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做到这几点,培养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自信   孩子   演讲者   自信心   想象力   知心   自卑   姐姐   父母   期待   评价   努力   妈妈   老师   阳光   喜欢

对每个孩子来说,拥有安全感和自信心,他们的生命底色都是暖色调的。而缺乏自信会影响到他们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自信心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拥有它离成功也近了一大半。

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然而,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被比较,被打压。

父母会说自己的孩子笨、懒、不负责,却又希望这样的评价能够激发孩子变成一个聪明、勤劳、负责的人。父母对孩子的否定性评价,有时是想表达对孩子某些行为的不满情绪,有时是一种社交上的谦逊。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父母的否定性评价很容易扭曲孩子的自我形象。

当孩子不断接收这样的评价时,他们的潜意识就会不自觉地认同这样的评价,甚至会以进一步的行为来捍卫它,以证明“我就是你认为的这样”。而当他们自己也坚信这样的评价时,就会不自觉进入“自证预言”模式——在生活中不断搜集能证明它的信息,最终让它真的变成现实。这种心理机制,叫作选择性注意。

那我们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呢?

不要老拿自家孩子和比人家孩子比较,用鼓励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家孩子。

“妈妈,我考了99分”,妈妈问“另外一分去哪了,有考100的吗?”有呀,你怎么没得100呢?等到孩子好不容易考个100分,妈妈说这次考试题目一定很容易,你别骄傲,你看人家小红经常考100......

一句“别人家的孩子”比没了人的自信。

父母就像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他从这面“镜子”里照见的是不好的自己,他就会默认自己是不好的。因为,小时候,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还没形成,而最亲的父母如果长期打压孩子,说孩子哪哪不行,那么孩子就信了。

如果一个小孩,从小生活在你不行的环境中,那把你不行变成我不行,他就真的不行了;如果一个小孩生活在你能行的环境中,把你能行,变成我能行,他就真的行了。

比较,伤害的是孩子的自信。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请停止比较。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别人家的,和自己没关系。而表扬鼓励自家孩子,孩子才会更自信,才会在下次做得更好。

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放大他们的亮点,给予肯定

知心姐姐卢勤分享说,她从小有两大爱好,一个变成了特长,一个变成了特短。

上幼儿园时,老师发了6支彩色铅笔,让他们画画。她画了6根像弹簧一样的东西立在那,看哪个颜色好看。当老师用期待的眼光看着她,问:“你画的什么呀?”她说烟,老师问什么烟,她回答道:“我妈蒸馒头烟筒里冒的烟。”

老师让她回家观察一下,看妈妈的烟囱里冒的是什么颜色的烟。她回家观察后,很失望,不是白色就是黑色的烟。

第二天,老师又问她画的什么呀,她说烟,老师问什么烟,她说:“明天的烟。”老师拍着她的肩膀说:“卢勤,你太有想象力了。”

从那天开始她就有想象力了。她什么时候都在想,看到云彩就在想,那个云彩像什么呀,又像什么呀,还像什么呀。看到前面有个陌生人就在想,他爸长什么样,儿子长什么样呀。这种想象力的飞翔,是因为老师说她有想象力,她就信了,就开始有了想象力。她此后就爱上了画画。

这个老师没有说什么烟是这个颜色的呀,重新画。如果老师这么说的话,可能知心姐姐不会慢慢形成绘画的特长,也就不会有进入一年级就开始办黑板报,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

我还记得上初中学几何时,要写几何语言,要做证明题。有一次,数学老师站在我旁边,看我做课堂练习。看了后,他让我上黑板去把我的过程写下来。然后,向全班同学夸我,说我的几何语言写得很好,因为什么所以什么,最后得到什么,逻辑性很强。就因为他这句话,我后面就特别注意我的几何语言的书写,慢慢地开始喜欢数学了。

所以,家长、老师的肯定对孩子们太重要了。孩子的改变,可能就起于我们一句不经意的肯定和认可。

可能你会说,我家孩子啥啥都不行,我怎么放大他的亮点。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只是我们是否有一双充满爱的,伯乐的眼睛。

如果孩子的字写得东倒西歪,那咱可以看看是否有某一笔画写得好,说,这一笔写得真直。而不是一上来就说,你写的啥呀,重写。孩子听到夸奖,会说,是吗,这一笔很直吗,好像是的,我再试试,我要写得更直,这样他就有了练好字的动力,慢慢地形成正向循环。

有时孩子可能做得并不如你意,但这并不影响你发现其中某个亮点,就看你想要说一通孩子怎么糟糕的话发泄情绪,还是想要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可能我们肯定孩子的当下,孩子距离那个肯定还有距离,但是要相信我们的话语会像种子一样,埋在孩子心里,总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关注过程,强化孩子自信的火苗

我之前分享过的一个视频里面分享到,有一次演讲者陪着孩子去做户外活动。目的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勇气。有一个活动叫“断桥”,桥80厘米宽,中间有1米是断开的这个桥架在空中,5米高的位置,要让孩子们走过去。好多孩子都迈过去了,其中一个孩子刚上去,腿就发抖。但是下面的小孩就给他加油,你一定能过去的。

