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蕾波增肌力促运动神经触激点之十四其他穴(任世光)

脑瘫临床反射、肌张力、姿势、运动异常源于脑损伤或脑发育缺陷所致的神经系统障碍。蕾波推顺、点穴是从脑瘫病理环节更高层面-神经入手,用推、点的手法触激肌肉中的不同神经阻抑痉挛、增加肌力。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效果更好,现介绍蕾波增肌力促运动神经触激点之十四其他穴。

蕾波增肌力促运动神经触激点其他穴多位于该功能主要肌肉肌腹中部神经-肌肉接点的部位。

神经-肌肉接点(neuromuscular junction) 是指运动神经末梢与骨骼肌相接近并进行信息传递的装置。一般神经-肌肉接点多在肌腹中部。

肌肉运动是受神经支配的,运动神经像树干到树梢一样深入肌肉,末梢神经纤维接近肌纤维时,先失去髓鞘,再以裸露末梢嵌入肌细胞膜的凹陷中,形成神经-肌肉接点。神经-肌肉接点是突触间隙与终板膜的统称。神经终板与肌纤维膜以一定间隙相连接,神经末梢兴奋时终板释放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扩散到间隙后的肌膜上与受体结合产生终板电位,引起肌肉收缩。

肌肉痉挛时把A型肉毒毒素注射在痉挛肌的神经-肌肉接点,就可通过阻断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减轻痉挛。

临床实践我们观察到,对力弱肌肉点压位于肌腹中部可该肌肉收缩,多次进行该肌肉肌力明显增强。临床从位于肌腹中部的穴位寻找神经-肌肉接点比用电针寻找更方便。临床证实,点压力弱肌肉中部是增强肌力的有效方法。

临床还观察到,对运动发育落后的孩子,按照发育规律适时点压该动作关键肌群中部左右的穴位,可激发翻、坐、爬、站、走。如点压岗上肌的肩井穴或臀肌的环跳穴可激发翻身;点压腰部的腰眼穴促进坐稳;如点肩井穴及足底的涌泉穴可激发俯爬;点压环跳穴促进独站;点压环跳穴和股四头肌上的脾关穴促进迈步等。

传统穴位是我们祖先经过大量实践总结出的机体接受点压、针、电、热等刺激的敏感点,经络是一些学者把这些敏感点连成的线。经过几十年多学科的研究,目前可以认为,穴位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多层次空间,神经、微循环以及相关的介质、细胞等是穴位的重要组成部分。

穴位普遍存在较大神经分支,如足三里穴神经、微循环分布均多于非穴区。肥大细胞是微循环调节的重要细胞,针刺后穴区肥大细胞明显增加,神经切断可使电针引起的足三里穴肥大细胞聚集减少。有学者研究观察到,深刺足三里穴达到“得气”时,胫前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增高、血管内径增宽,显示针刺得气会明显改善微循环;他们的研究还证实浅刺、非穴位刺激、留针均对血流动力学无著影响;研究还证实离断穴位的相关神经穴位就不再得气。更多的研究均支持穴位接受有效刺激主要是通过神经-微循环等发挥作用。由于神经多在稍深部位,因此必须用一定力度的较深点压或应用针刀、毫针刺到一定部位才能“得气”。

神经解剖只有1-2百年历史,微循环的研究不足百年,而经络和穴位已越千年,就从体表能如此接近地对外周神经定位这点,我们中华祖先已走在世界前列。当然用现代神经解剖生理等研究结果,可以找到通过神经调节机体更好的部位,我们把这些部位也称之为“穴位”,因为祖国医学穴位、经络不仅是我们找到这些抗痉挛、增肌力的神经触激点的引路导师,其中许多精华我们仍要继续学习。

相关阅读:

  • 蕾波增肌力促运动神经触激点之三肩外展穴(任世光)
  • 蕾波增肌力促运动神经触激点之五屈肘穴(任世光)
  • 蕾波增肌力促运动神经触激点之十髋外展穴(任世光)
  • 蕾波增肌力促运动神经触激点之九伸髋穴(任世光)
  • 宝宝8个月还不会爬?那你一定要看看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