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我们只知道袁隆平「国士无双」,不知道他的家学有多滋养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隆德   抗战时期   德安   尼采   汉口   国士无双   芜湖   水稻   中国   悲剧   游泳   母亲   父母   优秀   小学   人生


造福世界的技术、攻坚克难的勇气、乐观豁达的心态、低调谦逊的美德,还有他未竟的梦想……

“风吹过稻田我就想起你”

“以后,我们帮您把种子撒向更远方”……

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今天举行。

一起送别袁老,先生千古!



01

袁隆平院士的贡献,我们都知道,让我们吃饱了饭,培育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几千年的粮食问题,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这样伟岸的人物,他是怎样炼成的,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我以前看袁老的人生轨迹,发现一个细节,袁隆平生于1930年,刚出生不久,就因为长城抗战辗转回到江西老家德安。在德安的时候,他母亲负责教育任务,为了给不到6岁的袁隆平开蒙,因为没有儿童启蒙教材,他母亲找了一本书作教材,这本书就是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所以,袁老的学前教育读物就是《悲剧的诞生》。



其实,爷爷曾是位“公子”。


袁老的妈妈叫华静,是扬州一位富商的千金,家境十分殷实,很小就被送到镇江的英国教会学校读书,毕业以后在芜湖一家小学担任小学的英文老师。所以,她给袁隆平拿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来开蒙一点也不奇怪,她非常崇拜尼采,所以她当时把尼采书中的哲学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袁隆平的父亲就是芜湖这家小学的校长,母亲不简单,父亲当然也不简单。袁兴烈是国立东南大学文学系的高材生,国立东南大学,也就是后来的国立中央大学,是民国最好的大学,没有之一。袁兴烈一直担任高等小学的校长和督学,后来投笔从戎,抗战时期被爱国将领孙连仲器重,担任上校秘书。


02

1930年9月7日,一个叫“袁小孩”的男婴诞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乳名“二毛”。


给他接生的人,叫林巧稚,是中国妇产科的奠基人。


这就是袁隆平来到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板。



实际上,袁隆平只是兄弟姐妹中优秀的一个,他们兄妹6人,4个是大学生,一个是中专生,虽然没有袁老优秀,但是,个个都是人才,从成材率来说,是100%。



就像我说的,袁隆平的成功,处处都有父母的影子,袁隆平自己是不平凡的,非标准的,他父母的教育,同样是非标准、不平凡的,这就是他们的家学,如果总结一下,袁隆平的家学有这三个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责任感


他本可以选择更轻松的人生,但是偏偏走上了一条充满泥泞的道路。


在那个动荡的岁月中,一个少年经历过国破家亡、看到过饿殍千里,心中那颗丰衣足食的种子,早早种下。



所以,他才会说: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这是他的座右铭,更是他一生的信仰。



袁隆平的家庭,尤其是父系出身,其实是中国士大夫阶层的一部分,他们具有非常理想主义的一面,袁隆平的弃文从农,与身怀家国天下的责任感有着极大的关系。。


袁隆平回忆母亲,他母亲总是教育他,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博爱、要诚实,从小就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传递尼采的超人哲学:凡具有生命者,都在不断超越自己,而人类你又做了什么?


二、热爱运动


袁隆平跟钟南山一样,体育非常好,他小学在汉口上学,非常喜欢游泳,10岁的时候,还是汉口赛区100米、400米自由泳冠军。


袁隆平非常热爱游泳,就是在重庆大轰炸的期间,别人都躲在防空洞,他还拉着弟弟袁隆德去游泳。


实际上,袁隆平本来是想做专业运动员的,他参加了西南区的西南运动会游泳选拔赛,本来比赛的前三名有望进入国家队,按理说,以当时袁隆平游泳水平进入国家队绰绰有余。但奈何,袁隆平是个吃货,比赛前贪恋成都的小吃,吃坏了肚子,偏偏游了第四名,被刷掉了。


迷恋体育,也根本没有影响他的成绩,袁隆平的成绩一直非常优异,他父母也非常支持。母亲华静虽然出身名门,是大家闺秀,但是她在87岁高龄的时候,还去袁隆平试验田所在的农村给儿子做饭,甚至下地劳作,身体也非常健康,说白了,后来袁隆平能在农业科研上有这么大成果,也是跟好身体分不开的。


三、自由


袁老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外号“90后梗王”。


别人说他高龄,他说自己是“90后”,正青春。



前一秒还问别人“自己帅不帅”,下一秒就“不打自招”笑到镜头模糊。



上一句还说着退休后“不打牌、不下棋、不唱歌、不跳舞”。



下一句就来了个神转折:“变成老年痴呆”。



吐槽起带学生,老爷子也不客气:


改论文什么的,死脑细胞的,还是种水稻简单。



老人崇尚“自由”,最喜欢的就是“上班不打卡”。


在不打卡面前,杂交水稻之父快乐得像个孩子。




因为袁老去世,2012年的一条微博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


“就像有男人说,你知道吗,我的打火机几千块一个,可以给我的女人买包包。但我见过最有品的男人,就是会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的袁隆平。”


去偏远山区教书的时候,母亲心疼他:到了那儿就要吃苦了。


他却说: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还有谁能比袁隆平更适合这句话呢?



除了音乐,袁爷爷还喜欢骑马、打排球。



没有成为国士之前,也是一个热爱自由热爱生活的年轻人,这种不拘一格的热爱,其实让他的人生更丰满,人生丰满之后才知道自己真正要干的事业是什么。


03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到底是怎样一步步变优秀的?父母到底做对了哪些事?


袁隆平的家庭给了他丰富的滋养,让他有坚持梦想的韧性、克服艰难的勇气,热爱生活的兴趣……


最好的教育,不是来自学校,不是来自社会,而一定是来自家庭,来自父母。袁隆平的父母,可以说,完美诠释了「家学」两个字,伟人并不是第一天就是伟人的,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在「家学」的滋养下,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相关阅读:

  • 《突围》看懂这两段民国戏,就能明白林满江的野心,齐本安
  • 纪念飞虎队80周年历史图片展在美国举行
  • 国家一级演员何政军,为何出道几十年零绯闻?看看老婆是谁
  • 七七年失踪的苏联飞行员重现!令人震惊
  • 卖惨翻车,杜淳3部谍战片,深潜敌营比拍戏更聚少离多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