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带孩子读了1000多本绘本,用这个方法,读一遍等于100遍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方法   菲菲   亲子   弟弟   手指   姐姐   事情   策略   能力   语言   妈妈   宝贝   孩子   故事   内容

年后开工第二天,大家都进入状态了吗?


一大早到公司,就听见同事Julie在吐槽:“过年和儿子一刻不离呆了7天,我原本想的是待7天有什么大不了,月子里我们还在一起待过一百多天呢,我就不信幼儿园大班的小孩会比一个月的小孩还难带吗?但是我想错了,是真的难,难多了,还是上班轻松。”


哈哈~这可能也是很多妈妈的心声吧,春节假期我也没闲着,陪着两个小魔怪一起迎接辛丑牛年,一起去了趟迪士尼,还有做的最多的就是一起读绘本、一起画画......


这段时间,弟弟对阅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每天陪他读绘本时,都会被这个小小只缠着:“Mommy,我们再读一遍吧!还有这本,我也想看……”


虽然每次都讲到口干舌燥,但我还是忍了!同时,为了进一步激发他的阅读兴趣,我鼓励他每看完一个绘本,都要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毕竟,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不给小魔怪设置一点挑战,怎么能体现老母亲的智慧呢?哈哈……



没想到,弟弟对此还挺起劲的。每一次看他投入自嗨地给我讲故事,我都会忍不住笑场。


那天,我把他讲绘本的视频发到闺蜜群里,都夸他哦!只见视频中他正在复述今年刚刚获得凯迪克奖的《We are water protectors》,声情并茂,异常认真,尽管中英文识字量都还没有很多,但是讲得头头是道。


有个闺蜜问到:“你家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我陪孩子读绘本,读了十几遍,娃对绘本熟悉得要命,但就是没法脱离绘本把故事复述出来呢?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



看她马上就要咆哮体附身了,我忍不住凡尔赛了一把:“我也没有刻意教他,感觉不知不觉中就get到了,现在天天都要表演给我看,还得配合他做各种夸张的捧场动作和表情,也好麻烦哦……”


哈哈哈,亲闺蜜可以开玩笑,但说真的,在这方面我确实有“诀窍”。


今天,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亲子阅读方面的心得体会,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复述



01


在我们大人看来,用几句话把绘本内容概括出来很简单,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并不容易。


要把这个故事讲出来,首先孩子得明白这个故事讲了什么,这考验的是理解力。


其次,要对这个故事进行提炼、简化、加工,这考验的是记忆力和逻辑能力。


最后,怎么能使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这又考验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可以说,如果这一切在平时不做针对性训练,想让小朋友一下子就能讲出来,真的很难。



如果我们平时在亲子阅读时,只是单纯把绘本内容读完,并不跟孩子解释其中的内容,也不做互动交流,那么孩子对于词汇和故事只是单纯地读了,却并没有对故事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因此这样只是浅层次的信息输入。


事实上,在语言教学中,阅读有两大策略:输入性策略和输出性策略。在日常中给孩子读绘本,就是输入性策略——通过这个过程,给孩子输入了词汇和故事。


而让孩子复述故事,则是输出性策略。顺便说,我们上学时经常写的读后感,也是输出性策略的一种,只有将故事消化以后再输出,才是真正把内容读懂了、吃透了。



如果要让孩子做内容输出,那在输入过程中就要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加深内容记忆,培养孩子的逻辑能力,将故事线捋顺,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来加深孩子的理解和记忆。


而复述,就是将这些记忆点提炼,对这些记忆中的内容与他的理解和日常经验相结合,再通过语言加工,把故事讲出来。


可别小看了这个过程哦!它实际上是对知识点的复习和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提炼。这个能力训练好了,对孩子以后学习写作、数学等都大有好处。



如果我们发现孩子复述不出来,其实不一定是娃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有问题,而有可能是他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表达。那么,复述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种——五指阅读法


02


美国的教育体系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在美国课堂上,老师有一个常用的阅读方法,就是把故事分为五个要点。把这些要点放在手指上,每个手指代表一个点,这就是所谓的五指阅读法——Five Finger Retell。具体来说:


大拇指——Characters:故事里的人物(who is in thestory?)
食指——Setting: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tells when andwhere)
中指——Problem:故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what is theproblem in the story?)
无名指——Order of Events:事情发生的经过(tell the storyin order)
小拇指——Solution:事情怎么解决的,最后结果怎么样?(how is theproblem solved?)


