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你以为孩子太过爱你,实际却是“分离焦虑”?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恒河   焦虑   断乳期   孩子   奶瓶   婴幼儿   书包   害怕   家长   母亲   父母   阶段   能力   老师   环境

新的一轮的开学季又到来了!许许多多“神兽驯养员”们都在朋友圈晒出了不少孩子上学背书包的照片,字里行间无一不透露着对自己“神兽”入学的期待与不舍。


就在9月1号当天,#开学第一课#和#一年级新生哭着折返4次抱妈妈#同时登上了微博热搜,也引起很多网友的讨论。







“开学,开出了一种生离死别的气氛。”


“哈哈哈哈哈哈我娃估计跟着差不多,哦对我没有娃,我不仅没有娃我连男朋友都没有。”


“这不就是小时候的我吗?!当时还是老师硬把我拽进教室。”


“想起了我上次每次离开家的那一瞬间。”



看到这,你不是也能引起共鸣,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背着书包去上学的模样,又或者你跟话题里的小朋友一样也曾经在校门口死不撒手的抱着妈妈大腿痛哭。









这种现象,心理学上叫做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即婴幼儿于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关系后,又要与之分离时,产生的伤心、痛苦,以表示拒绝分离。是婴幼儿焦虑症的一种类型,多发病于学龄前期。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反抗阶段(不受控制,嚎啕大哭)、失望阶段(表情迟钝,不理睬他人)、超脱阶段(开始正常活动,见到母亲会出现悲伤表情)。



而话题视频里小女孩的表现也正处于分离焦虑的反抗阶段,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嚎啕大哭,又哭又闹。环境的巨大转变导致引发了幼儿的分离焦虑,孩子开始脱离家庭环境去到学校,身边的陪同人员由家长演变成了老师。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是幼儿时期的一种正常情绪。









分离对于孩子与父母而言都是必经之路,对孩子更多的成长以及新环境的适应,对父母则是子女第一次脱离自己照顾后的内心极度不适应。成年人的分离焦虑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就拿送完孩子去上学的父母举例。



例如:

1.送完孩子上学,自己独自回家总是感觉忧心忡忡。

2. 孩子入学已经一段时间了,自己还是不能适应自己身边没有孩子的陪伴。

3. 害怕孩子不能适应学校生活,时不时地找老师打探孩子消息,中间要求老师多次拍摄视频等。



也许看文章的你刚好也处于分离焦虑中的父母之一。








分离焦虑很多时候是建立在亲子关系上,概念来自于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当时美国比较心理学家哈洛在1959年做了一个恒河猴实验(恒河猴基因跟人类相似度为94%),让新生的婴猴从第一天起就与母亲分离,在接下来的165天里跟两位母亲在一起生活(以为由铁丝网构成胸前挂着奶瓶的母亲,以及没有奶瓶但身上是布料组成的母亲)。最后得出结论,恒河猴即使跟母亲分开依旧可以获得喂养,但他们仍然会出现焦虑。









分离焦虑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循序渐进,给双方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孩子即将要入学前,家长们可以尝试跟孩子进行短暂的分离训练。从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让孩子逐渐适应跟家长分离的过程,家长们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培养孩子独立相处的能力。


教会孩子一些自理能力。一般来说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分离焦虑会低于自理能力弱的孩子,孩子一旦有了一部分的自理能力,他们对于家长的依赖性就会相对减弱一些。









正确地引导孩子。当孩子因为分离焦虑从而产生了抗拒心理时,我们可以从侧面入手,告诉孩子一些入学的好处,例如交到新的朋友、可以买新的玩具、老师会教画画、课间会有小点心之类。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观摩,让孩子提前感受新环境。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分离,不止是亲子,夫妻,爱宠都会有类似的分离焦虑,到了最后,我们会发现我们害怕其实不是分离,还是分离后无从适应的自己。



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相关阅读:

  • 恒河在哪个国家(恒河源头是中国哪条河)
  • 残忍的恒河猴实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揭晓背后真相
  • 恒河流域(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 宝宝睡前喜欢“这摸摸那蹭蹭”,实际是“另类饥饿”,父母
  • 从当街小便到登月,印度变强了吗?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