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孩子“窝里横”?背后的真相让人心疼……

小猫咪 育儿 2024-01-23窝里横   孩子   姥姥   社交   小朋友   真相   心疼   委屈   情绪   家人   家里   哥哥   家长   父母   正确   妈妈   关系

前几天,朋友跟我抱怨说他生了二胎有点烦恼,还不等我问原因,他便开始大倒苦水。


他家老二是个5岁的小男孩,平时在幼儿园表现得乖得很,从来不跟小朋友闹别扭,抢玩具之类的,相当懂得礼让。


可一回到家里,他儿子就好像变了一个人——“嚣张跋扈”,成天和姐姐吵嘴打架,说好一人一份的零食,弟弟吃完就抢姐姐的。


有时候妈妈帮姐姐几句,儿子不高兴了,竟然还动手打妈妈,各种撒泼耍赖,各式不服管。


朋友摇摇头:“这不就是典型的“窝里横”吗,你说我这孩子可怎么办啊?愁死人!”



孩子在家和在外面,简直就是两个人,这样的表现,真是让人担忧。


其实,很多娃“窝里横,出门怂”,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其中的真相更值得我们思考。



为啥“窝里横、在外怂”——毫无原则的溺爱


很多孩子,都会有这种“里外不一”的表现:“对待自己人,凶悍强势,甚至随便发脾气,可对待外人,却很软弱。”


外弱内强的他们,甚至不敢主张自己的正当权利。我们常把孩子的这种行为叫做“窝里横”。

孩子虽小,但他们心里却都“门儿清”。仔细观察那个“窝里横”的孩子,他们很会拿捏尺度的。

在二胎关系纪实节目《我们长大了》里,3岁的妹妹暖宝,就对7岁的哥哥嗒嗒上演了一场“窝里横”:


哥哥想出去玩,暖宝却想在大白天睡觉,为了让哥哥陪,她撒娇卖萌,强迫哥哥一起睡。



无论什么事,都要哥哥代劳。哥哥做什么,她都很“蛮横”地粘上去。一起玩游戏受了委屈,暖宝就强行中断哥哥的游戏,扎到哥哥身上求安慰……

有人说,可能是暖宝太小,对哥哥太依赖,难免生出点小蛮横。


可跟别的小朋友相处时,暖宝不但有理有节,还懂礼貌有界限,前后完全是两个人。

从节目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暖宝之所以在哥哥面前很“霸道”,正是因为哥哥无原则地宠爱她



其实,孩子都很会揣摩大人的心理:


知道家人会宠溺,才敢撒娇耍赖;明白父母会包容,所以有些肆无忌惮;知道和家里人的关系最安全,才有些恃宠而骄……


孩子在家人面前,展现最自然最放松的状态固然好,可凡事有度。“没有原则的父母,教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窝里横”孩子,与父母没有原则的让步有很大的关系。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么完全没有原则,要么定了规矩,却无法坚持、轻易妥协。


长久的“骄纵”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十分不利。——社交能力不足


大多家里横的宝宝在外边表现得比较胆小,并非一定是性格原因,其实是因为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足。


孩子在家有着一套“哭闹、耍横”这种熟悉的社交方式,出了家门就不好使了,没学会更正确的沟通方式,就会导致他无法很好的融入和其他小朋友的社交。


慢慢地,孩子也就选择逃避,不太愿意和陌生人接触。这对于孩子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孩子相对于成年人,适应能力弱,他们只有在自己认为安全的范围中,才能表现出真实的自己。


而出了家这个“舒适圈”,孩子对外界会产生恐惧、不安,也就想要逃避。


而家长觉得在家的小霸王,无论在家还是在外,都应该是这样的“霸道”性格,所以对于孩子的这种心理无法察觉。


孩子自身的不安、恐惧、委屈等情绪堆积在一起,无法向外表达,只能向内继续发泄给家长,也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父母也是窝里横


《家有儿女》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刘梅一进家门就冲正在看电视的刘星发火:“写完作业了吗?就知道看电视!”


刘星一脸茫然:“我写完了呀。”


但是刘梅根本不听刘星回答,反而自顾自地继续说:“写完了就不能复习一下啊,这才几点啊就知道看电视,有几个学生像你这样啊?”



原来,刘梅在回家的路上被施工工人溅了一身油漆,争辩不过窝了一肚子火,委屈的她回家后只得拿儿子“出气”。


这种行为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有多少父母,将外面的情绪带到家里,把孩子当作出气筒。殊不知,虽缓解了自己的情绪,却将孩子推向了深渊。


家是孩子第一个人际交往和情绪训练的课堂与实验室。


如果父母本身就喜欢“窝里横”,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从家长身上得到暗示——“我们在外人面前是需要收敛情绪的,但是在家里就可以肆无忌惮,反正家人也不能把我们怎么样。”


如何避免“窝里横”——对孩子的恶劣态度说不


当孩子在家长面前第一次表现出“蛮横”的态度时就必须引起注意,要非常明确地告诉他,这种方式是不对的,是不被允许的,同时,要教会他如何正确地释放压力。


我一个朋友是恩威并施的典范。她的女儿有一次因为拼不好乐高玩具,对外婆大发雷霆,妈妈一瞪眼,严肃地对她说:“谁允许你跟姥姥这么说话?马上跟姥姥道歉!”


