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荣格自传》:人们终其一生寻找的生命意义,其实就是做自己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自传   卡尔   意义   生命   瑞士   心理治疗   自然科学   心理学   人格   童年   内心   想法   神秘   自我   家庭
  • 你还记得自己多久没有发自肺腑地笑过了吗?
  • 你还记得自己多少次在崩溃的边缘苦苦挣扎吗?
  • 你还记得那个怀揣梦想找寻生命意义的自己吗?

我们无数次一边口里说着“爱谁谁,我就我!”,一边戴着伪善的面具做别人口中的自己,心中一万个不愿意。

我们总觉得成长就是不断走近他人,逐渐失去自我的过程,但是荣格却告诉你:“每件促使我们注意到他人的事,都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瑞士知名心理学家,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等,创立了荣格心理学学院。他无论是在心理治疗还是哲学文化等方面,都给后人留下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他83岁高龄时回顾自己一生而编著的《荣格自传》,彻底打开了自己的心灵,和读者一起探讨他丰富的人生和精神世界,揭开无意识的神秘面纱。这本书汇集了荣格各个时期的特殊经历和对人的心灵的思考,虽以“自传”为题,却是荣格毕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申荷永老师更是凭借多年对荣格的研究,将《荣格自传》进行了详尽的解读。每一章开头的领读部分他都提炼阅读要点,简明扼要地介绍相关写作背景,帮助读者快速抓住荣格思想的精髓、理解荣格思想的价值,从而引领大家感悟自己与荣格思想的关系,认识名家眼中的心理学大师。

读《荣格自传》,探寻短暂一生的生命意义;摘下面具,做遵循内心的自己。

01.生长之谜:我是谁?

1875年7月26日,荣格出生于瑞士的一个贫困的牧师家庭,其父母关系不好,母亲性情反复无常,会突然爆发脾气发火,也会因跟父亲分开郁闷的生病住院。受家庭环境影响,荣格从小就是个奇怪且敏感的小孩。他从不会主动跟父母打开心扉,也不善与人交流,他大都是和自己作伴,最喜欢脑洞大开的幻想一些游戏自娱自乐。

爱思考的习惯让他喜欢遇到不解的事情就开动脑力小马达,多转几圈,多问几句为什么。他会结合家庭宗教背景,思考主耶稣的存在;也会用木制尺子雕刻一个小人放在铅笔盒里作为玩伴,每当遇到困境、不悦、焦虑或者悲伤时,就躲进藏有小人的阁楼写带有秘密的小纸条,自言自语宣泄情绪,在自己的心灵后花园做回自己。

人们常说:“当一个孩子不再将父母视为童年天地的支柱时,他们就会真切地认识到自我。”特殊童年经历的荣格显得跟同龄人格格不入,他3、4岁时候,竟然会对黑暗、死人颇感兴趣,在母亲的诧异中,他觉得这是自己内心不快乐带来的邪恶之念,这个想法让自己无意识的一度排斥与人接触,甚至想要自杀。

直到荣格多年成人后,他才明白立在家中的石像是童年梦境的无意识演变,那些怪异的无意识童年行为对自己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自己早已在不知不觉地解开了成长之谜,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02.成长之惑:在哪里

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无意识中的一切均竭力于外显化,连人格都力图从无意识状态中脱离出来,获得一种完整的体验。——荣格

随着长大求学,荣格愈发觉得自己体内具有双重人格:一个是学习失败的顽劣差生;一个是多疑成熟的孤独老人。

自己不爱学习,每当想到要去学校,他就万分排斥;每当想起那充满失败感的数学课、美术课和体育课,他就倍感头疼。

12岁那年荣格偶然被一个同学推到在地,头狠狠地磕正路边的石头,当时他的第一感觉竟然不是害怕和惊慌,而是脑子里闪出一个想法:“从现在起,你再也不用上学了。”也就是这个想法,让他变得“脆弱不堪”,稍有不适或者紧张就会出现晕厥。

家人为此苦恼不已,但他不以为然,反而开心地潇洒了6个月。如果不是听到父亲与别人的交谈,他可能依旧“脆弱”下去。原来,父亲担心贫困的家庭无法给“脆弱”的荣格留下一些家产,“多病”的荣格将来无法独自谋生。

听到这里,荣格忽然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错了,应该及时修正。于是,他开始变得用功和认真起来,但长期的晕厥已成为一种病态,他刚学了10分钟,就发作了。但他努力坚持着,有好转就继续学习。就这样,荣格凭借自己超强的意志力战胜了晕厥症,返回学校重拾学业。

荣格以切身经历揭密了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的面纱,这实际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博弈。大家总觉得成长难懂,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己;长着长着就经不住诱惑,迷失了自我……

其实不是成长难懂,而是你自己没有看清自己在哪里。成长前路漫漫,诱惑与痛苦并存,只有找对适合自己的路,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才有可能收获一路繁花似锦。

03.成长之醒:做自己

村上春树说过:在自己喜欢的时间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我而言,就是自由人的定义。

中学毕业本以为可以开心庆祝的荣格,在选择专业时又陷入了两难,一边是他喜爱的人文学科的,一边是他向往的自然科学,脑海中的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再次开始打架。就在这时,一个神秘的梦境为他指明了道路,他认为无意识的潜意识也许正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选择。就像他说的:“往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梦醒之后,他果断地选择了自然科学。

考虑到家庭情况,他又在众多自然科学门类下,选择了前景较好的医学。在学习过程中,他偶然发现,精神病学科可以将自己喜爱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完美结合,这不是整合自己心意吗?于是作为医学专业优秀的他,本有机会深造临床医学,却在大家的不解中选择了当时略被鄙视的精神病学科。

此后,荣格的独特在工作中日渐突出。别人研究病理症状时,他研究症状背后的起因;别人重视医学严谨表达时,他幻想跟病人的无限交流,并试图在这种无意识言谈中捕捉重要讯息。

黑塞说:“上帝借由各种途径使人变得孤独,好让我们可以走向自己。”虽然荣格之后又遭遇过搭档分离、人生低谷、精神崩溃……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做强大而真实的自己才是寻找一生的生命意义。

04.结束语

申荷永老师说:“接近心理分析,也就意味着接近我们的内在自我或自性。我们要走进去的不是荣格的神秘或神秘的荣格,而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人生就是这样,理想与现实交错,彷徨与释怀相融。凡事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无论如何选择,都请遵循内心,只有勇敢地为自己而活,不随波逐流,你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或者你对荣格感兴趣,不妨点击下方领取吧,一本集荣格83年智慧于一体的心理学敲门之作,你值得拥有。

荣格自传 申荷永领读版 图书 ¥48.5 购买

(本文完,图源于网络,侵删!)


我是@拾月屿,愿与您品生活,聊共鸣,同成长,看人生。欢迎关注~


#我要上头条##遇见好书##卡尔·荣格#

相关阅读:

  • 怎么写自传(怎么写自传作文600字)
  • 梅根掌控哈里与家人关系,哈里决意对抗父亲,借女儿洗礼推
  • 专家称威廉早知道哈里出书,哈里在和王室玩游戏,最新民调
  • 梅根自传披露哈里回国和女王特殊团聚,专家评哈里心理扭
  • 黑客称将公布美警局恶行,曝光种族歧视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