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书评《感动大人的图画书》——大人也要读图画书,理由有三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图画书   读图   大人   蝙蝠   图画   亲子   书评   内心   情绪   温暖   理由   自我   幻想   妈妈   孩子   作者   故事


“大人也要读图画书”,这个倡议,是日本的柳田邦男先生在1999年提出的。

之后,他一直宣扬“大人也要读图画书”,在2003年-2005年这三年里,每年6月份举办一次大人图画书阅读项目,期间大家反映热烈,共收到3500封读者来信,来信中最多的是正在养育子女的家庭主妇和中老年女性。

个人觉得,来信群体反应女性普遍更有自我成长意识,且女性普遍活得更痛苦,尤其是像日本、中国这些集体主义国家的女性。

为了把“大人也要读图画书”这个理念推广得更远,柳田邦男写了三本书——《在荒漠中遇见一本图画书》、《感动大人的图画书》、《图画书的力量》。

目前已看完《感动大人的图画书》和《在荒漠中遇见一本图画书》这两本。

两本书核心思想是一样的,书中有部分重叠的地方,如果二选一的话,更推荐《感动大人的图画书》。

柳田邦男认为图画书语言精炼、图画精美耐看、内容宽广,涉及幽默、智慧、悲伤、离别、思念、心的羁绊、互助、爱、心态、生活方式、亲子矛盾、时代主题等,绝不仅仅适合孩子看,大人看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能汲取滋养内心的力量。


具体理由有三个:

1、当今社会,人们的心思放在工作、家务、金钱上,人们的情感在弱化,无暇体贴彼此,没时间思考生命中那些宝贵的东西,图画书能让我们注意到这些。

2、情绪低落或年老多病时。图画书能温暖心灵,缓解情绪,重新找回生活的趣味。

3、儿童世界受电视、手机、网络等媒体侵扰。图画书能提供一个亲子共享、大人和孩子互通的世界,那是一个融合了声音、情感和故事的世界。


当然了,图画书虽能帮人调节情绪、启迪智慧、找到自我、答疑解惑,但在读图画书时,

也没必要总是思考人生,怀着在沙漠绿洲中小憩的心情,慢慢阅读图画书中的图画和文字,静静地享受已足够。

尤其是在跟孩子亲子共读时,不需要从大人的视角来过度解读,过度解读也是一种变相的说教和侵扰,会破坏孩子自己理解故事的节奏。

儿童是带着赤子之心接触故事并享受快乐的,故事中隐含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孩子能直观地读懂吸收,图画书自然而然成为他们人生食粮。



《感动大人的图画书》中作者除了阐明大人为什么要读图画书,还具体介绍了图画书带给大人的感动,以及分享了自己每月如何用60元买图画书,买图画书这部分挺有意思的,是作者最直接的选书经验和心得分享。

以目前折后书价来看,60元平均可以买2本书,假设一个月买2本,一年就24本,相当可观了,因为预算有限,在买书时更会精挑细选,基本买回来的都是值得反复看的,想想看,每月花几十元,就能换来心灵的富足,是不是相当划算。


所以,我也非常赞同作者说的“大人也要读图画书”,现在市场上自我成长、心理、育儿类书籍很火,很火说明大家有这方面的需求,但很多成人表示,没时间也没耐心看完,看图画书就完全没有这些困扰,图多字少,简练的文字配上触动心灵的图画,一样疗愈内心,一样可以学习育儿。



接下来,具体讲讲在哪些时刻特别适合看图画书?


1、当自我缺失时

怎么找回缺失的自我呢?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或许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故事主角是“我”是一个缺了一角的圆,“我”为了寻找失落的一角,历经日晒雨淋,最后终于找到了,拼上去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可是,“我”不能唱歌了,于是“我”轻轻放下“失落的一角”,唱着“我要去寻找我失落的一角”,继续向前滚动。

“我”为何宁愿不要完整也要快乐呢?


2、当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时

当人处于情绪不稳的青春期或是患重病的时候,便容易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存意义,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甚至还会选择自杀。

克莱.卡迈克尔的《脏脏的小熊》讲的是一只玩具小熊,主人非常喜欢它,但它已经开始变得破旧了,其他玩偶也因为嫉妒它而诅咒它,希望它快点变得破破烂烂,小熊十分苦恼。

有一天,小熊静静地走出去……

故事的结尾是,主人补好了小熊,留下了一封信和一件柔软的红色法兰绒睡衣,小熊高兴地穿上它,并对其他玩偶说“你们也会得到爱的,也会穿上这身红睡衣的。”

作者说,这句话温暖又善良,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渴望被需要和被爱!


