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41岁中国女航天员,小镇女孩上太空:她为属于女性的星辰大海证明了什么?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中国   最高法院   太空   女孩   女性   航天员   宇航员   空间站   楷模   美国   星辰   小镇   平等   大海   姑娘   星星   梦想   家庭

Oct.

30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我们无法亲手摘下星星,但仍能为后来人照亮一段路。

作者 | 铭渲

来源 | 好姑娘光芒万丈(Ilaoyaohuibaofu)

大家好。

这是昨晚去看电影时候,手机拍下来的夜空。

空气并不澄澈,地面能见度有限。确切存在的群星隐匿在广袤辽远的天幕之中,无法用肉眼窥见。

我常常感慨人类的渺小:

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里,在存在了数万年的自然风光中,我们如同恒河砂粒,蜉蝣而已,不值一提。

但即便是如此普通渺小的我们,居然也“狂妄”地胆敢做上太空的白日梦?

居然还真的让我们实现了?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到今天,带着全国人民的关注和牵挂,天上的三位“中国天外来客”已经在上面呆了14天。

今天要和大家讲一个女性——

我国第一位两度出征太空的女航天员,也是第一位进驻中国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更是第一位执行出舱任务的女航天员:

王亚平。

01 她是我们的荣耀:

10年前种下的种子,10年后才开花。

近日关于王亚平的人物介绍已经太多了,相信大家也看过不少。

对于没那么关注航天资讯的网友来说,王亚平能广泛地出圈,首先是因为颜值。

出生于1980年,今年已经41岁的王亚平,的确拥有着利落爽朗的吸睛之美。

但如果仅仅只用美貌来形容王亚平,那真的太遗憾了。

王亚平,山东烟台人,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她游历蓝天的过程颇有点“歪打正着”。

1997年,山东招飞考正在招募飞行员。

作为班级里各项体育成绩都十分优异,且是唯一一个不戴眼镜的女生,17岁的王亚平被同学怂恿着去报名了考试。

结果竟然一路通关,成功被飞行学院录取。

对飞行没有概念的王亚平,是在入学后被教员带着第一次飞上半空,从窗舷俯瞰脚下山河时候,才突然涌现的热爱。

2001年毕业后,成为能熟练驾驶四种机型的骨干学员,王亚平进入了武汉空军,并多次驾驶飞机执行重大任务:

包括但不限于08年汶川地震救灾、山东潍坊人工增雨、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

而从女飞行员到女宇航员,从天空到外太空,王亚平这一路上也同样艰苦曲折。

2003年,中国第一个宇航员杨利伟在万众瞩目下,搭乘神舟五号探索太空的时候,23岁的王亚平脑海里冒出了一个念头——

既然我们已经有了男宇航员,什么时候会有女宇航员?

她在采访中没有说出口的那一句,可能是:既然我们已经有了男宇航员,那我能不能成为女航天员?

一颗关于星辰大海的梦想种子,就此种下了。

但这个梦想的种子,一直捂着等到6年后才发芽:

2009年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允许女性报考。

此时已经29岁的王亚平立刻报名了。

凭借优异的飞行经验、强悍的体能和坚韧的意志力被录取,成为我国首批女宇航员之一。

入选航天员队列后,为了适应太空环境,王亚平在3年内经历了极其严苛的训练和持续的考核:

8个大类将近一百个科目,累积几千小时的训练。每一次的训练对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来说,都是非人的巨大磨砺。

在训练的仪器中有一个暂停按钮,如果感觉自己已经到达极限,无法继续坚持那可以主动停止。

但王亚平在每一次训练中都咬牙强忍,拒绝摁下暂停键。

她说:

“太空环境不会因为女性而改变,太空训练也不会因为性别而降低门槛,男航天员能坚持多久,我就能坚持多久。”

