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只是一个逃避现实的loser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归去来兮   炎天   西畴   琴书   隐逸   农人   诗文   迷途   文采   官场   田园   层面   葡萄   精神领袖   眼里   现实

一直以来,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似乎都是作为一个精神领袖的形象出现的。在我们心里,他是隐逸的代表,是自由的象征。

前些天,我再次给学生讲解这篇课文,重温经典时,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从语言层面来说,陶渊明的文采堪称一绝,这一篇《归去来兮辞》说文采斐然,一点都不为过。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等,这些诗句读来朗朗上口,意境韵味也悠长绵远,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从思想层面来说,陶渊明主动离开了官场,去过自己喜欢的田园生活。他说自己“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他说“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他离开了官场,因为官场生活不是他所想要的,他质性自然,不喜官场的生活。于是他选择离开,去过自己喜欢的田园生活。

他写下了许多咏田园生活的诗文,我们由此觉得陶渊明是一个追求自我的人,他舍得放下,不慕功名利禄,淡泊无欲。由此,他成为了隐逸的代表,成为了我们的精神领袖。

可是,陶渊明真的放下了吗?

陶渊明的许多诗文里,都充斥着他对官场的排斥。《归去来兮辞》中也处处可见这样的言论。如“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再如下文的“请息交以绝游”……

陶渊明以此来表示自己对官场的不满,标榜自己是因为对官场不满,才选择了离开。

可他的离开真的像他自己所说的那么决绝吗?在这篇文章的序言中,他提到自己从前“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也就是说他并不是第一次出入官场,他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验。如果他真像自己所说的那么决绝,为什么这一次又再次投身于官场呢?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尽管说的是非吾愿,不可期,可我们在这样的语句里,是不是也可以看到一点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

再说回陶渊明所标榜的他热爱的田园生活,他是真的喜欢田园生活吗?在陶渊明的眼里,田园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是“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是“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而现实中的田园生活是这样的吗?不,肯定不是。现实中的田园生活应该是李坤的《悯农》诗里所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白居易《观刈麦》中的“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所以,陶渊明所谓的田园生活不过是他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多少带了些叶公好龙的味道。

可以说,陶渊明最后虽回归了田园,却也没有真正回归田园。《归去来兮辞》中关于田园,他有一句话说,“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在春天到来,农人们忙着耕种的时候,陶渊明呢,则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游山玩水去也。

因此,陶渊明的田园在他回归之后,收成仍是寥寥,此从他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可窥见一斑。

由此可见,陶渊明所谓的对田园生活的追求,不过是他在官场混不下去,为自己所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但无可厚非,陶渊明所描述出来的田园生活,大概是历朝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所向往的生活,甚至是现在许多城市中人所渴望的生活。

再加上陶渊明优美的文笔,陶渊明笔下的田园就变成了大家的理想,而陶渊明本人也成了我们眼里隐逸的范本。

但,所有的这些都无法掩盖事实的真相,陶渊明不过是一个逃避现实的loser。

相关阅读:

  • 中国古画,细看才有趣儿
  • 教育手记|每个孩子都有进步的欲望
  • 今日文山西畴生猪价,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
  • 《好先生》中“国民丫头”关晓彤一袭白纱亮相跑男,惊艳
  • 农人的意志.山泉的力量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