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争取不做命令式家长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命令   显眼   标语   草坪   爷爷   成人   小时候   仔细   态度   爸爸   家长   瞬间   妈妈   方式   孩子   心情

我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当我正准备去做某件事的时候,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说“你去把某某事做了”,瞬间就心里不爽了,更不愿意去做这件事了。

这样的情况我遇到不少,通常自己平复一下心情再去做事,但是今天遇到这样的情况之后,心情不但没有平静下来,反而更加生气了。事情的起因是一岁大的女儿咬着八音琴的音锤在玩,她爷爷看到了说:“不能让她咬着棍子玩,给她拿下来。”然后我心情就瞬间不爽了,自然没有立马行动。她爷爷接着说到:“你要狠心给她拿下来啊。”最后我就是没动,还是老公去做了这件事。然后就想起这些天公公婆婆时不时的命令,我也知道他们是担心孩子,但是就是一听到这样类似的话就心里发堵。最后老公一番开导,妈妈打来电话聊了一阵,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事后我仔细琢磨了一下,应该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听的人感受完全不同。

高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公园里的草坪被严重踩踏破坏,公园管理员就写了“请勿踩踏”几个字插在草坪显眼的地方。一段时间过后,问题并没有解决,草坪依然被严重破坏。后来管理员仔细琢磨一番后,重新写了一个标语放在草坪显眼处。标语是这么写的,“小草有生命,还请您绕行”。一段时间过后,草坪终于恢复了元气。

第一个标语和第二个标语的差别在于一个态度强硬,一个态度温和。人与人之间谁愿意被别人命令来命令去呢?所以我们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注意一下说话方式,沟通效果也会截然不同。

成人之间的沟通如此,那成人与孩子的沟通是不是也是这样呢?小时候你有没有过叛逆的行为,比如妈妈说:“你去把碗洗了。”

你是不情愿还是乐颠颠的去洗澡呢?反正我是不情不愿,还要顶嘴,最后迫于妈妈的压力去洗了碗。但是爸爸让我干什么事,好像从来没有这种情况。过年家里大扫除,爸爸说:“走,女娃子,咱今天把窗户洗得干干净净的准备过年。”一听这话我是干劲十足啊,赶紧去找工具打水了。

现在我的孩子一岁了,想想小时候的事情,我一定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争取不做命令式的家长,避免沟通不畅这种情况的发生。

相关阅读:

  • 有哪些命令(命令的意思)
  • 如何debug(debug命令大全)
  • 如何telnet(telnet命令是干嘛的)
  • 如何装win7系统(开不了机能进命令符)
  • 如何运行cmd(cmd命令修复电脑)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