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孩子越来越磨蹭,真相竟然是......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额叶   突触   孩子   皮层   抽象   注意力   大脑   真相   节奏   情绪   家长   父母   事情   动作   能力   时间

下面这些话, 似乎每天家长都要和孩子说上很多遍。


“快点起床了,上幼儿园要迟到了;

快点吃,饭都凉掉了;

快点睡觉啦,明天起不来了;

你看你,出门都说了20分钟了,你到现在衣服都没穿好。”


熟悉吧,你有没有经常说这些话呢?是否发现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得催一下孩子,因为Ta实在是太“磨蹭”了......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聊的话题就是:你家孩子磨蹭吗?


不是孩子磨蹭,而是......


● 每次看到两岁的女儿笨拙地、慢慢腾腾地举起小勺子吃饭,花上5分钟才能吃进去一口时,我就在一边按捺不住,先是不停地催促“快点快点”,如果催促不管用,就干脆抢过勺子喂起饭来。


● 三岁半的儿子每次洗澡前都是磨磨蹭蹭,不是坚持画完手里的画,就是要把乐高积木搭好,或者只是毫无目的地慢慢折一张纸,我都很抓狂,又不愿意高声吼叫,只得按耐住怒火,把儿子手里的东西抢下,把他推进浴室。


一直抱怨孩子做事慢,觉得孩子做事跟不上自己要求的节奏,就给孩子贴上了“磨蹭”的标签,却没有弄清楚:“到底是孩子磨蹭,还是你觉得他比较慢?”


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子有自己的节奏,对他们而言,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


判定孩子是否磨蹭,不应该以家长的节奏为标准,真正的评判标准是同龄孩子的速度



同时孩子的“拖延”,也是因为他们大脑预装的“软件”太多,影响了运行的速度。


一个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两年,突触的数量会大量增加,在2-3岁时,每个神经元上的突触,增加到15000个,大约是成年人的2倍。


如果把人脑比作电脑,这就好比是孩子作为一台“新出厂的电脑”,被预装了特别多的软件。这个时候的预装,是不加区分的,所有可能会用到的,大脑都会预装好。


可以想象一下,一台被装满了软件的电脑,一定会被拖慢速度。


所以年龄越小的孩子,他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拖延、磨蹭,其实都是大脑特性决定的。他们正在进行着“塑造大脑”的重要创举。

尊重孩子的节奏,不要以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允许孩子比你慢一些,更不要因为心急指责孩子。他们可能已经拼尽全力,只是还达不到你的要求。


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认知发展,特别是思维的发展进行过深入研究。


他认为2岁以下的孩子,主要通过动作来探索世界,思维往往是直觉性的;而2岁到6、7岁之间的孩子,主要通过具体形象来认识世界,同样没有发展出抽象的逻辑思维。


也就是说,不到6、7岁的孩子,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需要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理解抽象的概念。而时间就是个抽象的概念,当你告诉孩子,我们还有五分钟就要出发时,他还不太能理解。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这时候,你就可以借助于一些具体的工具,比如沙漏来帮孩子理解时间了。当孩子看到沙子一点点漏下去的过程,就能直观地感受到时间流逝的过程。


当你要求孩子“5分钟洗完脸”“10分钟写完生字”时,设定上相应的时间,让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感受“5分钟”“10分钟”“半小时”到底有多长。


●有的孩子之所以磨蹭,是因为动作能力不足


有些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可能是因为大运动和精细运动发育得比其他孩子迟。


像系扣子、穿鞋子、刷牙这些日常活动,都需要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相配合,对精细运动的要求也较高,如果孩子手指灵活性不够、力量不足,就可能做不好这些动作。


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一方面要给孩子更多自己穿鞋、系扣子、刷牙的机会,好锻炼他的动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足够耐心,给孩子足够的指导,帮孩子提升做这些动作的效率。


比方说,当孩子穿鞋时,你可以把穿鞋的动作拆分成具体的步骤,一步步指导孩子:“第一步,把脚丫放进鞋子的洞洞里;第二步,用手拉住鞋子后面,脚丫向前伸;第三步……。”


