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看哭!这部奥斯卡动画短片,说尽了中国家庭相处的真实状态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中国   鸡腿   多伦多   家庭   奥斯卡   作业   包子   到家   面包   小时候   儿子   母亲   父母   状态   真实   妈妈   宝宝   孩子   动画短片

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叫做《包宝宝》,全片不到8分钟,没有一句台词,却戳中了无数中国妈妈的泪点,许多人哭着说:这就是自己家庭的精准写照。

导演说:这是一个关于母性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放手的故事。

片子的最开始,一位母亲在揉面包包子。

包子上桌,丈夫囫囵吞地吃了几个,

一看手表,拎着包迅速出了门。

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没有什么意外,

对于这名家庭主妇来说,

又是一个孤独乏味的一天。

然而,意外发生了,

最后一只小包子,忽然似婴儿般叫了起来,

还长出手脚,变成宝宝的形状。

妈妈很喜欢这个包宝宝,

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养育它。

给它喂食,给它洗澡,给它量身高。

从此妈妈便“包”不离手,

一起买菜,一起坐公交,

包宝宝与妈妈一起分享着生活里的一切。

然而,包子宝宝一天天长大,

妈妈却依然习惯于无微不至的呵护,

她从不允许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

为孩子阻挡一切困难和挑战,

孩子渐渐不愿与妈妈交流,

妈妈只好偷偷给孩子打电话,

结果当然是事与愿违,妈妈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最终孩子离开了家,妈妈只能独自孤单过日子。

直到有一天,包子宝宝带着女朋友回来,

并打算打包行李,彻底离开这个家。

妈妈为了不让小包子离开,一口吃掉了他。

最后,妈妈嚎啕大哭,后悔不已......

幸好,这个恐怖的结局是一场梦。

妈妈睁开眼睛,看到了现实的儿子。

他长得很像包宝宝,

只不过,他不再是宝宝的样子。

母亲终于看到了一个成年的儿子,

儿子拿着面包,分给妈妈,

小时候温馨的一幕又重现眼前。

母子关系终于修复,

一家人的关系也走向好转。

这部短片其实说的就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现状:

爸爸在家像个“透明人”,

妈妈呢,一直在战斗前线单打独斗,

注意力都在孩子身上,

孩子小时候特别黏妈妈,

长大想要寻找独立时妈妈又不放手,

亲子关系就在这样的抗争中不断拉扯,

直到破裂。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搭理”我们呢?

同样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有些妈妈说自己孩子简直是个小话痨,总是围着父母,有说不完的话,跟巡山小妖似的。

有的妈妈却苦恼,孩子整天一放学就把自己关房间,不理我,连话都不愿意和我们说!

其实,除了孩子自身的性格外,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了。

如果我们和孩子交流总是用“命令”的语气,而从不和孩子共情时,就容易出现孩子不愿意“搭理”我们的情况。

比如说,下班一回到家,看到孩子第一句话往往是:

“作业写完了吗?”

我们换位思考下,来感受一下孩子听到这句话是什么感受。

如果我们累了一天回到家,刚想缓口气休息下,不想做饭。

这时候,老公不关心你心情如何,直接来一句:

“饭做好没啊?怎么还不去做饭?”

我们的心情会如何?

相反,如果老公能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温柔的说:工作辛苦了,今晚准备吃什么,我给你打下手!想必,妈妈们也会开心的去做饭吧!

所以说,当我们想要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做某件事的时候,不妨收起训斥和命令的态度,比如想让孩子到家就写作业,可以这样问他,

“今天学校有没有特别的事情要跟我们分享?你先吃点水果休息一下。”

耐心地跟孩子聊会儿天,5-10分钟之后,再说:

“妈妈去做饭,离吃晚饭还有一个小时,正好你写作业,写完开饭,吃完饭就能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把最好的都给孩子却还觉得不够

很多妈妈常常有句常挂在嘴边的话:

“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其他的啥事你都不用管。”

想要吃什么,妈妈立马去拿;

孩子起床,妈妈给穿衣服、叠被子;

孩子上学,妈妈给背书包......

我们的父母都舍得付出,还总觉得不够。

但一厢情愿的付出,不是爱,是控制。

真正的爱,一定基于长久的信任和包容。

信任儿童是一个自主独立的个体,包容孩子成长道路的试错和不完美。

想要孩子改变,先改变父母自己。

让孩子吃美味的时候,爸妈同样应该吃鸡腿;

在公车上只有一个座位的时候,不妨让孩子站一站,自己坐下来;

上了一天班累得要死不要再回到家后包揽家务,把那个在一旁看电视的孩子叫过来,分担一些……

成长就是父母温和的把孩子从身边推走

导演石之予说这部短片的灵感就来源于自己的家庭,“小时候在多伦多,母亲总是把我当做手心里的小包子,一刻不离她的视线,不许我乱跑.....”

妈妈曾经对她说:好希望把你塞回肚子里,这样就一直知道你在哪儿。

谁都不能否认这份母爱有多强烈,谁都不能诋毁妈妈的伟大,她们为了孩子可以牺牲一切。

但是当这份爱超出一定的界限,当这份付出不断加码,父母对孩子的依赖和占有欲往往与日俱增。

而孩子正好相反,独立和追求自我是他们的人生课题。

所以多出的爱和付出必然成为枷锁,过度的束缚终将吞噬孩子的未来。

在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和孩子一定是会共同成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身心渐渐成熟,父母的心理状态也不该一成不变。

当孩子自我意识觉醒,需要走向外面的世界时,放手便是父母的必修课。

孩子虽为父母所生,却不为父母所私有。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与孩子便注定要展开一场漫长的离别,这是避不可避的。

这虽然是让人悲伤的事实,却也是孩子拥有人生无限可能的前提。

身为父母,在孩子需要高飞的时候,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吧!远方虽然不及父母的陪伴体贴备至,却是父母给孩子的最有力量的支持!

相关阅读:

  • 《五个扑水的少年》中国版讲的是什么故事?结局如何?
  • 全球新锐设计师力量及中国知名设计院校集结深圳
  • 中国「姿」态 |JUZUI玖姿20周年·与时光同行,相伴温柔
  • 羽生结弦粉丝拜托中国观众,华春莹大方回应,网友:加油交给
  • 吴尊一家打中国疫苗,坦言感谢中国的大力帮助,网友送上祝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