鲁迅评价甚高。1933 年1 月19 日,郁达夫拜访鲁迅,书赠自作诗:“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

1.《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史的开山著作,开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的重要著作

在中国自有文学艺术的几千年的社会里,小说一向是被看作“杂书”、“闲书”的,不能登艺术的大雅之堂。写小说的人也一向被看作是不安本分的人,是无聊的人。所以,文人只能读孔孟的书,做八股文,在科举上求进取。而“小说不算文学”,研究小说史就更谈不上是学问了,所以在中国“小说自来无史”(《中国小说史略·序言》)。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小说史的一部开山著作,也是一部奠基著作。它出版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版以后,以它丰富翔实的资料、严谨精辟的论断,深受学术界的推崇。至今凡研究中国小说史的学人,仍把它作为一本主要的参考书。

《中国小说史略》是中国文学研究现代进程中具有开启先河之功的重要著作,是一部分体文学通史。其文学史梳理方式对后代文学研究和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书中对俗文学各种文体的关注更是“五四”运动兴起之后的重要研究方向,充分体现了现代学术发展的视角和特色所在。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2.《鲁迅译作选》:鲁迅直译风格的完整呈现,略窥鲁迅作为翻译家的风采

本选本主要遴选了《域外小说集》(中华书局1936年版)中的3篇、《现代小说译丛》(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中的9篇、《现代日本小说集》(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中的11篇、《浙江潮》1903年第6期中的《哀尘》和1905年《女子世界》第2年第4、5期合刊中的《造人术》。收录有法国、俄国、日本、芬兰等国作者的作品。

3.《横眉·俯首》:横眉冷对的鲁迅与俯首甘为的许广平之鹣鲽深情

本书收录鲁迅和许广平的散文、杂文、书信等共20万字

鲁迅部分收录散文20篇,杂文25篇

许广平部分收录散文16篇

另收录与胡适、周作人、蔡元培等书信十余通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4.《鲁迅与出版界》:书籍装帧反映着国民精神

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一个热情的编辑家和出版家。为了发展新文学和新艺术,鲁迅编辑和出版过许多图书杂志,他的编辑出版理念,至今仍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鲁迅设计手稿之《朝花夕拾》

书籍装帧当然不限于封面图画,它涉及整个书本的设计和版面的安排。中国古代书籍比较珍贵,不但天地头留得很宽,而且行距字距也大,印刷的纸张也好,能引起读书之乐。但民国以后的出版界,为了节约出版成本,往往排得密密麻麻,令人看得难受。

鲁迅对此曾大加批评。他在《忽然想到·二》里说:“较好的中国书和西洋书,每本前后总有一两张空白的副页,上下的天地头也很宽。而近来中国的排印的新书则大抵没有副页,天地头又都很短,想要写上一点意见或别的什么,也无地可容,翻开书来,满本是密密层层的黑字;加以油臭扑鼻,使人发生一种压迫和窘促之感,不特很少‘读书之乐’,且觉得仿佛人生已没有‘余裕’,‘不留余地’了。”“在这样‘不留余地’空气的围绕里,人们的精神大抵要被挤小的。”

《朝花夕拾》封面(鲁迅书写书名,陶元庆绘画)

他对于排版的好坏,不单作为一种技术性的问题来对待,而且把它看作国民精神的体现。

本书是一本小书,只有不足20万字,同时又是一部大书,涉及鲁迅早年的出版遭遇、鲁迅与文学社团的出版事业、鲁迅与北新书局、鲁迅与革命文学理论的翻译和出版、鲁迅与俄苏及东北欧文学的翻译和出版、鲁迅与书报检查制的斗争、鲁迅印画与审美教育、鲁迅书籍的装帧艺术与鲁迅的广告学,可谓研究鲁迅与出版界的集大成之作。

5.《鲁迅六讲》(增订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鲁迅学会副会长郜元宝 “鲁迅研究”代表作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6.《鲁迅六讲》(二集):郜元宝“鲁迅研究”双璧之一,赓续作者鲁迅研究之脉络,且所收文章与前集绝不重复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7.《鲁迅与顾颉刚》:揭示了鲁迅和顾颉刚矛盾和分歧的内在文化意义,重估鲁顾之争,而且对我们进一步深入反思20世纪中国的学人、学术和文化

识别二维码 一键购买☟

8.《经典“鲁迅”——历史的镜像》:穿越历史迷雾,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

9.《鲁迅的翻译伦理思想研究》:探讨鲁迅翻译活动的伦理演变,挖掘鲁迅翻译观念的发展变化历程

10.《双课堂:鲁迅经典作品案例教学》:引领中学语文课改实践,创新“双课堂”教学模式,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值得拥有的案头书,帮助语文老师讲好课堂上的鲁迅经典作品

11.《鲁迅是一种力量》:鲁迅已成为现代理性和民族良心的卓越体现者,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的杰出代表者,感受他人格的魅力和思想穿透力

搞鲁迅研究,对我和很多研究者来说,并不寂寞,它已经成为一种心灵的需求。我很庆幸自己从小就喜欢上鲁迅。鲁迅作品绝不是一览无余的,而是常读常新。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主席对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作了一番概括,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他谈了鲁迅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从毛主席四十年代初对鲁迅进行评价到现在,我们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就是要培育、振奋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培育、振奋民族精神,这个主要任务是没有改变的。在当今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在中华文化转型与重构的过程中,继承、弘扬鲁迅的遗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的为人和作品是耐得起我们的“折腾”(即反复检验)的。

在本书所收录的四十余篇文字中,作者从艺术、宗教、风俗、传统文化建设等多个不同的切入点出发,对鲁迅笔下的文字以及鲁迅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为展开了深厚历史眼光关照下的探索与总结;而在充满学理性的探讨之外,在感怀鲁迅的多篇讲话与诗文中,字里行间则又透露出作者在感性层面对鲁迅精神所怀有的情感与共鸣。

相关阅读:

  • 《五个扑水的少年》中国版讲的是什么故事?结局如何?
  • 全球新锐设计师力量及中国知名设计院校集结深圳
  • 中国「姿」态 |JUZUI玖姿20周年·与时光同行,相伴温柔
  • 羽生结弦粉丝拜托中国观众,华春莹大方回应,网友:加油交给
  • 吴尊一家打中国疫苗,坦言感谢中国的大力帮助,网友送上祝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