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喜欢你的小孩,所以我带走了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论语   孔子   夫子   朱熹   将心比心   门人   奖状   奇葩   南宋   文学家   利害   老太太   内心   小孩   道德   孩子   喜欢

同事来舒先生家里商量事情,看到他的孩子特别可爱,趁舒先生没注意就把孩子带走了。

奇葩的是,这个同事还给舒先生寄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很喜欢你的儿子,而且我没有男孩,所以就带走这个孩子了,我会对孩子好,你也不用找。

多可怕的观念——我喜欢就要了。

想起了前段时间网络视频中拿走小孩子奖状的老太太。看到车上压着奖状伸手就拿,完全无视旁边坐着的孩子。

还好,这两件事的结局很舒适:经过警方二十多年的摸排,孩子最终被找到了,父子二人抱在了一起,拐走孩子的同事也被控制起来;视频中老太太拿走的奖状,被后面的司机下车追回并还给了孩子。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总是容易迷失自己。我们该如何让自己坚定方向呢?

看看《论语》怎么说——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呐,我所传授的学问有一个基本思想贯穿始终。”曾子说:我明白。”

孔子出去后,别的学生就问曾子:“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老师所说的就是忠恕之道。”

那么,到底什么是忠和恕呢?

南宋哲学家朱熹对“忠”和“恕”这样解释,他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尽自己的心就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

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说:“中心为忠,如心为恕。”

自己的内心想的是什么,就是“忠”;和别人将心比心,就是“恕”

找到自己内心的位置,然后考虑别人的内心,换位思考,就找到与人相处的方法了。

“忠恕之道”可以运用到我们在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

能够使我们正确处理和判断自己与他人的利害关系,从而建立起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相关阅读:

  • 论语是一部什么著作(论语是不是寓言性质的书)
  • 曾子是谁(论语中的曾子是谁)
  • 一日看百年·她站立了一个世纪(摘自南方都市报)
  • 夸老师,你得这么来——
  • 熊磊,“沉默”或是你爱姚策最好的方式,而不是走进“暴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