那么,该如何实操呢?可以先从情节简单的绘本来练习。以弟弟很喜欢的绘本《菲菲生气了》为例,我们可以跟孩子这样提问:



故事里主人公都有谁?(菲菲和她的姐姐)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菲菲的家里,她和姐姐正在玩耍的时候)


故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菲菲的姐姐和她抢玩具大猩猩,菲菲生气了)


事情的经过是什么样的?(菲菲跑出去了,然后哭了,在森林中看到了小鸟、石头,还爬了大树)


最后结果怎么样?(菲菲又回来了,一家人又在一起了)


刚开始,宝贝可能没办法回答所有的问题,那也不要紧。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回到问题的那一页再仔细读一遍,然后引导着孩子把答案说出来。这个过程多来几遍,孩子就理解这种模式了。这时候,不妨引导他把所有信息连接起来,将故事完整讲一遍。



弟弟是这样复述《菲菲生气了》这个绘本的:


“菲菲和她的姐姐在家里玩耍,姐姐把她推倒后还把她的玩具大猩猩抢走了,菲菲很生气,然后她就跑出了家门。她哭了,后来她跑到了山上,在山上看见了石头和小鸟,她爬到老榉树上,看到了大海和小船,感觉到微风,最后她平静下来,回到家里跟姐姐又一起玩了。”


尽管语言很朴实无华,但至少是一个有完整情节和细节的故事了,我觉得很棒!



03


或许有爸爸妈妈会说,这个方法听上去挺好的,但小朋友不愿意配合,又该怎么办?


其实,刚开始遇到困难太正常不过啦!想想我家弟弟,一样是让我欲哭无泪过。


对此,我们一定要有耐心,一点一点地引导,千万不能着急和发火。而孩子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做的不好的地方我们给予正确的示范,不要批评,更不能打骂责备哦。



孩子有畏难情绪,不配合大人,不愿意讲……这都是正常现象,我们要理解,给予他们正向的积极的反馈。如果当时实在不愿意,可以先缓一缓,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对阅读感兴趣,能通过复述真正把内容化为自己的东西,如果因此反而让娃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太得不偿失啦。


而聪明的爸妈,总会多想一些办法,引起宝贝的兴趣,让他自己愿意来配合我们完成。



1. 让孩子自己挑选绘本


3岁以上的孩子开始萌发自主意识,这个时候可以让他自己挑选绘本。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书单,有技巧性地问他们:“宝宝,是要挑一本还是两本?听你的。”


友情提示,记得控制好数量哦,复述故事这么好玩的事,一次玩一到两个绘本就足够啦。毕竟,让孩子保持长期的新鲜感与好奇心很重要,过犹不及哦。



2. 可爱的五指套


复述故事的五个要素,孩子刚开始可能没有具体的概念。因此找到5个手指就很具象,也更容易被宝贝们接受。


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用纸或者布做成5个指套,每次玩的时候都拿出来套在手上。大人每问一个问题,可以拉拉孩子对应的那个手指,这样孩子可以重复知道这5个要素都是什么,在玩儿的时候也会记得更清楚。



3. 做个“懒”妈妈和“笨”妈妈


偶然在孩子面前示个弱、装个傻,也未尝不可哦。比如,我就会这样“套路”弟弟:“宝贝,妈妈今天有点累,你能为我讲个好听的故事吗?上次那个绘本,我就很喜欢!”


等到小朋友同意了,我们还可以在他读的过程中故意傻乎乎提问:“宝贝,刚刚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没听懂,能解释下吗?”


哈哈,孩子一般都会“上当”!


4. 一起编故事


很多经典的绘本是无字书,这正是用于复述的绝好素材。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围绕故事主题,编一些好玩的情节和结尾;也可以利用他们的玩具或玩偶,共同来把故事的五个要素融入进去,使剧情完整化。相信我,孩子一定会爱上玩这种游戏哦。



5. 一起把故事画出来


孩子最想要的是全心全意地陪伴,准备一些色彩艳丽的卡纸,然后和他一起回忆故事的内容,讨论有哪些重要的事情可以画出来,也可以打开书,一起描画图片,给图片上色,等画完了再和孩子一起复述出来。


这样的亲子时光,既能增进我们与宝贝之间的感情,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复述能力,多多益善。



04


其实,无论哪一种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孩子愉快地学会复述故事,锻炼他们的多项能力。


当然,大家也不必拘泥于形式,如果有更好的方法,也记得留言告诉我哦!


最后,分享美国诗人Strickland Gillilan的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亲子阅读,我们继续前行!

相关阅读:

  • 氨糖软骨素哪个牌子好?挑选方法请看这里
  • 任督二脉怎么打通(打通小周天的方法)
  • 怎么样祛痘(祛痘方法祛痘小窍门)
  • 空调怎么样清洗(自己清洗空调的方法)
  • 怎么样不射(怎么降低敏感度最有效的方法)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