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一对被不同家庭收养的三胞胎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大卫   家庭   养父   养父母   底色   双胞胎   特质   人格   乐观   性格   家长   父母   秘密   兄弟   孩子   环境

今天想讨论一个问题,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吗?观察婴儿时期的孩子,就会发现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的宝宝喜欢安安静静的待着,饿了就吃吃饱就睡;而有的宝宝则化身高需求宝宝,稍有不适就会哇哇大哭。我们甚至有句老话叫做“从小到大,三岁看老”,很多时候我们更愿意相信孩子的个性是天生的。

但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未必,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孩子性格的形成,虽然受先天生理因素的影响,但很大一部分还取决于孩子的成长过程和环境。

孩子的成长经历决定他的“人格底色”

先解释一个概念,什么是“人格底色”?简单的说,人格底色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所习惯看待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具体的做事风格的综合表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格底色”,比如你会看到:有的孩子像红色一样,阳光开朗、积极乐观,灵活聪慧,情感丰富,但讨厌约束,向往自由;有的孩子像蓝色一样,敏感忧郁,严肃认真,深沉内敛,睿智实在;有的孩子像黄色一样,锋芒毕露,霸气威武,自信满满,勇敢无畏,目标感强;还有孩子像绿色那样,简单纯粹,永不张扬,内心平和,善于倾听,让人舒适;不同的人格底色会让孩子对待一件事有完全不同的做法,从而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教育孩子,其实就是想让孩子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底色。

成长经历会对孩子的底色有什么影响?

在美国有一个备受争议的纪录片《孪生陌生人》,影片讲述了三胞胎鲍勃、艾迪和大卫从小分别被富人阶级、中层阶级和底层阶级的家庭抚养。在他们19岁那年,鲍勃和艾迪意外在同一所学校相遇了。

无意中他们发现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存在,他们同一天生日、同一家领养机构,这两个十九年来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原来是一对从出生就被迫分开的双胞胎。《纽约日报》记者听闻此事后,专门租了飞机对他们进行采访,并写了一篇关于二人被分开最终找到彼此的报道。报道发出后,令人震惊的事再次发生,人们发现还有一个他们的兄弟也被人领养,也就是后来的大卫,他们是一对被分开领养的三胞胎。

三个孪生兄弟被三个不同家庭领养,于是形成了三种完全不同的行事作风:鲍勃养父是一名医生,养母是一名律师,都是高知分子,家庭条件很好。虽然两人平日工作繁忙,但对鲍勃非常用心,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陪伴孩子,也很尊重鲍勃的想法。长大后的鲍勃,积极乐观有主见。

大卫的父母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也不是很有钱,但父亲性格温暖幽默,他会花大量时间和大卫在一起,家里任何事情都会邀请大卫参与,给了大卫充分的自由。长大后的大卫也成了兄弟三人中最乐观外向的那个。

相对而言,艾迪的父母对他的要求更为严格。艾迪的父亲受过高等教育,但却非常保守。他坚信家长要有家长权威,很少与艾迪沟通,所以成年后艾迪性格多少有些抑郁。

鲍勃和大卫在,父母有爱,关系和谐的家庭长大,所以他们的人格底色是积极偏暖色调,类似激情而热烈的红色、创造快了的橙色;而艾迪由于童年缺少关爱,他的底色则更偏向有些抑郁的蓝色。

这从他们处理餐厅的各项事宜上就能看出,三兄弟因为这段传奇经历成为当时媒体和闪光灯追逐的对象,他们合开了一家名叫“三胞胎牛排店”的餐厅,第一年就赚了数百万,但由于兄弟三人从未一起成长,三人之间矛盾越来越多,赚的越多分歧越大。最终鲍比退出选择离开,而艾迪觉得受到了亲兄弟的背叛,因躁狂症而自杀。

随着艾迪的离世,一个惊天秘密被曝光,原来三兄弟的人生不过是一场实验。记者劳伦斯·赖特 (Lawrence Wright) 无意中发现一项由美国著名精神病医生、耶鲁大学教授彼得·纽鲍尔 (Peter Neubaur) 发起的“同卵双胞胎分离试验”,该实验的样本恰好就是三兄弟被领养的那所机构提供。于是三兄弟成了这个实验的牺牲品:鲍比被安排在富裕家庭;艾迪被分到了一个中产家庭;大卫则被安置在了一个底层的移民家庭。

后来鲍比和大卫回忆,童年时期经常有不同的人给他们拍摄照片,安排测试做回访。而这项研究始于1960年,档案被封存至2066年,也就是说在这之前,我们完全不知道还有多少双胞胎、三胞胎正在接受这样的实验。

暂且不讨论道德层面这样做是否正确,但从目前已知来看,孩子的“人格底色”受家庭成长环境影响非常大。

孩子的“人格底色”如何形成?