2013年,王亚平突破了重重的训练和考核,终于能跟随神州十号,踏上通往外太空的征程。

从2003到2013,10年前种下关于星辰大海的种子,历经整整十年才开花。

02 当她在天上看星星,

数十亿女性也一同望向窗外。

2013年第一次踏上太空征程,时隔8年之后,2021年10月16日王亚平二度征战外太空,以女性身份首次进入中国空间站。

与其他的两位队友一起,将在太空完成6个月的在轨飞行任务。

如若一切顺利,王亚平将在这次“太空出差”时还会出舱行走,再次刷新女航天员的“第一”记录。

十年圆梦,两次出征,关于王亚平第的功勋这里不再多言。

但王亚平更打动我的,其实是没有记录在册的一些小事。

王亚平在追梦过程中,并非没有承受过“家庭vs梦想”这种两难的抉择。

哪怕王亚平从2003年就渴望登上太空,但毕竟我国航天员的报考条件从来不曾向女性开放过。

门槛在那儿,梦想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2006年,当时还在当飞行员的王亚平与同为飞行员的丈夫结为连理,因为彼此均有飞行任务,所以经常数月、半年无法见面。

2009年,王亚平已经29岁了,这一年,本来是夫妻俩备孕的年份。

谁料到,这时候航天员的报考首次向女性开放,王亚平执意要报名。

为要不要当航天员这事,夫妻俩第一次产生分歧和争吵。

成为航天员预备役,意味着她在数年内都要保持艰苦的训练强度,并不适合生育;而如若真能入选进入太空,在经历了太空辐射、宇宙射线后,女性的生育能力也同样会遭到不可预知的影响。

从结果来看,王亚平显然说服了丈夫,毅然追梦去了。

王亚平的丈夫妥协成为“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开始学做家务,辅佐妻子实现梦想。

从第一次太空飞行成功返航后的王亚平,37岁才生下女儿。

但成为妻子,成为母亲,额外的两重身份并不因此阻拦王亚平追梦的进程。

这个决定需要承受多大的两难,我们从一件事上可以看出:

2012年,王亚平和刘洋同时成为神州九号女航天员的候选人,在最后的考核里,刘洋先一步入选,成为中国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女航天员。

第一位女宇航员刘洋,在太空上向女性问好

刘洋在后来的回忆录中这样回忆:

“每一个航天员在执行任务前,都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

若一去不返,便一去不返!”

在我们普通人的认知里,飞上太空是一个如同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一样浪漫唯美的梦想。但对于亲自登上太空的每一个宇航员来说,每次任务都伴随着生命危险。

已婚已育后的王亚平选择继续飞行,意味着她把个人性命、家庭孩子都置于“任务”“梦想”之后。

如今,王亚平带着要给女儿“摘星星”的愿望遨游在中国空间站,带着势必要完成任务的决心,在太空停留半年。

面对这样的她,再动辄只谈论她的美貌和皮囊,就显得太过于浅薄了。

太空三人组踏上征程后,曾在国际空间站生活了6个月的前NASA女宇航员凯迪·科尔曼,对王亚平送出了诚挚的祝福。

她说:“太空同样可以属于女性。”

她说:“当你望向窗外,数十亿女性也在借着你的目光看向窗外,包括我。”

作为借着王亚平的目光看向窗外的观众之一,我快要被这一番话整哭了。

我们今天要讲的是王亚平,又不止是王亚平。

她以女性身份二度出征太空之后,她早已经成为了一种代表、一个象征:

提到女性,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受限于书本/影视里围着锅碗瓢盆打转的女性刻板印象,对于女性雄心、女性前途、女性梦想这种词汇,都太过陌生,也太没有想象力了。

太多的女性过于深入地陷在了家庭、婚姻、育儿事务里无法自拔,扛着妻职母职的包袱艰难前行,更妄论追求梦想,自我实现。

是包括且不仅限于王亚平在内的女性楷模,身体力行地告诉大家——

除了以别人的女儿、妻子、母亲的身份存在,女性还能以自己的名字闯出一番天地;除了被迫“懂事”地为了照顾父母、丈夫、儿女做妥协,放弃前程和梦想回归家庭,女性还有别的出口。

这些女性楷模也向全世界证明:

女性并不只有柴米油盐,女性也同样可以追求星辰大海,拥有自己的光荣与梦想。

03 我们无法亲手摘下星星,

但仍能为后来人照亮一段路。

我撰文谈论过很多女性议题,关于出生率不平等、家庭财产分配不公、职场晋升路径受阻,关于家庭暴力、母职惩罚、老年贫困……

但除了没完没了对负面新闻的鞭笞和谴责,对女性失权(而不自知)的怨怼以外,这一次,我想郑重地与大家谈一谈——

女性的责任感。

很多人都在要求得到“性别平等”,但这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公平,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更无法靠坐着等待他人施舍。

女性力量是需要争取和传承的。

而观念的传承比基因的传承更重要,辐射面积也更深,更远。

女性楷模到底有多重要呢?

