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二战德国纳粹党吞并奥地利始末

奥地利和德国都是属于日耳曼民族文化范畴的国家。但前者从来不是德意志帝国的组成部分。历史上日耳曼人在政治、经济上曾有过大联合,但这种联合的核心是奥地利而不是普鲁士。直至19世纪,奥地利仍然恪守领导日耳曼人的传统,坚决反对普鲁士的兴起。只是在1866年的普奥战争之后,奥地利对日耳曼人的领导地位才为普鲁士所代替。

但是,德国早就梦想吞并奥地利。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后不久,便委任国会议员西奥多·哈比希特为奥地利纳粹党督察。希特勒还批准设立一个由几千人组成的奥地利军团,驻扎在沿奥地利边界的巴伐利亚境内,准备在适当的时候越过边界占领奥地利。

他还把流亡在外的奥地利党领袖阿尔弗雷德·法劳恩菲尔德弄到慕尼黑,让其每晚进行反对奥地利政府的煽动性广播。

此外,无孔不入的德国情报人员披着各种合法的外衣大量涌人奥地利。他们在奥地利发展情报人员,建立情报组织,进行旨在颠覆奥地利的宣传活动,支持已有的法西斯组织,建立新的法西斯团体,他们鼓动并联合奥地利法西斯分子,利用各种手段,攫取奥地利国家各部门的权力。

至1938年时,希特勒情报人员同奥地利法西斯分子已经一起控制了奥地利国家的许多要害部门。他们不但可以使德国及时了解奥地利的各种情况,而且大力影响奥地利政府的政策,使其适合德国的口味。

1934年7月25日,纳粹分子制造了暗杀奥地利总理陶尔斐斯事件。但这次纳粹暴动和1923年的啤酒馆暴动一样,很快便被平息了,参加暴动者被逮捕,其中13人被处以极刑。

这次纳粹暴动之所以失败,除技术上的原因之外,主要是由于时机不当。

1934年,由于退出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德国在外交上也处于极端孤立的地位。英法反对德国这种直接违反《凡尔赛和约》和《圣日耳曼条约》的做法,坚持应让奥地利继续保持独立。

此时的苏联正好首次表示愿意同西方一起签订一个东方《洛迦诺公约》,当然也不赞成德国在奥地利的行动,甚至同为法西斯的意大利也不站在德国一边。

希特勒无计可施,只好强忍了几年。

1935年5月21日,为了欺骗国际舆论,安抚奥地利,希特勒在国会公开宣称德国既不希望也不打算干涉奥地利内政,并吞奥地利,或者来一次合并。但是希特勒亡奥之心不死。他口头上奢谈和平,暗地里重整军备,表面上尊重奥地利的独立,背后却在加紧干着破坏奥地利独立的勾当。

经过几年紧锣密鼓的准备,至1938年年初情况已有了很大变化。此时的德国已经建立起一支陆海空各军种齐全的武装力量。德国已经完成了“打碎《凡尔赛和约》的枷锁”的任务,在希特勒看来,实现他长期孕育的目标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此时的国际环境非常糟糕。1937年4月,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曾谋求英国发表一项保证奥地利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声明,未果;法国政府拟与英国一起发表关于中欧问题的声明,也未成。

但张伯伦在1937年5月却对奥地利国务秘书施密特说:“英国不仅希望与意大利,而且也希望与德国达成谅解。”

1937年11月19日,英国枢密院主席哈利法克斯去萨尔茨堡拜访希特勒,明确提出英国愿意承认德国在中欧的合法要求,只是“要通过和平演变的途径来实现这些改变。要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巨大骚乱的方法”。

此时的法国唯英国的马首是瞻,没有英国的支持,法国不会单独对德国采取战争行动,尽管它不愿意看到奥地利失去其独立地位。法国总理也曾明确表示,如果德国吞并奥地利,法国将不参战。

1937年9月,墨索里尼访问柏林,重申两国之间的团结,并对彼此的势力范围达成一个总的协议,“意大利在地中海的行动将不会受到德国的阻碍,而另一方面,德国在奥地利的特殊利益也将不会受到意大利的损害。”

至1937年年底,意大利与德国的关系更密切了。当时,奥地利国内更是危机四起。

1936年7月11日,奥地利与德国签订了奥德协定。根据协定,德国政府承认奥地利的主权,保证不干涉奥地利的内政;奥地利则保证其对德政策“始终遵循那条与这一事实相符的基本路线:奥地利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但在这项条约的秘密条款中,舒施尼格做出了后果极其严重的让步,他表示同意大赦在奥地利的纳粹政治犯,保证让“民族反对派”-纳粹党人或纳粹党的同情者-加入祖国阵线并参加政府,让他们担任“政治上负责任”的职务。这就等于让希特勒在奥地利安插自己的人手,以作为将来德国对奥地利采取行动时的内应。

1937年,奥地利纳粹分子加紧恐怖活动,制造了一起又一起爆炸事件。他们还计划像杀害陶尔斐斯一样干掉舒施尼格。此外,国家许多部门的权力已落入他们之手。

1938年1月25日,奥地利警察在搜查一个叫做“七人委员会的团体”在维也纳建立的办公处时,发现了由元首的代表鲁道夫·赫斯署名的文件,文件表明奥地利纳粹分子在国防军支援下将在1938年春天发动公开反叛。