这样,当孩子对每一步都熟练后,他整体的动作能力就能得到提升了,穿鞋自然也就更快了。


相反,一味地催促责骂不仅毫无帮助,还会让孩子有挫败感,对自己穿鞋产生抵触。


●有的孩子磨蹭,是因为注意力的问题。


大脑的前额叶皮层,主要与计划、监控、注意等高级认知功能有关。而前额叶皮层,大概要20岁左右才能彻底发育成熟。


对于小孩子来说,前额叶皮层不成熟,导致他们虽然有了把注意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能力,比如,一段时间内看图画书、玩乐高。


但当他们专注于做一件事情时,却很难把注意力转换到其他的事情上去。也就是说,小孩子们注意切换的灵活性比较差。



你可能会说,“我家娃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又摸摸那个,切换到底哪里不灵活?”其实,这里所说的“切换灵活”,是指注意力在两件需要专注的事情中进行切换的效率。


比方说,你认真背单词时,转而去做数学题,做这个转换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说明你注意力转换越灵活。而孩子一边摸摸这,一边摸摸那,只能说明他压根还没进入专注状态呢。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当孩子专注于玩玩具时,你喊孩子换衣服、洗澡他们往往不为所动,这其实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切换很困难,没有办法立刻转到你的指令上来。


针对这种情况,你可以在换衣服、洗澡、出门等活动前一段时间,就开始提醒孩子,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


比方说,如果你要给孩子洗澡,那你可以提前跟孩子说,“五分钟后就要洗澡了。如果五分钟后你还没准备好,妈妈/爸爸就要给你脱衣服了哦。孩子你听到了吗?”


你需要确保孩子听到你的预告,之后每分钟都尽量提醒孩子一次,“还剩下X分钟了哦,你需要自己脱衣服了。”就这样一直提醒,直到时间倒数结束。


这样做,能使孩子心理有所准备,在你倒数的过程中,他可能就已经脱光衣服准备好洗澡了。即便他没有完全按要求做好准备,当你带他去洗澡时,他也基本不会出现拖拉或反抗的情况。



前额叶皮层发育不成熟,除了会造成孩子难以自如转换注意力到其他活动上。还会使孩子在不专注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一点家长恐怕都深有体会。


比如,我们常常会看到孩子漫无目的地摸摸这、摸摸那,这时候如果有其他的声响或有趣的事物,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立刻转移。


在你让孩子做什么事情时,他同样可能因为注意力被其他有趣的东西吸引而拖延,所以家长可以把导致他分心的玩具、食物或其他新鲜的事物,都移出他的视线。


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注意力分散导致拖拉的情况出现。


注意时间的小技巧


父母若想提醒孩子注意时间,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不必一直催促孩子。


●将“赶快”变成“我希望”。

比如:
“赶快,我们还要去下一个地方。”

变成:
“我希望我们能在半个小时后到下一个地方,我们车程有15分钟,所以现在差不多要去停车场了。”


●给孩子提供选择。

比如:

“如果我们10分钟内就能出门,我们看电影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能,要么只能少看前面一段,要么只能明天再看了。”


让孩子主动思考迟到的后果。

直接提醒孩子行动太慢的后果,但是这种提醒最好能够让孩子自己去想后果。比如:

“如果今天你10点还没有到那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对于已经能够认识时间的孩子,也可以直接用时钟或者手表提醒他,让他看看时间。


●如果还能进一步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按时完成该做的事情,会更好。


引导性的提问可以是这样的:“你有没有想过,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在7:10就出门?”



其实当父母不再把孩子磨蹭的状态当成问题时,自己狂躁和焦虑的情绪就会减少。


当父母负面情绪减少的时候,孩子更容易冷静,他们的负面情绪也会减少。


孩子不再被负面情绪影响,他们自己的行动就会更有效率。他们也更容易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


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与拖延作战,都是任重而道远。


我们永远无法期待,有一个灵丹妙药,就能够使一个人永远保持动力,永不拖延。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螺旋轨道,总会出现从失控到掌控,从偏离到回归的情况。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慢慢地去突破自己能力的边界,积蓄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勇气。


没有一劳永逸的完美,只有跌跌撞撞的成长。而父母的接纳,永远是孩子身后,托举他的那双最有力的手。


相关阅读:

  • 为什么有的孩子自来熟?有的孩子内向敏感?每个家长都应该
  •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力?
  • 解密男孩与女孩大不同,区别对待
  • 变脸比变天还快?为什么我们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 只因看了大哥一眼,被人围殴,用菜刀砍,瞅你一眼又能何妨?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