王亚平在新疆某小学做演讲,小姑娘伊丽姆说:“像做梦一样!我从没有想过自己能见到王亚平老师,长大后,我也想当航天员。”

某个任职教师的女网友,在目睹班里的女学生曾经立志要成为宇航员而遭到嘲笑后,并没有轻易浇灭孩子的梦想,而是给女孩赠送玩偶,用王亚平的故事鼓励她:

“这可能就是未来的你!”

任何观念都是先于行动的,你得先有方向,才能谈抵达。

我女性主义觉醒的重要启蒙之一:美国最高法院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鲁斯·巴德·金斯伯格。

她一生为女性权益而战,是美国法律界和性别平等史上的划时代的传奇女性。

她从前辈手上继承过平等的观念和权力的权杖,从入驻美国最高法院到临终前最后一刻,都在为扫清歧视,创建一个更平等的世界而奋斗。

遗憾的是,在她去世后,随着特朗普举荐的保守派女大法官上任,美国两性价值观正在滑向保守和狭隘的深渊。

即便她已离去,但作为影响了一代女性的传奇人物,她精神的灯塔长存。

至少在我这儿,她至今仍是我坚持女性写作的重要力量之一。

又比如舍一己之身创建起全国唯一一所女子高校的张桂梅女校长,在她的坚持下改变了将近2000个山区女孩的命运,她的事迹同样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

她们是遥远而璀璨的艳阳,非豁出毕生的精力和心血不能企及。

我常常在想,除了口嗨高呼“平等”外,身为普通人的我们,能否也努力在自己的生活中、工作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为其他的姑娘,为下一代的女孩儿点亮一盏小小的灯?

钱财富余的,可以捐助贫困山区失学的女孩,帮助她们重新站上命运的起跑线;

身居高位的,可以多发掘、扶持、培育优秀女性员工/下属,让更多女性突破职场天花板,走到关键位置;

为人师表的,少说“女孩就是不如男”的丧气话,多鼓励姑娘奋发拼搏,支持她们追逐梦想……

或者,微型的女性互助,就在我们的家庭里:

把姐妹、女儿当做继承人来培养,物质上花钱支持,精神上对她给予厚望。

女性帮助女性,不止在危难时候为她振臂一呼,更在每一个日常推她一把,帮助她立长志、常立志。

扶她上马,送她远行,让她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又或者,正如一句话说的那样——

“有能力的女性,你只要坚持自己的路,一直往上走,往上走到你所能走到的极限,坐在那里。

那个位置上有你,你就已经是在为后面的女同胞们铺路了。”

作为普通女性,我们毕生都无法亲手摘下一颗星星。

但我们还能努力发光,在自己的生活里,成为一颗星星。

— THE END —

☀本文选自好姑娘光芒万丈(ID:laoyaohuibaofu),微博&知乎&豆瓣@好姑娘老妖。作者:铭渲,皮实且耐撕的女性主义。原文标题《38岁考北大,41岁中国首位女航天员,从小镇女孩上太空,这个女人凭什么?!》。灼见经授权发布。

相关阅读:

  • 《五个扑水的少年》中国版讲的是什么故事?结局如何?
  • 全球新锐设计师力量及中国知名设计院校集结深圳
  • 中国「姿」态 |JUZUI玖姿20周年·与时光同行,相伴温柔
  • 羽生结弦粉丝拜托中国观众,华春莹大方回应,网友:加油交给
  • 吴尊一家打中国疫苗,坦言感谢中国的大力帮助,网友送上祝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