1938年2月12日,经帕彭的一番活动,舒施尼格同希特勒进行了一次后来被证明是决定命运的会谈。会谈一开始,希特勒便给舒施尼格来了个下马威。他指责奥地利在德国历史上的破坏作用,大骂奥地利在边境上构筑对付德国的工事。

当日午后,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交给舒施尼格一份“协定”草案。草案要求取消对奥地利纳粹党的禁令,释放所有监禁着的纳粹分子,必须让亲纳粹的维也纳律师赛斯·英夸特担任内政部长,要由他主管警察和保安事务,必须让另外两名亲纳粹分子分别担任国防部长和财政部长。

“草案“还规定,要通过有步骤地交换100名军官等措施来使德奥两国军队建立更加密切的关系,要做好准备,使奥地利纳入德国经济体系。

这分明是一份奥地利的卖身文书,希特勒却要舒施尼格原封不动地在这个文件上签字,限期3天,不然就要下令向奥地利进军。

舒施尼格表示愿意签字,但他不能担保协定会得到批准。后来,希特勒表示再宽限3天的时间来实施这个协定,并使草案的措辞多少温和了一些。在得到这些所谓的让步之后,这位奥地利总理无可奈何地在奥地利的卖身契上签了字。

2月13日上午,舒施尼格返回维也纳后,立即向总统米克拉斯作了汇报。米克拉斯表示可以释放奥地利纳粹分子,但不同意让赛斯。英夸特主管警量和陆军。13日下午,希特勒批准对奥地利施加军事压力,这种压力要保持到2月15日,即希特勒宽限的最后一天。在军事压力下,米克拉斯总统屈服了。

16日,奥地利政府宜布对纳粹分子,包括在暗杀陶尔斐斯案件中被定事的那些人进行大赦,并且改组内阁,让赛斯·英夸特当上了内政部长。这位新部长立即去柏林晋见希特勒。

2月20日,希特勒向国会发表演说,他明白无误地向世人宣告,今后700万奥地利人和300万在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的前途是第三帝国的事情。在签订了奥地利的卖身文书后,舒施尼格在国内的日子很不好过。为了对国人有个交代,他决定在3月13日那天举行公民投票。

当柏林的希特勒获知这一消息后,希特勒决定对奥地利进行军事占领。

要阻止奥地利13日的投票,德军必须在12日前开入奥地利,然而当时德国军方并没有进军的计划。于是,当初为阻止哈布斯堡王室太子奥托的复辟企图而拟定的“奥托特别方案”便被拿来应急。

10日下午6时30分,向陆军3个军和空军下达了动员令。11日2时,希特勒发布了关于奥托军事行动的第一号指令。11日清晨,德军的卡车与坦克开始向德奥边境进发。

上午10时,赛斯·英夸特和刚从柏林飞来并给前者带来希特勒关于如何对付这次公民投票指示的格拉斯·霍尔斯特瑞,一起拜会了奥地利总理,并向他提交了希特勒的要求:取消原定的公民投票,3星期后举行另一次公民投票。下午14时,舒施尼格召见赛斯·英夸特,告诉他同意取消这次公民投票。这时,戈林的价码又提高了。经同希特勒商量,戈林在14时45分打电话给赛斯·英夸特,要求舒施尼格辞职,并且必须在两小时内任命赛斯·英夸特为总理。

当天下午,米克拉斯总统勉强同意舒施尼格辞职,但坚决不肯让赛斯·英夸特继任总理。17时30分,戈林打电话命令赛斯·英夸特跟德国武官莫夫中将一起去告诉米克拉斯总统说,如果不立即接受条件,已经在向边境前进的部队将全线开入,但这位倔强的总统仍坚持不从。20时45分,希特勒发出了入侵命令。

奥地利政府本来对英法两国政府抱着一线希望,但英国对德国致奥地利最后通牒的反应只是提出外交上的抗议,而法国的总理及其内阁已于3月10日辞职,直至13日已经宣布德奥合并后,才有了一个新组成的法国政府,这期间巴黎一直未采取任何行动。

在德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米克拉斯总统屈服了。赛斯·英夸特最终被任命为总理。但希特勒仍然让军队按计划进入奥地利。

13日深夜,由德国的内政部次长威廉·斯图卡特奉希特勒之命拟定的“规定德奥完全合并的法律”,由已经接掌总统权力的赛斯·英夸特签字送到了希特勒面前。很快,希特勒、戈林、里宾特洛甫、弗立克和赫斯在这个所谓德奥合并法上签了字,并于同日由德国政府在林茨颁布。它规定奥地利是德意志帝国的一个邦,奥地利人在4月10日就“同德国合并问题”举行公民投票。3月18日,希特勒宣布,德国人也要就此举行公民投票。

就这样,希特勒不折一兵一卒便为德国增加了700万臣民,而且大大加强了德国的战略地位。纳粹德国不仅得到了维也纳这个通向东南欧的门户,而且使捷克斯洛伐克处在自己军队的三面包围之中。

相关阅读:

  • 在有些军事游戏里纳粹德国会有僵尸部队,那在历史上究竟
  • 求一部电影名有关德国纳粹僵尸的?
  • 《德语课》:工具化的悲歌,父与子的创伤反思二重奏
  • 马思纯爱上小乐与哈里恋上梅根是一回事吗?
  • 逃到一个快乐的地方是可以的逃避现实是疲倦者的合法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