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小时候没哭够的孩子,越长大越痛苦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小时候   孩子   加拿大   不允许   安全感   委屈   弟弟   坚强   情绪   痛苦   父母   男孩   男生   错误   女孩   情感

文 | 二旭妈妈

01

今年加拿大的反欺凌日,Youtube上映了一部名为《Boys Don't Cry》(男孩不哭)的影片。

影片一开始,襁褓中的男孩哭了,照料者赶紧摇晃男孩,轻唤道:“没事没事。”男孩慢慢止住了哭声。

男孩渐渐长大,当他开始玩玩具时,他被教导:“用你强壮的肌肉把它拿起来。”

当他开始运动时,他被告诫:“跑快点,再快点。”“你要再勇敢点,好吗?”

当男孩伤心哭泣时,他被严肃地反问:“你为什么要哭?请做个大男孩好吗?”

当父母当着他的面争吵、大吼大叫时,他的恐惧和害怕被忽略……

旁白里,男孩说出了他从未对照料者说过的话:

“男孩可以很有爱心”

“男孩可以内向”

“男孩可以伤心”

“男孩可以忸怩的”

“男孩可以被人看到柔软的一面”

……

我们总认为,按照男人拥有的美好品质去教导男孩,就能塑造男生顶天立地的形象,会让男孩更坚强、更积极、更有担当。

可影片最后,这种模式教育下的男孩,不但没有变得更有担当,反而暴躁易怒。

终于有一天,男孩压抑不住情绪,提起拳头,挥向了同学……


回想过去,面对我们的男孩,你是否也常把这种话挂在嘴边呢?

“不许哭!”

“你是男孩,应该坚强。”

“哭哭啼啼像个女孩子,真没出息!”

……

男孩子就不能哭?即使痛了、委屈了也要强颜欢笑?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麦克‧汤普森曾说:

一味地坚持传统的刻板理念,阻止了男孩承认本身的情绪,也妨碍了男孩的情感发展,是引导男孩远离自我内心的一种错误情感教育行为。

02

男孩的安全感,不是与生俱来的


何炅曾在一个节目中说:“小时候,我爸爸的原则是‘谁哭谁没理’。”

何炅有个哥哥,小时候他常和哥哥打架,爸爸只允许他们讲道理,不允许他们哭。何炅每次都哭,他爸就呵斥他:“不许哭。”


何炅

可听了爸爸的话,小何炅反而哭得更厉害了。

喜怒哀乐,是人正常表达情绪的方式,不允许男孩哭,就是不接纳孩子的情绪。

而一个情绪不被父母接纳的孩子,是很难建立安全感的。



曾经,我也犯过“厚待女孩,苛刻男孩”的错误做法。

我女儿疼了痛了、委屈了哭了,我会认为理所当然,并且会非常耐心地安慰她,帮她想办法,生怕一点小事,给她造成心理负担。

可当同样的场景发生在弟弟身上时,我从内心就觉得:臭小子,有什么可娇气的?!

有次骑电车带两个孩子出去,孩子们刚爬上车,电车就倾斜了,俩娃同时摔了下来。

我赶紧询问姐姐“磕到哪里了?疼不疼?要不要紧?”

轮到弟弟时,我只给他拍了拍身上的土。


图片来源:电视剧 《成为母亲》

弟弟不满意了,他撅着嘴问:“妈妈,为什么你只对姐姐好?不对我好?”我说:“男生就该坚强啊!”

弟弟却说:“可男生也是小孩儿啊!”

那一刻,我很意外:没料到,弟弟会说出这这样的话。

可细细一想,弟弟说的对。纵使是男生,他也只是个孩子啊!我意识到,自己也犯了给孩子按性别“贴标签”刻板印象错误。



《脑皮层》杂志曾揭示:女孩大脑神经连接优化重组开始的比男孩早,所以男孩普遍比女孩更晚熟。

同样的年龄,男孩比女孩心智成熟晚,语言表达也不如女孩更精准,很多时候,他们心里的委屈、愤懑、无助没办法精准表达出来,他们比女孩更需要温柔以待。

心智未成熟前,如果没有成人精神上的呵护,男孩也会恐慌,也会没有安全感,变得退缩和畏惧。

不许男孩哭,只允许男孩刚强,不但错误,而且残忍。



要知道,被爱,才会去爱;被接纳,才有安全感。

03

情感释放不足,孩子容易“情商低”