3、当要放弃梦想时

有梦想是件很美的事,这是一个人做事的初心,只是现实中,常常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忘了当初的梦想。

让.乔治的《植树的男人》,讲的是一个名叫布菲的50多岁的男人。他原是一个农场主,意外失去儿子和妻子后,在孤独寂寞的岁月里,他决定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布菲选择了种树,在一片如他内心一样光秃秃的荒凉山地上种树,在开始的三年里,他种下十万个橡子,只有两万个发了芽,经过风雨和动物啃食,扎根的只有一万棵。有一年,他种了一万多棵枫树,一棵都没活。这让他很绝望。

布菲从1910年开始种树,离一战开始还有3年,到二战结束后(1945年),曾经的荒地已经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绿色乐园。


作者这样评价布菲:

“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但是,可以想象,完成这样一个杰作,需要克服多少困难,需要多少的勇气去战胜绝望!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我们有梦想,是因为我们都有创造的能力。试问,读到这样的故事,谁能不心生感动呢?


4、当育儿碰到难题时

以我当了几十年女儿以及当了几年妈妈的经验来看,育儿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亲子沟通障碍。

亲子之间能否顺畅沟通,又取决于亲子关系。

内田麟太郎的《我来当妈妈》讲的是两只小兔子玩当妈妈的游戏,一只问“当妈妈是什么感觉啊?”,另一只答“可以叫孩子的名字”、“要牵着孩子的手走路”、“还有担心”、“担心孩子,忍不住想要紧紧地抱着,不知不觉就流泪了”。

故事的结尾是,妈妈喊他们,他们跑过去紧紧抱住妈妈,页面上用醒目的大号字写着“紧紧的哦”这几个字

紧紧的,是一种专注的态度,也是身体语言,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来自于每一次的温柔喂食、微笑、抚摸,也来自每一次紧紧的拥抱。


5、当无法建立关系时

人生来孤独,是温暖的关系把我们连结在一起。

《一封爱的匿名信》,讲的是一只邋里邋遢、没朋友的笨笨鼠突然收到一封信,信的内容是:

“亲爱的笨笨鼠:这封信是一位真正欣赏你,很乐意和你做朋友的伙伴写的。我写信是想告诉你:你很特别。有你这样一位忠实又亲密的好朋友,我很幸运!全心爱你……”

笨笨鼠开心又疑惑,是谁写给他的呢?他急忙穿好衣服,挨家挨户去问,最后去问住在大树洞里的老蝙蝠,老蝙蝠很生气,说“我是不会给别人写信的,从来也没有人给我写封信呀!”

笨笨鼠回来后,想了好久,既想老蝙蝠的话,又想自己不知道真正的朋友是哪样的。于是,他决定改变自己。他马上给老蝙蝠写了一封同样的信。

拥有朋友,获得温暖的关系,来自主动释放善意,而非寂寞的被动等待。


6、当面临失去和离别时

万物都有其生命周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如何面对失去和离别呢?

菊田的《无论何时都能相见》,讲的是一只小狗思念主人的故事,画面和文字都非常简洁,有大面积留白,但内心经历过失去和离别的人。却能在这些画面和文字里获得强烈的共鸣,时常看看,内心积压的情绪也会慢慢得到舒缓。


7、当想放松一下时

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说:最被我们低估的义务就是快乐的义务。

马克.吐温说: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活,但是你虽生犹死。

快乐和幻想,这两样本领,孩子无师自通,但越长大越生疏,没关系,我们有图画书,跟着图画书里的树、云、鸟巢、风景、油画、色彩……一起来找回失去的快乐和幻想。

铃木守的《山居鸟日记》、安东尼.布朗的《形状游戏》、艾瑞克.巴图的《微笑的猫》,这些图画书都能让我们找回快乐和幻想。




当然,除了以上这七个时刻,还有非常多值得读图画书的时刻,作者书中介绍适合大人读的图画书也远非这七本,作者只想借这本书为“大人也要读图画书”开启一扇门,门后面是个多彩的精神乐园,接下来,我们可凭自己的喜好来尽情漫游。

我们只需记得,不管自己身处哪种状态,快乐也好,痛苦也罢,都能在图画书里找到共鸣,都能找到让自己感动的图画书——《感动大人的图画书》

相关阅读:

  • 书评《彼得去花市》——桃花源,就是这样的
  • 专家称威廉早知道哈里出书,哈里在和王室玩游戏,最新民调
  • 亲子时光丨100首朗朗上口的童谣
  • 从18个月读到27个月,还不撒手的小兔汤姆,究竟有何魔力?
  • “开车出发”系列——《坐电车去旅行》全景式图画书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