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跟随社会焦虑逼孩子学英语,是家长的无知与无能

小猫咪 育儿 2024-02-25焦虑   家长   孩子   英文   英语   无能   法则   无知   心态   思维   兴趣   效果   语言   课程   宝宝   工具   方法   社会

一放暑假,很多家庭私下聚会就多。

带着孩子一起玩时难免有比较。

看着别人家孩子英文流利,

甚至遇到外国人都能聊上一两句。

那心情,真叫一个大写的“酸”!


虽然说做家长的应该放平心态,

可是看看当下社会对英语的态度——


  • 英语是沟通世界的桥梁!
  • 多学一门语言就多一个选择!
  • 今天让孩子学英语,明天就多一份成功!
  • 英语是新世纪必备技能之一!


看到这些话,家长心里那是停不了的焦虑!

焦虑归焦虑,

孩子学英语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今天莱宝来告诉各位爸爸妈妈,

带娃学英语,哪些错误不能犯!



你需要知道的三大真相


很多家长都以为,宝宝学英语需要占尽先机!

够早!够快!够多!

受这个观念影响,


很多家长在督促自家娃学习英语的时候,

一不小心态就崩了!

比如下面这位家长:


实际上在帮助孩子学英语时,

各位家长应该要明确以下三点。


01真相一:英语本质是工具

很多家长让孩子学英语的原因就是以下这些:

为以后学习打基础。

21世纪,英语不学不行。

别的孩子都学,我家孩子不能落下等等。


实际上,英语的本质是交流的工具,学习的目的是让宝宝能在生活中应用英语,在自然放松的心态下从容的与其他小朋友交流,从而感受到学英语带来的乐趣


因此学习中,下面这几个方法,都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排斥的心理:


①疯狂背单词。

② 急于看到成果,让宝宝输出。

③家长太焦虑,对宝宝施压。


在学习之前,我们家长一定要摆正心态!

不要过于心急,毕竟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

工具嘛,最终还是要能使用才行哦!



02英语中玩比学更重要

8岁以下的娃,尤其是3~8岁的娃,

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都没有发育成熟。

过于严格的学习节奏对娃来说难度太大,效果反而不好。


而且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可走,需要孩子的持之以恒。

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宝宝,

学习英语时一定要注意培养他的兴趣。

学和玩相结合,轻松愉快的学,

才能收获更好的效果。


03不能用中文学英语

语言就是思维。

学习英语语言,实际上就是培养孩子的另外一种思维。

所以,不要用中文学英文。

要用英文教英文,

特别是跟随地道的英文思维(即母语是英文)的老师学习英文。


所以用英文教英文,孩子的学习英文才能效果更好,更自然。




那么问题来了!

家长自身英语不行就得选择课程班。

琳琅满目的课程到底要怎么选择?

这么多培训班哪些才合适?



不要慌,莱宝这就告诉大家“3+1”法则!


认准“3+1”法则,为娃做好选择


什么是“3+1”法则呢?

它指的是3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和1个课程。

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帮助宝宝学习英语。


三个方法

①把握年龄

1-2岁是宝宝语言发展期,这个阶段宝宝接触英文,会为未来英文学习奠定基础,可以尝试多听英文儿歌。


2~3岁是宝宝的语言爆发期,抓住这个敏感期开始启蒙,会让英语学习事半功倍,可以继续听英文儿歌。


同时3~8岁都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可以让宝宝尝试英文故事和英文的绘本。


②游戏做基础

就像前面提到的,3~8岁的娃自控力和注意力并不成熟,学习过程中他们很容易出现走神或烦躁的情况。


所以英语学习时,家长要善于借助游戏来帮助宝宝学习,培养娃的兴趣。



③善于激励

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能够在激励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尤其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宝宝。

所以当娃有进步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鼓励和夸奖,这会让娃对英语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与信心。


当然,学习英语光靠家长主导是远远不够的!


宝宝需要更专业,更系统化的指导。

所以给娃选择一个靠谱的课程就非常重要!

这就是3+1法则中的1。



1个课程

选择课程要根据以下几个指标:


➱ 教学理念是否符合宝宝学习特点?

是否能让宝宝保持兴趣的坚持下去?


➱ 创作团队是否正规且专业?


➱ 课堂和课后教材是否充足又丰富?


➱ 发音是否标准?


为了避免咱们钱白花,

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多方考量才行!

相关阅读:

  • 孟佳舞台惊艳众人,首次谈起年龄焦虑,闺蜜沈梦辰暖心安慰
  • 马丽怀孕时最重将近190斤,曾经感到焦虑,后期很辛苦
  • 暖羊羊瘦了,却被网友们批判,连二次元都有身材焦虑了
  • 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怎样让心态变好不焦虑)
  • 分离焦虑怎么办(严重的分离焦虑)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