“人格底色”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每当孩子思考问题、面对选择时,“底色”就会起到作用,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决策。要么让孩子积极乐观、要么让孩子逃避责任、亦或是让孩子不为所动,孩子很多潜意识的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人格底色”的作用。

“人格底色”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格底色有两部分构成,包括“固有底色”和“塑造底色”

所谓“固有底色”,是指孩子的一些先天特质。比如遗传特质、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孩子的气质类型等。由于是先天特质所以很难改变,就像被迫分开19年的三兄弟,在参加访谈节目时,他们身上惊人的相似性让主持人都大呼惊奇。他们三个手势、坐姿、一举一动都十分相像,都当过摔跤运动员,都爱吃中国菜,甚至连最喜欢的香烟牌子都是同一个,只要他们其中一个说出一句开头,其余两人就能迅速补出结尾。似乎他们三个人的前十九年,从未错失彼此成长。

而“塑造底色”则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一些个人特质,大部分都和家庭关系、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比如被富裕家庭和底层家庭领养的鲍比和大卫,虽然二者在物质条件上相差极大,但他们的父母都非常重视陪伴孩子, 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样的环境让鲍比和大卫变得积极乐观。相比而言,艾迪的遭遇更让人同情,虽然父母条件是中产阶级,但严苛的家庭环境,让艾迪变得敏感多疑,以至于最后患上躁郁症。从这个角度来看,“塑造底色”对孩子的影响有时比“固定底色”还要大。

既然,“人格底色”如此重要,家长要怎样辅助孩子建立温暖积极的“底色”呢?

首先,了解孩子原有底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人格底色”,也就是“固有底色”,家长只有了解自己孩子的固有底色,才会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更加理解。

比如,有些孩子性格直接、遇到不买玩具就会大哭大闹;但有些孩子性格内向,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也不会表现的特别明显,只会旁敲侧击的告诉家长。两种性格其实就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底色,前一种孩子的“人格底色”是做事直接、活泼好动,而后一种孩子底色则是安静内敛、自尊心强。

只有家长了解了这两种孩子不同的人格底色,才能在孩子做出不同行动时,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

其次,中和孩子本来的颜色。

没有任何一种“人格底色”是完美的。热情好动、积极乐观的孩子可能会“人来疯”,给人留下不礼貌的印象;好胜心强,不肯服输的孩子容易自负自大,以自我为中心;安静内敛,自尊心强的孩子容易敏感多疑,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温顺谦和,心态平和的孩子容易优柔寡断,缺乏决断力, 等等。

身为家长我们要知道,没有谁家孩子是十全十美的,那个被你羡慕的“别人家孩子”,可能也正在折磨着他的老母亲、老父亲;而自家这个恨不得揍他一顿的熊孩子,其实也是有优点的。调整好心态后,我们能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扬长避短。

比如:对待安静内敛、自尊心强的孩子,家长可以主动出击,睡觉前问问孩子“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见到了什么有趣的人”;对待那个喜欢“人来疯”的孩子,家长可以提前给他安排任务,比如餐桌上负责给客人填满茶杯,转移孩子注意力;对待那个优柔寡断的孩子,家长可以多安排几次家庭会议,让孩子做决定家里周末的行程。这样通过家长一步步引导,才能中和孩子本来的底色。

最后,防止其它杂色混入

不光孩子有人格底色,父母同样也有,往往父母的色彩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底色。比如,原本同时出生的同卵三胞胎,如果在同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他们的性格差异一定不会太大。但鲍勃、艾迪和大卫却性格迥异,这与他们的养父母性格不同息息相关。

就拿艾迪和他的养父母举例,艾迪的养父母是严厉且思想传统的大学教授,从小被严格要求的艾迪,很少得到养父的夸赞,他和养父的关系更像上下级,这导致艾迪从小都不自信,很容易过度忧虑。以至于兄弟三人合开餐厅出现分歧后,乐观积极的鲍比选择退出,而艾迪则将一切归结为亲兄弟的背叛,敏感的艾迪难以承受这样的痛苦,情绪渐渐崩溃,最后在一个冬日选择结束了自己生命。

所以,在引导孩子时家长要尤其注意自己的人格底色对孩子造成影响,以防孩子串色。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过,“我们普通人,终其一生都在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弥补童年时期形成的性格缺陷”。没有人的一生是一成不变的一种颜色,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孩子的底色,才能在接纳孩子不完美,引导孩子修补性格缺陷时更加笃定。

相关阅读:

  • 大卫哪个好(大卫出来的好慢)
  • 尔冬升秦沛姜大卫为什么不一个姓(狄龙姜大卫为什么分
  • 大卫杜夫香水价格(大卫杜夫冷水香水适合什么人)
  • 秦嗣新是什么来头 其个人身份简介是大卫集团老板吗
  • 你真的接纳自闭症孩子了吗?家庭的温暖对他们未来有多重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