孩子道歉后,她又抱起孩子,说:“你插不好玩具是不是很生气?但是生气了也不能对别人发脾气,妈妈对你发脾气时你不是很伤心吗,你对姥姥发脾气,姥姥也会伤心的。”



让孩子学会用“焦急”、“伤心”、“恐惧”这样的形容词来给当时的心情起个名字,帮他们找到自己暴躁行为背后的心理成因,鼓励他们说出是什么样的事情,引发了这样的感受。


与家庭成员的相处模式,是孩子社交最初的参考模式。


有些窝里横,外边怂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在家形成了不正确的社交模式,认为在社交中不是弱就是强。


因为家人在自己的哭闹下妥协,自己便是强的一方,家人是弱的一方,弱的一方需要无条件的妥协强的一方。长此以往,孩子的认知模式就是:不是你硬我软,就是我软你硬。


而在外面,当对方强,自己哭闹的那一套不好使时,他们就会自动切换成自己已经认知的思维模式——非强则弱。


进而妥协,显得怂——明明被抢了玩具,也不敢要回。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人不需要一直“让”着孩子,应当适当地拒绝孩子。


只有当我们给予孩子有原则的爱,孩子的言行才会有分寸。


有时候过度的满足,让孩子形成依赖,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反而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比如,孩子晚上一时兴起想吃附近的蛋糕,需要等到第二天再买,而不是看见孩子一哭,就受不了赶紧缴械投降。


我们在拒绝孩子的要求时,一定要温和平静的和孩子讲明原因,并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


“妈妈知道你非常想要,也知道你现在很伤心,但你的要求是不合理的……所以没有办法答应你,如果你伤心,可以在妈妈的怀里哭一会儿。


只有我们理解孩子的情绪,并提供正确的解决方法,孩子才能慢慢地形成正确的表达方式,慢慢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就不再“窝里横”。


最终我们需要让孩子认识正确平等的社交关系,不存在谁弱谁强,交往双方是平等的,是需要互相尊重的。


只有孩子与家人平时的相处是互相尊重的,他出去才会尊重别人,也才会要求被尊重。


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我们该怎样对待他人?他人如何看待我们以及我们该如何回应?人际互动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越来越重要。


“窝里横、外面怂”的孩子普遍社交能力都比较差。为什么他们到外面就怂了呢?因为他们并没有学会怎么跟别人相处。


所以父母在带孩子出去时,要让孩子学会跟人家打招呼,告诉他见到大人要怎么礼貌称呼,跟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该怎么办等问题。



经常带孩子出去玩,鼓励孩子与同龄人接触,让他们走进自己的小社会。遇到陌生的小朋友时,我们可以把自己当成孩子,主动和他们打招呼,主动参与他们的游戏,孩子看在眼里,就会模仿着你的行为去做,慢慢地他们就会有与人交往的自信。


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远离窝里横从自身做起


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以身作则。


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想让孩子“窝里横、外面怂”,那家长就先做到不把自己的坏脾气带进家里。


家是盛放爱的地方,不是承受垃圾情绪的地方。孩子不是情绪垃圾桶,没有义务为父母的坏情绪买单。


为了家庭关系和谐,也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请将坏情绪关在门外。


《平凡的荣耀》中的吴恪之在公司被为难、被排挤,努力多年却得不到重视,同期入职的人混得都比他好。


他也郁闷、也难受,但是他做得很好的一点就是,家庭是家庭、工作是工作。无论在外有多么不顺,受了多少委屈,一旦迈入家门都是情绪平和的好丈夫、好爸爸。



所以孩子愿意和他打成一片,哪怕他工作很忙和孩子的感情也依旧深厚。


我们可能做不到像吴恪之那样角色转换自如,那起码我们也可以在回家之前,将火气隔离在外面。


比如在进家门前深呼吸几分钟放松一下,公园放空一下自己,或者在楼下静坐几分钟,也可以先去健身房跑上几公里。


一扇门,隔断的不仅是空间,更是烦扰。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泄气的地方。有智慧的父母,不会将外面的委屈,带进家里。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说过:“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去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家里的老人恭敬,对另一半体贴有加,即使夫妻之间有矛盾,也尽量通过沟通的方式化解,而不是动不动就歇斯底里的吵架。


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要把最有爱的一面给自己最在乎的人,而不是把最坏的脾气留给最亲密的人。


不要让孩子把自己最坏的脾气,留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只要父母不宠溺,不包办,既给予,也克制,定规则,慢引导,家庭里,给予孩子科学的关爱,帮孩子拓展向外的触角,学习必要的社交技能.


这才是那个“窝里横”的孩子,最需要的关怀。愿每个“窝里横”的孩子,都能被家人,正确且温柔以待。


相关阅读:

  • 家庭教育咨询手记:孩子胆小懦弱家里横,怎么办?
  • 唐嫣最近在干什么?生完孩子后很久不出来,有新资源吗
  • 吴忧和何西亚第几集在一起?吴忧怀了谁的孩子?
  • 《第十二秒》善善是谁的孩子?善善会说话了吗?
  • 《八角亭谜雾》凶手是丁团长吗?丁团长和周亚梅为什么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声明:这就到-知道你所不知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