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期间,我们准备了这样一场视觉盛宴

※本次线上展今日开幕,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去看展

“野性之美——《生物多样性公约》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主题摄影展”由国家地理学会(美国)北京代表处主办,自然影像中国协办,《国家地理》中文版承办。展览将展出30余张近年拍摄的自然摄影作品,以展现中国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之美,希望引起大众对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关注,激起行动。

距离上海附近的大莲湖一处封闭修复区内,一只白鹭(Egretta garzetta)翩然而至

摄影:金锋

展览于2021年10月11日正式开幕。时值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国大会在昆明召开。国际社会期待此次大会能通过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篇章。中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最早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

两只获救的亚洲象(Elephas maximus)正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玩耍

摄影:谢建国

中国多样的地貌和气候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国家公园和保护地的建设有助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共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国家森林公园906处、国家湿地公园899处。全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已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7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得以生息。

老河沟 | 新驿村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关坝保护小区紧紧相连,是野生动物迁徙的重要廊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驿村村民收入微薄,多靠上山打猎增加收入。现在这些原来的猎人成了保护区的巡护队员。

摄影:陈新宇

和谐共生能否实现?通过此次展出的影像和故事,我们一起探秘野生动物的世界。

鸣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对本次展览的支持。

※以下为部分参展图片,区域划分以拍摄地为准

东北区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摄影:谢建国

黑龙江海林,森林中的东北虎。虎是中国文化中的“百兽之王”,以虎为代表的大型食肉动物往往需要充足的猎物和大面积连片栖息地。2017年,长白山林区和邻近的东北虎栖息地建立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保护这一物种的野外种群及其生境。

华北区

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

摄影:宋大昭

山西省和顺市太行山山脊上,一只华北豹在其领地巡逻。华北豹是中国独有的金钱豹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几十年,它们的扩散空间越来越有限,种群逐渐孤岛化。如缺乏及时有效的保护,华北豹残存的种群和个体也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险。

华东区

麋鹿 (Elaphurus davidianus)

摄影:杨国美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渡水的麋鹿。麋鹿起源于中国中东部的长江、黄河流域的平原或沼泽,但1900年后,麋鹿在中国消失,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将麋鹿从英国重新引入并实行野放。截至2021年9月,麋鹿在中国总数量近1万只,其野外种群6处,数量达4400只。这是一个成功的保护故事。

台湾梅花鹿(Cervus nippon taiouanus)

摄影:吴颖

两只台湾梅花鹿在绿岛生态园区散步。台湾梅花鹿属于台湾特有亚种,因过度猎捕与栖地减少,上世纪60年代末调查时这一亚种已于野外绝迹。1984年起,台北动物园展开梅花鹿繁育恢复工作,目前已有繁育鹿群于野外生活。

华中区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

摄影:徐永春

湖北省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区,两只雄性川金丝猴在树林中打闹。川金丝猴仅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和中部的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常栖息于海拔1500-3400米的森林中,是最耐寒的灵长类。

西北区

藏狐(Vulpes ferrilata)与兔狲(Otocolobus manul)

摄影:鲍永清

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兔狲(左)和藏狐(右)展开“对决”。这两种食肉动物在网络上吸引了不少关注,这或许有助于对它们栖息地的保护。2015年起,我国正式开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宏伟计划,为野生动物留下更多的生存空间。

华南区

白头叶猴 (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

摄影:黄嵩和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岩洞中的白头叶猴家族。白头叶猴是中国特有种,也是第一种由中国人命名的灵长类动物,2012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中国政府采取系列措施强化白头叶猴保护,其野外种群已从1980年代的300多只恢复至1300只左右。

西南区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

摄影:李彬彬

西藏羌塘,两只雄性藏羚羊在风中追逐。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93年,是世界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由于国际市场对其毛皮的觊觎,藏羚羊一度被大量捕杀。经过中国30余年的保护,由上世纪90年代末的6-7万只恢复到30万只以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评估将藏羚羊受威胁等级从濒危(EN)降级为近危(NT),但仍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绿孔雀(Pavo muticus)

摄影:奚志农

孔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是美好的象征,常见于绘画和舞蹈。中国原产的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然而由于低海拔原始森林不断减少和退化等原因,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大多历史分布区域的绿孔雀都消失了。据2015-2017年调查,中国现存野生绿孔雀不到600只。

10月11日本次线上展已开幕

建议横屏观赏3D展厅

可获得更好体验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相关阅读:

  • 啊摇篮华北是谁的孩子?华北被谁杀的?
  • 啊摇篮左太北是谁的孩子?华北是谁的孩子?
  • 华北理工大学怎么样(华北理工大学发展前景)
  • 杭州属于哪个区(浙江是华南还是华北)
  • 河北有哪些本一的大学(华北理工大学)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