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毕业后永远在“学习”,已经成为“新型啃老”?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层面   岗位   人数   年轻人   父母   现实   压力   常见   竞争   办法   方式   孩子   社会   考试   工作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啃老似乎已经从一种不待见的局面变成了一种常见的现实,因为种种原因,年轻人很难独自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因此寻求父母的帮助也是非常常见的操作,然而这就从某种意义上诞生出了“新式啃老族”的存在。

​​

​​​


啃老和新型啃老族


一般来说,啃老被认为是长期拒绝工作或者出门,几乎生活所需全部依赖父母供给的一种行为,但随着生活压力的扩大以及竞争白热化,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不得不被迫在毕业后陷入短暂的“啃老期”,而这就催生出了另外一种“新型啃老族”的出现。他们可能表现得非常刻苦和认真,不断学习参加各种考试,比如考研和公务员,然而就结果来看,往往都只是铩羽而归,或者短暂找到工作但又很快放弃。


新型啃老族是什么?


严格来说,这种新型啃老实际上是两种不同态度的延伸。


一方面,竞争和就业压力的巨大让很多年轻人不得不面对两个选择,一个是不再继续学习,直接面对大量的“社会人”和“应届生”、“往届生”挑战,另一个则是继续向上,考研考博或者走公务员的道路,一旦“上岸”那么工作相对来说至少是稳住了。


另一方面,同样巨大的压力让部分年轻人选择避免冲突和竞争,而是想尽一切办法远离竞争,而这种做法最为简单和直接的体现就是考公和考研,因为这两者同时兼具“准备时间长、竞争激烈以及可以重复考”的特点,那么利用这种理由来“拖延”面对现实的时间就是下意识的选择了。

​​

​​


两者的区别和相同点


虽然有人会认为,这两种,前者是为了更高的收益而学习,因为考研能有更高的学历,走科研或者工作都相对压力小些,而后者是单纯为了逃避,并没有可比性,但事实上,从结果来看,这两者很可能没有根本上的差别。


必须清楚的是,即便各大高校在不断扩招,但教育资源自始至终都是有限的,根本跟不上每年都在增多的毕业人数,这直接导致了绝大部分参考者必然面对失败,这并不是,是否努力的问题,而是名额有限,“萝卜比坑多”的现实,更重要的是,随着招生规模和参考人数的不断扩大,往届生、应届生和其他社会人士会挤在一起,导致人数更多,相对来说坑就越少了。


毕业后永远在学习


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形成了一个死循环,毕业后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考试,而家长却引以为荣。


不得不说,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始终是好的,无论是“新型啃老族”还是真的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岸”的父母,然而实际的现实是,岗位数量有限,但人人只想去稳定的,不累的,这就导致急需的较累的岗位缺人招不到人,稳定安逸的岗位一群人,数百甚至数千比一的考试在公务员中并不罕见。

​​

​​


“新型啃老族”的表现


而且随着社会压力的进一步增大,很多“新型啃老族”在利益计算上会变得尤其精明。


首先,部分人再回家看望父母时,不带东西已经是常见情况了,有人甚至还想尽办法从家里拿钱,或是支撑自己的消费。


其次,有些人可能已经有了孩子,但频繁的回来却更多只是想将孩子丢给父母,虽然有些父母内心可能是乐意地,但是从身体条件上看,这对于孩子来说并不一定是个什么好消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有些“新型啃老族”会开始针对性地“赖在家里”,几乎所有的生活开支都依赖父母,这对一些普通家庭来说,明显会增大压力,更别提一些房车都是父母买的情况下,少一个人工作就是少一份收入,还债压力会全部压到老年人身上。

​​

​​


如何解决新型啃老


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不单单是这些“新型啃老族”一方可以解决的,需要多方面的投入。


从个人来说,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考到理想的岗位,那么尽可能换个选择,或者是放弃考试去工作,又或者去找一个要求没这么高的单位或者学校,适当给自己降低压力,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大多认为自己是“特殊的”而不是“普通的”,这一定程度上能给自己带来自信,但却也非常容易“钻牛角尖”。

​​

​​


因此,如果个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尽可能用“逼自己一把”来改变生存的环境可能是最好的调整方式,比如去另一个城市工作,去一个不熟悉的地方生活等等。


当然,从社会层面上说,完善相关的制度,减轻年轻人的就业和生活压力无疑是最为直接的方式,只是这种办法目前从各个层面上看都非常困难,甚至可以说目前并做不到这点。


从老人层面上说,适可而止的“爱”是非常重要的,这甚至是改变相处方式的一个契机。



相关阅读:

  • 父母欠信用卡子女有义务还债吗 从亲情的层面看应该帮
  • 老实人怎么从根本上改变性情,变得不择手段、毫无原则?
  • 入睡困难怎么办?解决失眠问题、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
  • 「内在之声」第三十一章
  • 如何欣赏名著、如何写文章、《25堂文学解剖课》透视给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