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关于青春期,父母一定要知道这些事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青春期   父母   可能会   叛逆   情绪   想法   爸爸   时期   家长   独立   发生   关系   生命   孩子   心理

2021年5月9日18:40,成都市第四十九中学高二学生林某某在学校发生高坠事件。2021年5月13日警方公布排除刑事案件,判断为个人问题轻生。一个本应朝气蓬勃的年纪却以这种方式离开,令人惋惜。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因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常以成人自居。

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而当父母不够了解他们的心理,就会使他们这些叛逆心理转化为外在行为。那么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到底在经历什么样的变化?对于他们的叛逆家长如何正确沟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呢?

1

青春期心理学上又称为“第二逆反期”,“第一逆反期”在孩童1.5~3岁时期。而青春期的反抗来得更加猛烈与明显,因此在此时期父母需要与孩子建立友好关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有良好沟通帮助孩子安全、顺利的度过青春期。那么良好的沟通就要先了解这个时期的孩子有哪些特点,才能“对症下药”,保证“药到病除”。

首先,青春期的孩子出现了自我意识,具有强烈的独立感、自由感等。比如家长会感到孩子这个时期非常叛逆,常常顶嘴,有“说一句顶十句”的感觉。或者孩子这个时期开始有了烦恼与“秘密”,比如孩子在小学阶段发生任何事情都会和家长分享,而上了初中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开始不愿与家长说太多,并且对于家长的询问表现的不耐烦甚至把自己关进房间躲避父母。若这个时候父母强行的质问或者责备,只会使得孩子更加反感父母,与父母的距离越走越远,甚至有些产生抑郁情绪后出现自伤自残的行为。

其次,在青春期的成长中,孩子的情绪也因为生理原因发生了变化,比如青春期的孩子遇到事情更加的激动,常常不考虑后果就冲动行事。所以在这个时期我们常会看到孩子们会发生校园斗殴、暴力事件等等。这一时期也是青少年犯罪的高发期,由于控制不住情绪产生暴力犯罪,如抢劫、伤人、校园霸凌等,在青春期出现暴力事件而丧失生命的事件也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最后,青春期的孩子在生理上也会开始发生变化,比如男孩开始变嗓子,女孩开始体型突出,而性机能的发展导致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懵懂。对于异性既好奇,又羞怯,所以如果在这个阶段不正确及时的引导,可能会出现“早恋”现象。因此家长在此时期要正确引导,不可强硬地处理,高压下只会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僵,并且产生“对着干”的心理后更加不利孩子的发展,甚至出现极端的行为。

2

在中国式的家庭关系里由于一直以来潜移默化的道德观念熏陶,以及传统家庭教育理念下,父母总是希望能够主导孩子的成长道路,希望孩子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每一步成长。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与父母想法不一致的偏差,父母便会开始产生担心:孩子是否变坏,孩子是否不听话等等的焦虑情绪;并且开始自责是不是自己养育失败所造成的局面,责怪自己,怀疑自己是一个差劲的人。在双重的压力下,父母也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对于孩子感到无可奈何,对于自己感到生气愤怒,使得亲子关系也濒临破碎。父母是成年人可以控制自己行为,但此时的孩子是一个不完全成熟的个体,更容易在此家庭环境中做出一些极端行为,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因此,我们要极力阻止此行为的产生,就从调整心态与孩子做朋友开始!

尊重。首先我们要理解父母们的百般用心,天底下的父母们总是尽自己最大可能给予孩子最好的东西。但是方法不对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心力交瘁感。随着孩子不断长大,开始拥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们却可能依然秉持着“你还小,我的决定是为你好”帮孩子做决定,孩子有种自己选择被剥夺感,感到愤怒与不公平感。

因此当在家庭中出现选择题,比如是否要上补习班,选择文科学习还是理科学习等等问题时候,不要直接强硬地帮孩子选择,即使父母认为选择是对的并且是有必要的,也需询问下孩子的意愿,若孩子意愿与父母的意愿产生分歧,父母切忌讲大道理,更适合的是柔和的询问如“为什么呢”、“你可以给妈妈/爸爸讲讲你为什么这么想呢”、“爸爸妈妈也很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选择,能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

因为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基本可以认知世界,并且具有强烈的独立感与自尊心,他们渴望的是得到父母的认同与平等对待。如果父母一味地讲大道理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他们认为父母还是把自己当小孩子看从而封闭自己的内心,不再愿意与父母袒露心事,久而久之便变得孤僻、内向,极端化后可能会酿成悲剧。

理解。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和父母过度争吵,或者一整天一言不发整个人郁郁寡欢。甚至出现因为孩子玩手机时间过长父母说了几句,争吵中孩子便从阳台跳下来的新闻。因此对于孩子的情绪波动,家长千万不要被“牵着鼻子走”与孩子硬碰硬。所以当孩子情绪发泄或者说狠话时候,家长可以看作是孩子想要表达的一种方式。

比如在吃饭时候争论一件事情时候孩子突然摔碗,回房间把自己关起来不和父母交流,父母会觉得诧异、担心。这时候不是追上去责骂孩子为什么要摔碗砸门,而是先安抚孩子情绪。问问孩子“抱歉,爸爸/妈妈刚才没有注意你的情绪”,“你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如果你愿意说一下爸爸妈妈也想听一听”等等的话语让孩子觉得有人在乎他的情绪,便可以快速冷静下来,并且和父母更好地沟通。

加强生命教育。说到这些悲剧,家长会害怕孩子不能接受,而闭口不谈。其实青春期的孩子已经能对这些事件有自己想法与思考能力。家长不用刻意回避此类话题,若刻意回避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想与自己沟通,自己也就不愿意和父母沟通了。因此父母敞开心扉,和孩子相互真诚的交流想法,对于孩子的想法也不要加以批判,让孩子正视生命,重视生命。

其实父母们也是第一次成为父母,难免会出现不合乎期待的行为。他们太为孩子考虑,在过度保护和控制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差池。其实良好沟通不难,只要父母以充分的爱与尊重平等地与孩子交流,孩子其实是能感觉到的。并且当父母可以去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不仅可以帮助到孩子认识自己,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主、富有责任感,也会让孩子收获更大的内在力量。父母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富接纳心、同理心。

End

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其实也有了更多的力量感。他知道即使他反抗父母,父母也不会抛弃他。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应该鼓掌欢迎青春期的到来,因为那意味着孩子的发展是正常的,他有了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的可能。反之,一个青春期不叛逆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注意。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当我愿意接纳别人的感受,理解别人的时候,我与他人的关系才会变得真实自然,才能不断成长、流畅地变化”。“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之所以成为父母,是为了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在这个过程里,孩子与父母都获得了成长,学会了爱。

作者:紫洁

INTRODUCE

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心理治疗师(初级)

曾发表关于学生自杀行为、学生依恋关系的文章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当代青年》等国家级期刊。擅长亲子教育、情感关系。咨询时长300小时以上。

相关阅读:

  • 眼睛小怎么办(青春期眼睛小怎么办)
  • 同一问题,幼童和青春期的孩子,反应差别这么大
  • 19岁女孩迷恋“刘亦菲”,花百万整成“同款脸”,如今判若
  • 青春期的男孩子(青春期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声音会发生变
  • 14岁少年跳楼太痛心!是他们承受力差?关于责备的那些事你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