加油了整整十分钟,孩子最终灰溜溜地走了下来,不敢过去。孩子妈妈就给孩子说,没事孩子,咱下次努力,下次一定能过去,不要紧。

演讲者对孩子说,刚才我看到你在上边,大家给你加油了10分钟,你没敢过去。孩子说是。然后演讲者说,我觉得你特别勇敢,孩子很诧异。是啊,刚才大家给你加油了10分钟,但我注意到你上去的第一刻腿就有点抖,你当时是不是恨不得赶快就掉头往回走。孩子说是,又问:“那你中间这10分钟的时间,你是不是不断地给自己加油,让自己迈过去呀。”,孩子说是。演讲者又说道:“对,你看你在那个最害怕的十分钟里边,你还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所以老师觉得你是真的勇敢。”这时孩子的背就挺起了。

当妈妈对孩子说,不要紧时,孩子想的是,你说不要紧,但是我在那么多人面前丢脸,我就是觉得我自己不好。我觉得我自己好懦弱。和妈妈的对话,孩子会把这次经历当成我很失败的一次佐证,而和演讲者的话让孩子看到了他身上勇敢的一面,会把这次经历当成下次尝试的动力。区别在于,妈妈看到的是结果,而演讲者看到的是过程中的努力。

同样,孩子的自卑与自信不是完全对立的,他们从自卑到自信有一个过程,而到达自信之前,自卑和自信在他们身上都存在。作为父母,我们要看到自卑和自信都在时,那个自信的火苗是怎么一点点升腾起来的,去看到它,去强化它。那么孩子的信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强。

生活中并不是非黑即白,孩子努力一段时间后,成绩还是没达到预期时,如果我们只关注结果,那么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好糟糕,是不是我真的学不好。而如果我们关注过程,我们会注意到他的努力与细小的进步。同时让孩子去看到虽然分数暂时不理想,但是某些方面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了,只是需要继续努力。那孩子对这次成绩不理想的感受就不是我很糟糕,而是我再努力一点会好的,我是有进步的。孩子的自信就会慢慢建立起来。

给孩子创造成功的体验

我们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成功的体验,才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养料。

有个故事是,一个男孩成绩不好,但是他上课经常举手,但是又回答不上来。老师找他谈话了解了原因,所以约定,他真的会的题就举左手,不会的就举右手。此后,每次他举左手,老师就立马叫他回答问题,并表扬他很棒。同学们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从此,这位学生的成绩大有起色。

在《告诉孩子你真棒》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男孩告诉知心姐姐卢勤,其他学生给他起了很多外号,都特难听,他很不高兴。知心姐姐通过对话发现了他嗓门大,音色好。于是给他起了个外号“顾大歌唱家”,然后请他上台演唱,并让台下的同学鼓掌。知心姐姐又说:“请大家再跟我配合一下,咱们一起鼓掌一起说:‘棒,棒棒,你真棒!顾大歌唱家你真棒!’”

这时,这个孩子脸上绽放着自豪、骄傲。

知心姐姐卢勤后面请校长配合,周一升旗仪式上,请这个孩子当众唱首歌,并再次夸他棒,进行“形象再塑”。此后这个男孩走到哪都是昂首挺胸的。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他们的自信,也可以在玩游戏中巧妙地输给孩子。


《人民日报》里也具体讲了28种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如下图:


总结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中讲到,在心理学上,有个“罗森塔尔效应”。就是如果你对一些人赋予强烈的期待,这份期待就会奏效。而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

武老师也解答了一个疑问。有的父母可能纳闷:我对孩子发出的期待是成为卓越的人,这是积极的预言,但为什么孩子却很普通,甚至是失败者?因为虽然在意识上认为自己给了孩子正面的期待,但在潜意识里却给孩子传递的是负面期待。

我们期待孩子自信,但很少会真正地鼓励和认可孩子,只是在批评孩子不自信,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逼迫孩子变得自信。孩子会认为,父母向他们扔过来的期待还是你怎么这么差劲。

这个课程里提到一个故事,一对夫妻,丈夫很爱批评人,妻子语言上喜欢夸人,但内心比较苛刻。所以他们找了一个由衷喜欢他们儿子的保姆。虽然保姆没多少文化,但是她的这份喜欢和满满的开心,给他们的儿子带来了非常好的影响。所以,满满的喜欢,比积极期待更高一个层次。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我们打心底里喜欢孩子,爱孩子更重要。我们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孩子才会接纳自己。

相关阅读:

  • 为什么我很自卑(提高自信的十个技巧)
  • 如何建立自信(自信对生活的重要性)
  • 如何让自己自信(性格内向怎样提高说话的声音)
  • 如何增强四个意识(大学生如何践行四个自信论文)
  • 如何提升自信(提升自信的15种方法)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