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终局思维:孩子的技能不能白学,“学以致用”才不枉自己一番折腾

小猫咪 育儿 2024-02-25思维   技能   孩子   目的   学以致用   英语   家长   团队   目标   未来   时间   学校   项目   社会   作品   工作

今天是周末,这是我们一家最忙碌的一天,因为要陪孩子上绘画课。周末来这里上绘画和陶艺的人非常多,父母们从3岁开始就把孩子送到这里了。对面同样忙碌的,是一家英语培训机构,他们的老师都来自于欧美国家。很多孩子上午在这里上完绘画课,下午就会到对面上英语课。在这儿学英语的孩子,最小的只有2岁。

很多时候,孩子们在里面上课,无事可做的家长则聚在门口闲聊。一位年轻的母亲告诉我:“也不指望孩子将来能学出个名堂,以后也不会做这行。但有的学校还是要看孩子的才艺,学了总是好的。”持这类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在他们看来,孩子学习艺术主要就是培养一门兴趣爱好,再说,学校也要看艺术类的等级证书;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提高英语成绩,以后又不用出国,英语的作用不大。

至于学习这些技能有啥用?我听到的最多的答案是:可以做一名绘画或英语老师。虽然有些无奈和迷茫,但这就是很多人面临的真实处境,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迷茫和困惑。

学校与社会玩的不是同一个游戏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的身份是学生,我们的目标是学习。虽然我们有时也会迷惑读书的意义,但我们明白我们的目标是上985名校,将来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此刻,我们只需要把学习成绩提上去,多学习一些感兴趣的才艺,多参加一些学校活动就好了。

在整个学校生涯中,我们都在玩同一个游戏,游戏规则很明确。简单来说,就是考试和升学的游戏,我们将通过层层筛选,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如果我们足够努力和幸运的话,到此为止,我们都是成功的。

直到有一天,我们走出校园,参加工作!突然,我们发现,游戏变了,规则也变了。糟糕的是,这是我们过去20多年里,从未接触过的游戏,我们对此毫无经验。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迷茫和困惑,而这才刚刚开始。

仿佛是某种“自证预言”,正如一些家长所说,我们从小开始学习的技能,还真就有可能派不上用场。想当初,我们学习绘画是为了考级,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试,这些目标我们都达成了。但参加工作后,公司不看考级证书,也不看英语成绩,而是看你解决了哪些实际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面临复杂的各类问题,它们是业绩问题、技术问题、产品问题、市场问题、人才团队问题、商业问题等等。我们只有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才能获得成功。但我们之前从未接触过这些问题,既没有经验,过去的技能又不堪大用。于是,只能与过往的成绩告别,再重头来过。

过去的技能之所以会失效,是因为在学校,我们只扮演了学生的角色。我们永远处在学习的状态,我们身居象牙塔,远离真实社会,从未真正参与到社会分工中去,也无法在实践中累积经验。一旦我们进入到企业,参与到实际工作,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学习和积累经验,弥补我们过去忽视的那部分重要课题。

如果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想要破局,就需要我们具有“终局思维”。既然我们每个人终将步入社会,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从小开始,有意识地做些准备呢?对比学校,真实社会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与他人协作,二是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校,学生的评价标准是个人成绩,学生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他们很少与别人合作,完成共同的目标,解决共同的问题;他们从不关注家里的柴米油盐,也不关心别人的想法,更不会去观察别人在做的事情。

他们同样不知道:他们想要在工作中实现与别人的合作,所掌握的技能程度是不同的。

在工作中使用的英语和学校教授的英语内容有很大不同,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强的口语和听力水平,能够与外国同事进行交流。我们还需要用英文写邮件、公文、报告,用英文介绍公司业务和产品技术,还需要阅读英文的专业资料,并且用英文进行演讲和商务谈判。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根本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即便是优质的海外留学生,想要真正胜任工作,通常也需要花费好几年的功夫。

同样的,在工作中,仅仅会画画还不行。我们需要懂得产品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撰写文案等等,也许我们还需要参与项目和产品的运营和推广工作。在此之前,我们很可能只是学了一些绘画技术。

这也难怪很多家长一提到学习英语和绘画,首先想到的是未来可以当老师。当然,他们其实也低估了当老师的难度,普通的水平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实际上,学生和职场人士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我们虽然清楚这些差距,但也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总不能让孩子早早地参加工作吧,再说企业也不会接收童工。为了让孩子的技能不白学,为了让孩子能够学以致用,我们可以从项目和作品这两个角度展开学习。