罗马尼亚政府,曾在齐奥塞斯库统治期间,鼓励生育,要求每个家庭至少生育5个孩子。

由于贫穷,许多孩子被送到了孤儿院。又因为条件限制,这些孩子得不到很好的照顾。



尽管后来,他们被数千个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家庭收养,但,孩子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情感和健康问题。

其中一个收养家庭的母亲这样描述他的孩子:

“他完全不知道什么叫爱,他跟我们的关系就像和陌生人的关系一样。他很聪明,但是学不会关怀别人……他不是要惹我们生气,而是根本不在意我们的存在。”


被机械对待的孩子,生不出丰富的情感感受。

心理学家称:

“长大后,不会控制情绪的人,是因为小时候,脑神经回路在发展的关键期没有收到适当的营养和照顾。”




被父母以刻板印象培养的男孩,常常被要求不许哭、不许示弱,凡是负面、软弱的东西,尽量要掩藏起来。

可一个情绪情感无法充分释放的孩子,也同样无法敏锐察觉他人的感受。

刚结婚时,每次我和老公闹别扭哭泣时,老公就很抓狂。

开始,他总是手足无措:“有什么条件你提,别哭行吗?”如果我还不停下来,他就大发雷霆:“哭什么哭?有什么可哭的?”

他不知道,我需要的是安慰和理解,而不是被他“叫停”。



后来才知道,其实老公小时候,就总是被婆婆高压且苛刻地对待。每当他哭泣时,婆婆常会喊3个数,强制他“立刻停下来!”“不许哭!”

童年被关闭的感情通道,成年后也不会再畅通。

哈佛大学讲师苏珊·大卫认为:一味的地强调正面思考,忽视负面情绪,情绪敏感力就会不足,孩子会无法敏锐体会到他人的感受。

04

所有的不允许,都会以某种形式爆发


据白丝带研究报告:加拿大境内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受霸凌困扰,约有一半的加拿大女性在成年以后,至少经历过一次心理或生理的侵犯。在我国,校园霸凌的比例也在逐年升高。

揭秘霸凌者原因中,除了受教育程度不高,“男子气概”的错误引导也是之一。

科学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的大脑发育是不同的。男孩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较多;男生的额叶没有女生活跃,青春时,男孩拥有的睾丸激素更是比女孩高20倍。

这使得同样的情境下,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冲动。

许多施霸的孩子,尤其是男孩,他们的想法长期得不到理解,情绪得不到释放,更是习惯以“刚强”的假面具示人。


图片来源:电影 《岁月神偷》

当他承受不住的那一刻,孩子的恐惧、愤怒、委屈会以你想不到的方式爆发。

作家当年明月说:

“隐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终将爆发在最后那一刻。”


孩子情绪的承受总有临界点,所有不被允许的,都会以某种形式爆发。

一个不被压抑的男孩,一个不被刻板要求的男孩,一个能自由释放情绪的男孩,才能真正长成一个能控制情绪、情感丰富、更有担当的男子汉。

回想我们小时候,当我们摔倒了、难过了、委屈了、害怕了,多希望有一个亲人,给我们一些安慰啊。

而最让人痛苦的,就是父母那张冰冷的脸和硬生生的呵斥:“不许哭!”“要坚强!”当我们把眼泪吞到肚子里的那一刻,满怀绝望和无助。

男孩,也是孩子,他们和我们有着一样的感受,同样需要关怀、接纳和拥抱。

养育男孩,不要在压抑中、塑造中等来他的突然爆发;而要及时让他去表达、让他去释放。

有什么事,让他哭完再去说。

一个有爱、有安全感、有同理心、情感丰富并有担当的男孩子,不用刻意教导,也会是满满的男子汉气概。

把哭的权利交给孩子,才是这个世界对男孩最大的厚待。

相关阅读:

  • 《皎若云间月》郡主小时候是什么样的?郡主为什么被罚跪
  • 《我的巴比伦恋人》陈美如小时候谁演的?栾西子是谁?
  • 白石舟小时候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将范晓媛困在家里?
  • 乔家的儿女乔三丽小时候经历了什么?乔三丽的丈夫是谁?
  • 蔡徐坤小时候言论被扒,网友笑喷,非常非主流但是三观很正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