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世界博物馆日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北上广深的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培养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从过去的只求分数,到现在的连带他们参观博物馆都成为了日常计划之一。

你千万不要说:艺术性的东西我看不懂,不知道怎么带娃参观。

我要告诉你:博物馆就像哆啦A梦的任意门,走进这扇门,很多有趣的东西在召唤你。

在西方,逛博物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和我们逛商场一样。一到周末,爸爸妈妈会带着孩子走进博物馆,在艺术作品的簇拥中度过美好的一天。

像著名的卢浮宫每天都是人流如织,光是2018年的接待人数就超过1020万人▼

卢浮宫,参观蒙娜丽莎的人群。请你找找看,蒙娜丽莎的画在哪里?

首先你可以告诉娃,博物馆里的都是宝贝,以前只有皇家贵族才可以看,现在老爸老妈带你进去寻宝。(尽量说得带点神秘感,激发兴趣。)

—— 以前可没有博物馆 !——

博物馆是一个现代的概念,最早的博物馆可不是今天这样。

相传在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的奥林匹亚斯神殿,有一座堆满了各种雕塑和金银器的宝库,这些艺术品可不是收藏来的,它们都是从其他地方抢来的战利品。

这个宝库,就被视为博物馆的开端。▼

希腊奥林匹亚遗址

在其后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博物馆只是供皇室或少数富人观赏奇珍异物的收藏室。普通人在以前是根本没有机会接近这些皇室收藏的。

一直到18世纪末,西欧一些国家博物馆相继建立,大家才有机会走进博物馆。

比如我们的故宫,除了是皇帝和贵妃们的住宅,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收藏机构。直到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禁,接管了故宫。于1925年10月10日宣布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中国才算有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被白雪覆盖的故宫

1880年,英国博物馆学者鲁金斯发表了《博物馆之功能》的论文,强调博物馆应成为一般公众受教育的场所。

1974年6月,国际博物馆协会于哥本哈根召开第11届会议,将博物馆定义为“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机构。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做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1977年5月18日,是第一个国际博物馆日。

现在,我们能去博物馆里看展览,其实才短短几十年的事而已。

可以说,我们今天有着比以前任何年代都要好的条件,可以在博物馆安安静静的度过一天。掌握一些小技巧,博物馆这个复合型文化空间,就能成为溜娃的好场所。

—— 技巧1 ——

打破心魔

父母才是孩子走进博物馆最好的导师

道理很简单,要让孩子爱上博物馆,父母要先爱上博物馆。

博物馆里的展品背后,都是一个个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人,这些展品穿梭时空和我们对话,带来遥远的讯息,告诉我们:我们从哪儿来?我们经历过什么?当时我们的心情是怎样?我们的生活是怎样一步步变好的?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获取渠道非常多。 绝大多数博物馆都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不断更新博物馆的日常、近期展览与活动,上传重点文物的语音讲解,推出博物馆相关的益智类小游戏,有时还会分享一些关于博物馆和藏品的小知识。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不过,逛博物馆,知识是次要的,感受和观察应该在第一位。

下面这个视频来自国内著名的博物馆课教育者朋朋哥哥的演讲,视频长15分钟,建议您能抽出时间听一听。听完会对逛博物馆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 技巧2 ——

参观博物馆,先从观察外观建筑开始

博物馆作为一个文化机构,扮演着传播当地文化的角色,在建筑设计方面,会花费较多的心思。除了里面展示的物品,它自己本身也是一件惊世骇俗的艺术品。

我们对博物馆的观察,可以从外观建筑开始。

昨天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仙逝,享年102岁,他给世界留下很多传奇设计,最著名的包括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和苏州博物馆等。

“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聿铭先生的名言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观察时,多和孩子交流,向孩子提开放性和延展性问题,这样可以充分引导孩子观察和联想,审美品味无形中就是这么培养的。

比如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塔高21米,底宽30米,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二千平方米。

塔身总重量为200吨,其中玻璃净重105吨,装嵌玻璃和支撑塔体的金属支架有95吨。玻璃材质很好地解决了采光问题。

玻璃金字塔里面的楼梯没有用混凝土,而是选用更“科技性”的建材。看似十分单纯的不锈钢楼梯,其实大不简单,没有支柱,全以楼梯本身的螺旋形特性来支撑,而且楼梯高度达29英尺,高度的考验相当惊人。

你可以问孩子:

1、玻璃金字塔是什么形状?用的是什么材料?

2、你觉得玻璃外观有什么好处?