项目管理思维: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拓展孩子的学习任务

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学习当成一路过关斩将的升学攻略,那么,我们只能收获一份合格的考试攻略,其他更重要的能力将与我们失之交臂。我们应该把孩子的学习任务当作一个超级项目来运营,孩子和家长共同来运营和管理这个长期而复杂的学习项目。

项目的总目标是训练未来工作中必备的各项综合能力,包含团队协作、时间管理、项目运营和推广、项目资源整合等常见课题。

首先,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分解目标,并对不同阶段的目标进行评估和改进。

目标分解:孩子学英语,要按阶段分解目标。

孩子可以先从听力和口语开始练习,然后逐步开始练习阅读和写作。分解目标需要按难度和掌握程度来划分,听力练习从《小猪佩奇》到《superwhy》,再到《神奇校车》,难度逐一递增。听力水平从听懂10%提升到50%,再到80%以上。阅读根据分级阅读原则,从低到高,写作从口头练习到书面练习,再到写日记和诗歌,层层递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一步步加深对项目目标规划和评估的理解,并一路提升项目管理的能力。目标规划的参与度从1%提升到10%,再提升到50%,逐渐开始接管运营局部项目。

同时,家长带着孩子一同进行项目的时间管理。

随着项目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我们需要模拟真实项目的情景来管理自己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学会未来工作中必备的工作技能。

我们先要学会设定任务的优先级,评估任务的成本和效果,评估每项任务需要多少时间,难度如何,哪些是可以量化的。

我们在学校已经阅读过的绘本,到了周末需要花费30分钟来进行精读练习;我们每周需要完成几幅绘画作品,以便周末分享给老师;我们今天应该取消英语AI课,因为要预留出一部分自由时间。就这样,孩子通过不断地调整任务目标,观察和评估学习效果,来掌握项目管理的节奏,同时学习多种管理技能。这些管理技能和管理思维,都是未来工作中常会使用的。

接下来,家长还能带着孩子做学科的教学设计。

孩子如果擅长绘画,就可以尝试手绘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学科知识,总结和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设计中,孩子能够了解老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教学思路,以及课本的设计思路和教学方式。再根据自己的情况,来优化和改进教学方式。

慢慢地,我们会发现,孩子不仅把书读“薄”了,把知识萃取浓缩了,还掌握了一套研究学习的方法。

整个项目的运营,都是家长带着孩子一同完成的。家长和孩子就是一个项目小组,他们之间的合作需要高度协同。通过长期的“共事”,孩子能够模拟未来工作团队的协作模式,家长不再是孩子学习的旁观者,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而是团队中的核心成员。

团队不仅要推进项目的运营,还需要整合内外资源。团队的资金从哪里来,如何管理开支?团队应该如何选择第三方合作单位?团队应该砍掉哪些不良的运营项目,及时止损?团队应该如何推广自己,以获取更多的资源?

孩子作为团队的核心及未来的领导者,他们应该在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他们对团队事务的参与度,逐渐从1%到10%,再到50%。慢慢地,孩子不仅掌握了团队协作的基础技能,还能组建新团队,扩展团队规模。

另外,为了实现项目的推广和拓展,我们需要借助新的载体,那就是作品。

作品意识:作品是项目、团队、个人的载体,也是通往他人的媒介。

绘画作品、英语能力都是很好的载体。孩子作为自身项目的主导者,应该有意识地设计和完善自己的作品。通过这些作品,让别人认识自己,建立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反过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促使自己主动完善和改进作品,学习新的的技能,增进原有的技能。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化,孩子通过网络媒介,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自己的绘画作品,也可以是学习英语的经验分享,或者是一些更需要创意的作品。

慢慢地,孩子从单纯的作品分享,开始逐渐接触产品的创作与设计、制作与推广。孩子还可以发挥绘画、英语、写作三种技能,创造出新的作品形式,来模拟工作中涉及到的内容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产品内容创新的基础上,也就顺理成章地接触到制作、推广和运营的相关事务。

这些创新工作看似复杂,其实都是从孩子身边的小创意开始的。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学习绘画和英语,她就可以尝试把这两种技能合二为一,做点既有趣又实用的事情,比如:制作英语词汇卡片。我们会发现孩子特别有创意,孩子的创新能力时常给家长们带来惊喜。

自制的英语词汇卡片

事实上,为了寻求创新的应用场景,也有很多现成的资源可以利用。孩子可以通过培训机构或所在学校,参加一些含金量高的权威赛事,这些赛事通常不是以考试和升学为目的的。

通过联系主办方,了解一些有价值的社会活动。随着能力的提高,孩子可以尝试参加这类社会活动,并了解到更多的社会实践渠道,参与到更广泛的社会协作中去。

项目管理思维和作品意识的目的是什么?

