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妈妈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托马斯   突触   妈妈   孩子   心理   花花草草   胆小   认知   成年人   大脑   害怕   思维   家长   阶段   玩具   生命   朋友

同事婷婷家宝贝今年5岁,最近在锻炼分床睡,但进展并不顺利。一到天黑,孩子就会念叨“我不要自己睡,妈妈,我害怕!”。虽然婷婷每次都很耐心地安慰孩子:“宝贝,妈妈在你边上呢,不害怕哦”。但不管婷婷怎么说,孩子依旧很抵触自己睡,经常半夜爬回爸爸妈妈的床。婷婷生气的说:“一个男孩子不知道在怕什么,天天说关灯后有怪兽,自己睡怪兽会来找他。都跟他说了多少次了,没有怪兽,怪兽是假的!还是没用,眼看着一天天长大了还跟妈妈挤一张床,算怎么回事!胆子这么小,以后还能干啥?”

婷婷的心情可以理解,“儿大避母、女大避父”的道理我们都懂。大部分孩子锻炼分床睡的经历都是一部血泪史,很多家长以为是孩子胆小。其实并不是,我想在这里为孩子辩解一下:天黑孩子害怕,真不是孩子胆小,而是6岁之前的孩子正好处在泛灵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觉得世间所有物体都有生命,当然也包括黑暗中自己假想地所谓的“怪兽”。在他们的大脑里,无法识别哪些是想象出来不存在的,哪些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在我么看来“怪兽”简直就是无稽之谈,但在孩子看来,那玩意确实存在,这就是泛灵期的特点。儿童发展心理学中著名的“泛灵理论”,就是对这个时期的孩子研究总结出来的。

泛灵理论到底是什么?

在育儿界公认的“泛灵理论”是来自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曾在《儿童心理学》中提到了孩子们的世界观。他认为6岁前的幼童,无法区分思维与物质的区别,也无法区分出生命与非生命体,在他们心中,花花草草也是能思考、有感情的生命。这就是孩子们的“万物有灵”思维,也即泛灵心理。

其实“泛灵”一词并不是皮亚杰独创,它最早是来自于17世纪的哲学思想的“泛灵论”,“泛灵论”主张一切物体都具有生命、感觉和思维能力。后来皮亚杰在研究儿童思维的过程中,发现在2~6岁的孩子会把一切事物都看成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意识、有思想、活的东西,从而将“泛灵心理”引进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经常把玩具当作活的伙伴,与它们游戏、交谈、生活等等,这就是泛灵心理的作用。一般来说:

  • 3岁的孩子,看什么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他们会对家具、布偶、哪怕电线杆也能聊天;
  • 4岁的孩子,认为能动的就是生命,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会认为,那些会随风飘动的树是有生命有意识的,他们会担心小树被晒伤。
  • 5岁的孩子,认为能“自己动”的才是生命,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你送给他一个会动的玩具,要比给他一个简单的玩具效果好很多。在他们看来,会动的玩具是一个真正的朋友。
  • 6岁以后的孩子,才逐渐开始把动物、植物等看成是有生命的。开始对这个世界上的物理因果关系和逻辑因果关系有了一定的认知。

基于上述孩子的发展阶段,皮亚杰在《儿童心理学》中曾说:对幼儿来说,事物的名称乃是物理地附着在事物上面的;梦是在床上默想出来的微小的物质的动画片;思想是一种音调。

其实就是说,孩子在年幼时无法区分思维与物质。

这里有个很贴切的例子,在《妈妈是超人》第三季里,邓莎儿子大麟子软萌可爱。有一集天气很冷,寒风刺骨,大麟子看到院子里,被风吹的东倒西歪的花花草草,顿生怜悯之心,开始了“大麟子拯救小树计划”。他顾不上外婆早就准备好的早餐,眼睛一动不动盯着外面的盆栽,不停的喊着“快救救大树吧,不能把这些花放在外面。我们可不可以去救他们。”,最终拧不过大麟子的妈妈和外婆把盆栽搬回来屋里,大麟子才乖乖吃饭。很多网友留言:大麟子好有爱,太喜欢了。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在“泛灵心理”的影响下,都会对花花草草产生怜悯之心。

那么,为什么6岁之前的孩子会产生“泛灵心理”呢?