3、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用玻璃做的?

又比如苏州博物馆。

整个建筑群,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水乡民居风格,黑瓦、灰砖、白墙,色彩配置素雅和谐。

走进大门第一感觉像走进一幅四边形水墨画!

夜幕下的苏州博物馆又是另一种味道

与别的博物馆不同,这里有高低错落的片石假山,还有池塘、小桥、亭台、竹林,置身其中,如在画中。

你可以问孩子:

1、这个建筑群都有哪些颜色?

2、这里的屋顶和我们居住地的房子屋顶有什么不同?

3、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个角落?为什么?

4、看看博物馆内部的线条,你观察到什么?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知识储备程度,你可以问不同难度的问题。

比如故宫博物院,你可以问深一点:

1、故宫的整体色调为什么以红色和黄色为主?

2、蹲在屋脊上的小动物是什么?为什么蹲在那里?

3、为什么古代人总爱在自己的房子上装饰各种动物和植物呢?

4、这些宫殿是做什么的呢?

切忌,不是要把孩子考倒,不要像考试那样连珠炮向孩子发问,鼓励他向你提问。

学会提问,这才是孩子探索的开始!

如果你不懂,那正好,大方承认你也不懂,不过你愿意和他一起带着问题进去参观,或者回家和他一起查资料。寻找答案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而且印象会特别深刻。

—— 技巧 3 ——

参观博物馆要“动手”

这里的“动手”,不是让孩子去触摸展品。你一定要先教会孩子参观的礼仪,在博物馆里,不大声喧哗,要轻声说话;不能触摸展品,拍照尽量不用闪光灯……

这里的“动手”,是指利用公共资源,带孩子参加博物馆举办的体验活动或工作坊。

为了更好实现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博物馆里会有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设计各种互动活动,尤其是针对孩子们的体验项目。这些活动都会紧扣展览主题,让孩子打开五感,从不同维度去感受。

基本上这些活动都是免费的,只不过名额有限,需要提前到博物馆官网或公众号预约。就算是收费,也不会太贵。

比如上海电影博物馆,今年博物馆日期间(5月18-19日)就有精彩丰富的夜场活动。

首先是难得一见的非遗表演,一次来三个!皮影戏、海派剪纸和民间面塑!

看完艺术家表演的皮影戏,可以亲自上手体验一把,成人儿童都可以!

欣赏上海的海派风格剪纸,大家可以在剪纸艺术家的指导下亲自剪出自己的创意图案。

街头的捏面人,小时候最喜欢的,也是正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可以自己捏一个属于你的小人儿!

还有“电影走马灯”科普手工制作,让自己创作的图案动起来。

—— 技巧 4 ——

游戏化逛博物馆

年龄小的孩子专注时间有限,在看展的时候设计一些小任务,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逛效果更好。

比如寻宝大挑战。

通过博物馆官网或是在踩点时拍些标志性照片,将照片打印下来,做成寻宝图,让孩子在逛的过程中找出来,每找到一个就标记在图片上,借机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展览,策展人也会开发设计适合孩子体验的小游戏。

比如前段时间火爆至极的埃及展。博物馆独具匠心,制作了专属儿童音频,排队借一个儿童导览器,就可以一边听讲解,一边看展了。

导览器这玩意可是好东西,建议能借就借,因为它可以避免你看展时一脸懵,起码你不会随便跟娃乱讲一通。

埃及展还有电子展册,里面都是展品的高清大图,免除你现场又要照顾娃又想拍照的苦恼。

有位妈妈把电子展册里的展品先过了一遍,挑出二十来个代表展品,下载图片,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做成一个“找展品大挑战”的游戏。

观展当天,带上一个小印章,如果孩子能找到和图上的展品,就在这一页盖上印章。都找到了,就有惊喜大奖!

埃及展的电子展册里还有一个“寻找圣甲虫”的H5游戏,点进去在微信小程序里就可以找到。孩子一边按照地图线路逛展,一边问答问题收集圣甲虫,生动有趣。

给孩子一点小礼品做奖励,会让他更有动力,心情愉悦。这样他就能把去博物馆跟好玩、有趣、开心联系起来,下一次更愿意去。

如果现场条件或者时间不允许直接完成小任务,还可以改为回家临摹照片,或者家庭知识抢答小比赛等。展品卡片还可以拿来玩翻翻乐。

每张图片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故事,多玩几遍就记住啦。

还有啊,参观博物馆时不用本着一定要学会什么知识的心态去。你完全可以戏精上身,把参观博物馆设计成一场“模仿秀”