到这里,你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一些疑问,孩子的学习任务有必要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来进行规划吗?有必要如此强调作品吗?

答案是肯定的。

学英语的人,可能并不愿意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学绘画的人,也许也不愿意成为一名画家,甚至不愿意从事艺术相关的行业。那么,我们学习的技能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如果我们从项目和作品的角度来看待技能,情况就会得到改观。因为这样做可以积累技能经验,并且可以为技能创造新的应用场景。

我们不仅在学习技能,还在探索这些技能如何应用才能产生价值;我们不仅在创造作品,我们还在不断推广作品;我们不仅在使用一种技能,为单一技能寻找用途,我们还在应用多项技能,实现新的创新。

简单来说,我们需要把这些技能的边界扩大,让它们可以跨领域跨行业协作。不要受到所谓的行业和职业的束缚,而是去做那些更具创新思维的事情,这些事情就是我们说的蓝海领域。在创新领域内,少有人去竞争,会有更多的机会,也更容易打造自己的独特优势。

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

为什么家长要如此耗时耗力,来帮助孩子运营这样庞大的长期项目,并持续投入资源呢?

这是有时代背景的。当下社会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大学应届毕业生数量年年创历史新高,很多大学生毕业就马上面临失业。好的工作岗位非常有限,很多大学生会考虑读研;专升本也在进一步扩招,让这些孩子继续呆在学校里,增强竞争力。这些举措,都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

为了避免教育成为有钱人的游戏,实现教育公平,打破阶层固化国家采取的措施是:从政策上打压第三方培训机构,在校内校外给孩子们减负,升学统一摇号,私立学校招生纳入教育局统管,对学区房效应进行限制。这些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回到同样的起跑线,实现教育公平、公正。

虽然政策减缓了普通家庭的焦虑,一定程度上缩少了不同阶层孩子之间获取教育资源的差距,但这也只是延缓了一时一地的竞争。等孩子们步入社会后,同样面临着实力的竞争。企业仍然会优先招募那些有实力的,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在工作岗位中,孩子们如果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同样面临淘汰的危机。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样才不至于浪费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的孩子,通过多年的努力,学会了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他们并不想等到毕业后,才发现自己武功尽失,一夜回到解放前,只能重头再来。孩子们学习的目的,难道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学以致用”吗?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与其花费高昂的学费,把孩子送去各种培训班,进入那些升学率高的名校,还无法保障未来的发展。不如家长平时多费点心,和孩子一起,锻炼一下核心能力。

最近,我们一家人都通过Keep软件健身,孩子也跟着练习,我们大人做减脂训练,孩子做拉伸练习。我想,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我们整个家庭的教育也慢慢项目化、产品化、系统化了。

孩子看到我们这样做了,自己也会主动加入进来。慢慢地,她也从中学到了项目思维、产品思维和系统思维。这些思维和能力的训练,是为了帮助她有朝一日走出校门时,更加从容地应对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现在出一道思考题给大家:

如果您给孩子同时报名了多门课外兴趣班,每年要额外花费5到10万的学费,孩子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安排了课程。您将如何做出选择,并说出您的理由。

A:主动筛选和放弃一些课程。

B:维持现状,顺其自然。

C:进一步压缩时间,报更多的课程。

您将如何评估这些课程?您的孩子会参与吗?如果会,孩子是如何参与的?

欢迎您在留言区说出您的看法。

感谢您的观看!

相关阅读:

  • 思维导图怎么写(免费思维导图模板)
  • 思维导图哪个好(初中思维导图速记哪个好)
  • 思维导图软件哪个好(手机好用的思维导图软件)
  • 思维导图哪个软件好用(有思维导图的软件)
  • 如何空手套白狼(空手套白狼经济思维)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