有没有感到奇怪,为什么孩子在三、四岁时候会出现泛灵心理,但成年人却很少有类似的经历?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1,孩子大脑发育导致。

脑科学专家发现,初生婴儿脑重量约等于成年人重量的25%,在3岁时能增长至成年人的75%,这表明脑部发育在孩子最初的3年内是最快的。而通过影像资料科学家发现,这种种大脑重量增加不是因为神经细胞繁殖带来的,而是比细胞更复杂的神经纤维长度伸长、突触增多所带来的。随后,这种神经纤维的增加会减慢,同时还会伴随突触的消失或死亡。

芝加哥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Peter Huttenlocher发现:孩子刚出生时,约有50万亿个突触连接,而成年人是这个数量的10倍。但当孩子3岁时,突触连接的数目反超成人2倍,约有1000万亿个。而当孩子到了14岁左右后,突触链接数量就和成年人基本一致了

从这组数据来看,3、4岁是人一生中突触最多的时候,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孩子的思维最活跃、想象力最丰富,再加上孩子对“生命”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就很容易出现“泛灵心理”。

▼2、思想不成熟

2岁~6岁的孩子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对世界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所以他们不知道,到底什么东西是有生命、有感情、有意识的?而6岁之后的孩子接受了学校教育,他们的思想开始成熟,6岁左右的孩子大脑也做好了接受新认知的准备。他们开始通过文字、视频认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慢慢地就学会了分辨,也学会了敬畏生命。所以,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泛灵心理”也就逐渐失去了。

▼3、外物的影响

研究发现孩子是社交型学习者,6岁之前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几乎都来自他所接触的人或事。而现在很多儿歌、故事、动画片、影视剧中大多都会发挥想象力,给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生命。

比如:小侄子最爱看的《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讲的就是小火车托马斯和它的朋友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这种影响下,孩子会自然而然的认为,火车是有生命的。记得有次,带小侄子出去旅游,有人不小心把刚泡好的面撒了一地,小侄子嗷嗷大哭,安抚了好久才平静下来。事后孩子说“小火车被热水烫伤了,多疼啊!”,你看童言无忌其实就是“泛灵心理”的影响。

▼4、补充心理

除了上述原因,有些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孤僻,但内心又极其渴望社交、渴望与人交往,这时候孩子就有可能会幻想出一个“假想朋友”,从而出现“泛灵”现象。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补充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不光孩子,有些成年人也会在补充心理的作用下出现泛灵心理,比如电影《女人不坏》中,桂纶镁饰演的铁菱就幻想出来了一个完美男友。当然孩子出现补充心理,家长也不必惊慌,这种补充心理一般会随着孩子步入社会,结识新朋友而逐渐退去,很少会有像铁菱一样直至成年还处于补充心理的。

既然每个孩子都会出现“泛灵期”,那么在“泛灵期”家长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可以利用“泛灵心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上面说了“泛灵心理”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把周围事物视为有生命的,具有人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将物品拟人化的特点,帮助孩子培养同理心。这种方法其实在日常育儿中经常见到,比如我就碰到过,有孩子随意丢弃玩具,妈妈对孩子说“你把玩具丢在这里,它会找不到回家的路,晚上就只能孤零零的自己在这里睡了。”孩子听后,立马就捡起了丢在地上的玩具。这就是泛灵心理巧用实例。

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利用“泛灵心理”,比如:孩子乱涂乱画,父母可以这样说:“你把墙壁画的好乱,它不喜欢,不会再和我们做朋友了”;孩子乱扔玩具,父母可以这样说“玩具累了,要回家休息了,你把它丢在地上摔疼了,赶紧捡起来让它回到自己的家里去吧。”等等。总之,家长可以采用这种将物拟人化泛灵心理,使孩子产生同理心,进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

▼其次,要注意不要滥用“泛灵心理”

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再不听话,妈妈就把你送给大灰狼了”,“晚上不早点睡觉,妖怪就乘黑天把你抓走了”等等善意的威胁,但其实父母这样做,实际上是在利用“泛灵心理”放大孩子的恐惧。6岁之前的孩子由于大脑发育的缘故,很难分清虚拟与现实,我们大人的一句玩笑话,孩子很肯能会当真,威胁式恐吓,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同事丽丽说,小时候有次玩的太开心忘了回家,妈妈找了好久才找到她,那次妈妈恶狠狠地说“要不是我找到你,你就被小鬼抓走了。”从那以后,她再也不敢晚上出门,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导致丽丽每次加班都会很困扰。这就是过度使用“泛灵心理”的后果,所以平日在给孩子选择故事绘本、动画片时就需要家长多做功课,避免引发负面的“泛灵心理”。

孩子的泛灵期只是一个过程,而“泛灵心理”也是一把双刃剑,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格外注重泛灵心理的应用,多用正面泛灵,少用负面泛灵,从而引导孩子积极性格的培养,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能正确理解孩子经常和玩具窃窃私语,经常对没有生命的物体产生情感的背后原因。

相关阅读:

  • Magi的神奇传送门,快来下载宝宝照片吧
  • 《八角亭谜雾》木格死了吗?木格的妈妈和玄梁有什么关系
  • 《八角亭谜雾》念玫是谁的孩子?妈妈是玄珍吗?
  • 请早日为妈妈备上氨糖软骨素钙片!原因看这里
  • 《八角亭谜雾》木格妈妈是好人吗?木格妈妈与玄梁有什么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