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为什么你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负”?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孩子   米粒   纸片   爆发力   教养   强壮   冲突   特征   家长   父母   力量   同学   节目   妈妈   老师


当孩子被欺负时,父母的态度比事件本身更重要。


而孩子需要的,是一个强有力的臂膀,支持他、维护他、给他力量。


德国诗人维斯冠说: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赠与的最佳礼物。


之前有一档真人秀节目《婆婆和妈妈》中,伊能静谈到了女儿米粒转到新学校的情况。


有个小男孩撞到米粒,米粒告诉老师,老师让男孩道歉。但是从此,这个男孩经常有意无意地撞她。


有一次学舞蹈课,每个孩子都站在划定的小圈圈里,那个小男孩挤到米粒的圈圈里,把她逼到墙壁后面。可即便是这样,米粒也没有反抗。



伊能静在节目中重提此事时,米粒爸爸秦昊失控到哽咽:“你快别说了,说得我心疼。”


最后,秦昊还发出了灵魂拷问:“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受欺负,那该怎么办”?


虽说小朋友之间发生一些小摩擦,推推搡搡的很常见,但是有一些孩子确实一直处于“被欺负”状态。


要想彻底摆脱这种状态,其实需要先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被欺负”的总是你家孩子?


这并不是在用“受害者有罪论”来合理化那些施暴小朋友的的行为,只是,我们应该注意到大部分容易“被欺负”的孩子都有这些特征:


最容易被欺负的体质:


特征1:被欺负=极其“不安全”人格

特征2:被欺负=没朋友

特征3:被欺负=与众不同

特征4:被欺负=体魄弱

特征5:被欺负=父母的过度保护


想起河南那个7岁在眼睛里被同学塞了几十张纸片的女童,事件发生后,她不敢告诉老师,也不敢求助家长,实在疼得受不了,才不得已告诉妈妈。


看着医生从孩子眼睛里取出一张又一张小纸片,做妈的心,仿佛被剐了一般疼痛。她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每天乖乖上学的女儿,会遭到如此无情的欺凌?为什么孩子受那么大委屈,沉默不语?


教育专家刘鹏老师说:被欺凌的小孩或多或少在性格上有缺陷,比较懦弱,所以不敢反抗,也不敢主动求助。


的确,培养一个听话的孩子可以帮助父母减轻不少养育烦恼;可若孩子太“听话”,同时失去的还有孩子自主做选择的能力,他们不知道该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什么样的决定,甚至不知道在关键时刻如何学会保护自己。



不是说非得教孩子叛逆才不容易被欺负,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白:


选择是一种能力,如同技能培训,需要学习,需要大量练习,才能习得和掌握。


为什么不能教孩子过于忍让和反省


还有一种父母,因为自身的性格过于软弱,在教导孩子时也总是让孩子凡事多忍让。


可适度谦让是有礼貌,但是过分忍让只会让孩子唯唯诺诺,不敢拒绝。  


马思纯曾在节目里说出自己被欺负的痛苦经历。  


初中的时候,马思纯因为比较胖,时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就连喝剩的水杯里,也会遭同学恶意放入粉笔灰和拖把水。



她回家告诉父母后,可是父母却选择息事宁人,只是告诉她:  


“不要理会她,只要努力证明自己过得比对方好就行了。”  


后来马思纯留下了一辈子的心理创伤,需要靠吃药控制情绪。  


只会让孩子忍让的父母,不仅会让孩子在生活中处处受欺凌,有时候甚至还会遭受惨痛的代价。


反观那些容易在学校在社会上容易被人欺负的孩子,他们也一定被自己的父母“欺负”过。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反驳:“什么?!我怎么会欺负我自己的孩子?”


这种“欺负”和教孩子“忍让”,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举例


当孩子第一次被小伙伴孤立,故意弄坏他的作业本,他气鼓鼓的跟你告状时。你也许张口就是:“人家怎么就针对你,不针对别人呢?你反省反省你自己的问题。”


当孩子第一次被小伙伴打,他鼻青脸肿的回到家,你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数落:“你又做了什么事情?肯定是你惹人家了,一个巴掌拍不响啊。”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本该需要家长的悉心引导呵护。


父母以为忍让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保护孩子。


可是一时的忍让,不仅会让孩子看起来好欺负;


一味的退让,更只会换来对方的的得寸进尺。


你的一句句“你怎么不反省反省自己?”“一个巴掌拍不响。”更是把他推入绝望的深渊。


所以当他们面对欺负的时候,本能的会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是不是自己做错了?父母都没说什么,我又能怎么做呢?  


最后连别人都觉得孩子可以随意蹂躏,孩子又该怎么保护自己?


面对“欺负”应该怎么办?


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那么,在面对孩子“被欺负”时,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处理呢?


是鼓励孩子还手,积极撑腰还是应该让孩子跑,不要理会?


其实,不管是“还手”还是“不予理会”,本质上来说,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让孩子暂时安全。


既知如此,不如及早送他一身自保的铠甲?



  • 强壮孩子的体格

李玫瑾教授说:“只要孩子有运动,他就有爆发力,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欺负。”


足够强壮的孩子,别人才推不倒、撞不坏。


很多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直面冲突,认为只要逃就可以了,如此就可以避免受伤。但我们要明白,逃得了一次,逃不了一百次。



要知道,儿童世界的生存法则是身体力量起决定作用,谁强壮谁就占上风。所以,我们家长应该经常带孩子锻炼锻炼身体,必要时教他们一些防身技能。


  • 鼓励孩子勇敢说“不”

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学会向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


告诉孩子,口头上不能输,态度上不能垮,被欺负时要挺直腰板勇敢表达:“我不喜欢这样,你不要这样。”


用“不”来拒绝,向别人表明自己的立场,也建立起孩子的边界。


  • 相信孩子能够做好

“担心”或是出于为人父母的本能,但父母们也要相信孩子自己能够做好。


家长的支持和信任,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气和底气,当孩子动力十足,他能解决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孩子因此更加自信。


  • 做孩子坚强的后盾

孩子被欺负,父母的一句“忍一忍”或者是“打回去”都不能让孩子安心。


重要的是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永远是你的后盾。


毕竟,有了父母的支持,孩子才会拥有安全感,才能有保护自己的决心。


父母平时也要多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要等到事情无法挽回时,才问“当初你怎么不告诉我”?


  • 为孩子树立榜样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说:“我们相信还击是必要的,相比还击的力量,我们更要培养孩子还击的智慧。”


父母遇事就吵、冲动行事,孩子学到的就是用拳脚解决冲突矛盾。相反,遇事冷静克制、心平气和应对,孩子看到的是父母的修为,学到的是影响一生的教养。


所以,不论何时,我们作为成年人都要为孩子树立好典范,就算是孩子被欺负了,也不能冲动行事。


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被欺负的经历,甚至会遭遇霸凌,父母应该如何正确的教孩子保护自己!


除了要有不伤人的教养,也要有不被伤害的气场。与其期待孩子被世界温柔以待,不如让孩子强壮和自信起来。


相关阅读:

  • 唐嫣最近在干什么?生完孩子后很久不出来,有新资源吗
  • 吴忧和何西亚第几集在一起?吴忧怀了谁的孩子?
  • 《第十二秒》善善是谁的孩子?善善会说话了吗?
  • 《八角亭谜雾》凶手是丁团长吗?丁团长和周亚梅为什么没
  • 《八角亭谜雾》念玫是谁的孩子?妈妈是玄珍吗?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