比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PK,看谁模仿展品的表情和动作更像。这可是很考验观察能力的哟。不信你试试。

像这样:

或者这样:

总之,打开脑洞,不要拘谨啦。

这两年博物馆早已打破严肃死板的公众印象,文物们都活了起来,官方也经常会推出“文物表情包”斗图大赛,每逛一次博物馆你就能收获一堆表情包。

—— 技巧 5 ——

不同类型博物馆有不同逛法

博物馆的类型有很多,有历史博物馆、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科技博物馆,以及各种主题式博物馆等。

根据孩子的兴趣,优先选择和他们生活相关,理解能力匹配的博物馆开始。

千万不用强求孩子把一个展馆里的所有展品都看完。你完全可以一次只看一幅画,一次只逛博物馆的某一个厅。除非是去国外的博物馆或是要收门票的展览。

历史类博物馆中,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古人类化石,探索人类的起源;可以从甲骨文中追溯汉字的起源;从精美的青铜器中探索森严的“礼制”,从纂刻的金文中发掘先民祭祀与战争的故事;从瓷器和书画中了解古人的心境与匠心,探索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

陕西历史博物馆

这类博物馆涉及到文史地几科的知识,更适合上了学的孩子,太小的孩子理解不了。逛这类博物馆,观展前可以利用绘本、音视频等内容给孩子进行预热,做知识储备。

艺术类博物馆中,孩子应该就是天使了吧!他们似乎比我们“大人”更容易感触到艺术的兴奋点,他们的视角往往是宝贵的,也是不可多得的。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逛艺术类博物馆时,启发式的交流更可贵。孩子会有许多神奇的脑洞,我们“大人”不妨问问看:你觉得这个像什么?你看完有什么感受?这个作品表达了什么情绪等等。

最受孩子喜欢的要属自然博物馆和科技类的博物馆了。

自然博物馆可以让孩子亲近自然,了解和我们共同生存的物种,学会保护动物和爱护环境。

上海自然博物馆

科技博物馆里,孩子们往往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思考以及动手操作,探索高科技背后运用的基本原理。

北京科技馆

—— 技巧 6——

盘一些周边回家 小物品大用途

博物馆周边在故宫的带领下,闯出了一片天地。做得好的博物馆都有特别漂亮的纪念品商店,堪称大型种草基地,每次逛完我都忍不住剁手。

不少产品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美学性融为一体,是延续孩子和博物馆之间的记忆方式。

也许是一个藏品图案做成的冰箱贴,也许是一个小模型,如果孩子有兴趣不妨买给他,放在家里是一个装饰,同时也是你和孩子之间很好的聊天话题。

你会惊讶,孩子对于博物馆,记得那么多细节,可能很多都还是你忽略的细节。

大英博物馆这套小黄鸭纪念品,装扮成古埃及狮身人面像、日本武士、古罗马战士、维京海盗,一看就蠢萌蠢萌、奶凶奶凶的讨人喜欢。泡澡的时候放在浴缸里,感觉洗澡也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南京博物院以“青花开光暗八仙纹葫芦瓶”创意制作的便签纸。扇形打开后视觉上就呈现一个立体的瓶子,放在桌上不仅是件有趣又时尚的摆件,还可随时撕一张做笔记,方便实用还与众不同。

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个「坠马髻颈枕」,不但能当颈枕,还能戴在头上,让你一秒变成唐朝美人,想象一下是不是好玩又好笑。

当孩子开始喜欢博物馆周边,那就是对博物馆藏品有了自己的理解并感悟颇深,是对博物馆文化的一种认同。这个时候,即使需要掏腰包买买买,也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世界上只有两种孩子,一种是喜欢博物馆的,一种是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博物馆的。”博物馆按照主题将一段又一段时光浓缩到展厅和藏品之中,展示了世界的恢宏与时间的无穷。

博物馆不是一个单纯的景点,更不完全是一个充满知识点的地方,而是点燃孩子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场所。今天是世界博物馆日,我们一起去博物馆富养孩子吧。

—— 小互动 ——

你还有什么带娃逛博物馆的好方法

欢迎留言分享哦

相关阅读:

  • 多元+创新!红色药水:仅用280天,把调香和博物馆带入民宿第
  • 寒衣节,一个快被遗忘了的传统节日的一纸哀思
  • 黑人男子当众抱走卢浮宫展品
  • [卢浮宫英文(卢浮宫英文介绍)
  • 名画背后的故事,艺术并不是你想象的样子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